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外部化研究

时间:2022-08-03 02:19:25

企业成本外部化研究

[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了成本外部化的扭曲,经济的新常态、供给侧的改革使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条件发生改变,某些成本外部化现象变得十分显著,需要我们对成本外部化的现象和本质进行研究,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成本外部化问题急需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对成本外部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探索成本外部化的成因,以财务视角对企业成本外部化进行机理分析,分析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及产生的效用。最后,提出利用成本外部化的正效用、避免负效用的建议,以便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监督、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财务视角;企业成本;外部化;路径;效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成本外部化路径与效用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4日

一、前言

我国经济几十年粗放型增长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调、发展不可持续,同时产生了扭曲的成本外部化。扭曲的成本外部化导致严重的环境生态赤字、资源赤字、劳动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赤字以及公共安全赤字等社会负效用。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在资源配中从起基础性作用转变到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相关制度亦日趋完善,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不是干预,企业在投资经营中也开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减少了成本外部化陷阱。供给侧改革推动了某些成本外部化,增大了企业成本外部化的空间。成本外部化对企业是正的效用,对于外部则是负的效用,而产生的社会边际总效用是什么呢?怎么避免成本外部化陷阱,怎样实现社会总效用最大化,需要我们去研究。

二、成本外部化研究综述及分析

成本外部化在宏观经济学中是内部成本外部化,内部成本外部化就是社会中的经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使得一部分私人成本转移为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化问题本质上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自然的经济制度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因为在其中,每一个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其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会促进社会的利益”。马歇尔(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先提出外部经济这一概念,外部经济是指经济中外部因素的变化能够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如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使企业成本下降等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对外部性问题最先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外部经济是经济人的行为对外界具有一定的益处,引起他人效用升高或成本的减少;外部不经济是经济人的行为对外界具有一定的侵害性或损伤,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

国内对成本外部化的研究从成本转移开始。王平心(2000)对传统成本法问题的研究发现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造成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的问题。彭海珍(2004)、傅京燕(2006)认为环境成本转移推动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应警惕“环境倾销”,避免成本外部化产生“专业化陷阱”,导致其经济的不可持续。吴联生(2008)认为协商式转移定价导致了成本转移,为实施协商式转移定价的企业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协商能力和谈判基础是由人决定的。汤志强(2009)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把铁矿石涨价造成的成本负担转移到下游企业,规模大的钢铁企业在成本转移方面更有优势,这是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进行的成本外部化。陈圻、陈佳(2015年)把成本外部化归纳为环境生态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劳动成本和消费者权益成本四个主要方面,并认为成本外部化是创新与经济转型最大的制度,存在成本外部化陷阱。

可以发现以上都是在宏观层面对成本外部化的研究,国内学者发现了环境成本转移、通过贸易的价格成本转移等现象,更多的研究是成本外部化的社会负效用的方面,但没有研究和系统阐述成本外部化对企业的正效用、企业的外部效用和社会总效用,没有学者从微观层面出发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从微观层面我们认为,企业成本外部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自身效率的提高,企业内部成本降低同时外部成本升高,或者未发生实际的成本转移,企业成本和外部成本共同降低。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成本外部化的性质及特征对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与效用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提是企业合法合规正常经营,这种前提的存在可以避免众多学者担心的非法因素导致的成本外部化陷阱问题。

三、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成因

(一)企业自身因素。企业的经营目标无论企业价值最大化还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其根本的要求是企业取得利润,利润多少是由产品价格和成本共同决定的,一般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对于企业是不可控因素,而成本是企业的可控因素,企业在投资和经营中肯定不断寻找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润的方法。成本外部化是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手段,因而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偏好选项。

(二)企业外部因素

1、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尤其是对要素市场的干预,造成成本外部化。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投资,给予企业成本外部化的空间。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具有间接影响企业投资成本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从中央所获得的权力具有相似性,其所追逐的目标又具有同一性,地方政府之间会形成激烈的竞争,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获得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便会尽最大可能地运用手中的公共资源去满足企业在投资成本方面的利益诉求,而这种行为的后果便会造成原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成本转换为外部成本。例如,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手段的内部成本外部化,企业直接以低价从地方政府手中获得土地;地方政府以资本为手段使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资本手段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各类政府补贴。

2、地方政府不能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地方政府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实施有效的监督,企业将本应承担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产生的成本转嫁到社会的其他主体乃至后代身上,降低劳动者福利、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此大幅度地“降低”企业自身成本,以此获得生存和利润,使企业获得了超强“成本领先”优势。

3、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包括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结构升级、产品市场的成熟等。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社会商品平均价格降低,企业采购原材料价格降低了,降低的这部分成本是被外部生产效率提升而消耗掉的,企业发生内部成本外部化转移,而内部化成本转移并未造成外部成本升高。经济结构升级、产品市场成熟都会使部分产品价格降低,使采购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这部分转移的成本减少了产品供应商利润,甚至造成产品供应商的亏损。

