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4 07:21:09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有发生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可能,应及早超声明确诊断,可以保守治疗。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囊、绒毛或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既往切口瘢痕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见于生育年龄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如处理不当、延误诊断,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治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1 患者32岁,9年前有剖宫产史。因停经2个月,自查尿HCG阳性,要求终止妊娠来院就诊。行超声检查示宫腔内非均质团块,考虑滋养细胞疾病,于2007年3月29日收住我科。平素月经规律,4/30天,末次月经为2007年1月29日。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着色,宫体后位,约2+月孕大小,质软,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实验室检查:尿HCG阳性;血β-HCGl3 650IU/L:彩超示子宫后位,宫体增大,形态欠规则,宫腔内探及4.2cm×3.5cm非均质团块,内见多处不规则暗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菲薄,与宫腔内团块分界不清,宫壁血流极其丰富。初步诊断:葡萄胎。2007年3月30日行吸宫术,在吸宫过程中出血较多,约400ml,可见绒毛,但未见水泡状物,给予缩宫素静滴,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术中快速病检:可见绒毛及蜕膜组织,部分绒毛水肿,未见明显滋养细胞增生。患者返回病房半小时后出现休克症状,但阴道流血不多,行床边B超检查见宫体大致正常,内膜线清晰、居中,子宫下段见囊状液性暗区,并逐渐增大,下段宫壁薄约3mm,扩张宫口可见大量新鲜血液喷涌而出。为挽救患者生命,故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呈葫芦状,宫体大小正常,下段明显增粗,约为宫体的2倍,浆膜层完整,腹腔内无积血。术后1天复查B-HCG 586 Iu/L。术后病理:子宫瘢痕处妊娠。术后7天刀口愈合出院,1个月后复查β-HCG1.9IU/L。

例2患者,29岁,2年前有剖宫产史。因停经49天,外院人流术中大出血,于2007年5月6日转入我院。血β-HCG为5867IU/L。超声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前壁肌壁菲薄,约3mm,可探及3.8cm×3.7cm的不均质团块,血供丰富,考虑为剖宫产瘢痕妊娠。因病人入院后仍出血较多,并出现休克前期症状,考虑应用药物难以止血,故与介入科联系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阴道流血基本停止。2007年5月10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术中探查:膀胱与子宫下段致密粘连,钝性分离、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见瘢痕处一包块,约3cm×4cm大小,灰黄色,质糟脆,周边血运丰富。行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及子宫瘢痕修补术。术后病理:瘢痕处妊娠。

讨 论

1978年Larsen及Solomon首次报道提出了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概念。目前学者已达成CSP为异位妊娠的共识,提出CSP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孕囊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的可能,但在中晚期可发生子宫破裂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另一种是绒毛深深地植入瘢痕中,孕早期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若未能及早诊断或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以致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而切除子宫,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目前认为超声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检查是确定CSP诊断的可靠且简便的检查方法,无创伤性,可反复多次检查,对本病诊断有极大帮助。对于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在流产前应常规做超声检查,当提示子宫前壁下段见孕囊回声或下段有混合性团块,前壁肌层菲薄时,应警惕本病,早期作出诊断,避免盲目行吸宫术。虽然例1的超声描述符合典型的CSP影像学标准,但由于我们以往未遇到过此类病例,过度依赖超声结果,致使例1误诊为葡萄胎,作出了不恰当的处理。通过对例1的诊治,使我们对CSP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在收治例2时能够立即作出CSP的诊断。

上一篇:小儿药物性血尿3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中期妊娠引产镇痛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