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时间:2022-08-04 09:13:39

职业教育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统一功效。

[关键词]职业院校 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217-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而语文课则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文化熏陶、性格塑造、能力培养,使他们成为真正有人文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重视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素质大有裨益。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另外,语文课程还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价值的功能。

二、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就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从语文教育的完整过程看,语文课程当然是有了人文性。

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性;人文性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体的互动。

四、职业教育中,正确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构建”的意义

语文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应注重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思想情感、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及人格的完整教育。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在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值其价值观构建的最佳期,因此理当以此为载体,为其塑造优质的人生去向。

此外,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堂语文课,只有将内容与听者境界对接上的授课,方为最受惠的过程。文史哲不分家,就是这个理。

五、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构建”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语文,首先是阅读,它是借他人之口,考你对其中生活的体会和感悟。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字的内在交流。深刻的与精神完美契合的交流,才是人文素养的关键,才是人格提升的关键。

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语言、结构和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及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要记住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也是死掉的无生气的教育。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教学中,学生看似在读,但并没有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激活。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这才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只有充分地读,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才能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再有,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教育不是为了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在阅读与欣赏作品中实现学生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促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四)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从事语文的教学和指导。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所选材料要结合成长中学生们的心性,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必须将解读文本与师生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上一篇: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