四、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成本外部化

扭曲的成本外部化会造成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劳动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要企业能合法合规经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市场游戏规则下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扭曲的成本外部化基本上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也会减少成本外部陷阱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原材料、过剩行业产品的价格下跌使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本质上是发生成本外部化转移,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机会增加了。同时,供及侧改革让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回归正常区间,可能一定程度上又阻止这种外部化成本转移;供给侧改革的另一方面会增加人力资源的市场供给,使企业的人力成本不再快速增长,甚至给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一定的空间,发生人力成本的外部化转移。我们首先分析企业成本外部化手段,再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及效用。

(一)企业成本外部化手段

1、利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及条件。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在投资阶段具体体现在土地成本方面,一般包括企业土地出让金的价格优惠、企业的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以政府补贴形式的返还等政策,地方政府以承担尽可能多的公共设施的投资分担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等;在经营阶段,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取得低成本的融资,解决企业“招工难”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直接派遣体制内专业技术人员帮扶企业,一方面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供平台或桥梁促进企业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条件使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等。

2、利用区域经济社会的差异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各地区人力、材料等成本存在差异,各地方的环保要求的不同、环境容量不同也导致企业环保成本差异。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地区成本差异,进行成本外部化转移。

3、降低人力成本。以降薪或减员为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外部化常见的现象,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的经济新常态,产能过剩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改革就有企业会减员。企业为了生存,降薪又成为企业降低成本进行成本外部化度过难关的一个自然选项。

4、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企业的材料成本进行外部化,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材料市场价格降低,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同时下降;二是外部产能过剩,造成材料市场价格下降,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成本进行外部转移,内部成本下降、外部成本实质上是上升的;三是企业的市场地位、采购谈判能力或国际贸易使企业采购的材料价格比市场价格低,企业发生内部成本外部化转移。

5、提高企业产品价格。产品价格的提高,对于出售产品的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是一种隐形的企业成本降低,实质上是企业成本外部化转移;因为对于采购产品的企业则是采购成本的升高,接受外部成本的内部转移。由于产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因此企业能否提高产品价格、以这种手段进行成本外部化是由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及产品竞争能力共同决定的,最终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决定的。

(二)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及效用

1、企业投资阶段的成本外部化路径及效用,如图1所示。投资者选择投资的地方首先会考虑外部环境,根据当地的环境硬条件和政策软环境,与地方政府进行谈判,取得较低土地价格、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实现投资期间的成本外部化。考虑企业投资成本及未来经营成本相对其他地区的降低情况,利用区域的成本差异将企业的成本进行外部化,主要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等。并以政府协议方式确定未来可以进行外部成本化的项目,主要包括地方税费的返还、政府补贴、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等。地方区域外部环境决定当地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的相对优势,这种成本差异是相对其他地区价格降低的部分,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图1)

利用这种地区差异与政策优惠条件降低了企业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转移的成本都进入外部总成本。我们认为这种成本外部化效用有三个方面:对于企业降低了成本是一种正的效用;对于外部效用一方面外部成本增加是负向效用;另一方面是正向效用,因为企业到有区域成本差异的地方去投资,一般能拉动地方人员工资收入增长、增加公共收入、带动原材料市场的销售量并提升价格。三个方面的效用合成一个社会边际总效用,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对这三个方面的效用进行量化,计量出社会边际总效用。当企业的成本外部化增加外部成本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度的增加,社会边际总效用是正向的,这种投资或产业转移地方政府是应该支持的;同时,地方政府应该拒绝社会边际总效用为负的投资。

2、企业经营阶段的成本外部化路径及效用,如图2所示。人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又是一种资源,人的双重属性是研究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和效用的关键。企业经营阶段我们以人力在企业运营中的轨迹为线索,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图中实线表示直接关系,虚线表示间接关系。(图2)

(1)人力成本与企业成本的关系。一方面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的构成部分,人力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或引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使企业总成本降低。减薪或裁员可以使人力成本减少,这种减少的成本由个人或社会承担,即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这种成本外部化转移造成外部经济后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减薪或裁员会造成当地居民收入的减少,社会购买能力降低,推向外部的成本对社会是负向的效用;另一方面减薪造成社会商品总价格会降低,商品购买者有机会进一步的成本外部化,减薪或裁员会造成人才流动,人力资源会流向效率更高的行业,使人发挥更高的效率,人力成本的外部化转移会增加社会的总效用,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人力成本外部化是一种正效用。

(2)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构成部分,实线表示;同时,材料成本外部化又降低了企业总成本,虚线表示。材料成本的外部化,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企业凭借市场地位、通过商务谈判或国际贸易使材料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使企业的材料成本外部化转移给材料供应者,可见这种成本外部化增加了外部成本,社会总成本保持不变;第二,外部材料市场的竞争因素或者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材料市场价格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降低,是隐形的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市场的竞争因素发生的成本外部化仅是一种转移,社会总成本不变;而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发生的企业成本外部化,外部化的成本被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消化,社会总成本降低、社会总效用增加。

(3)产品价格与人力成本。企业成本和人的创新创造间接影响着自身的产品价格,以虚线表示。现实中的产品价格是市场、供求等因素决定的,但是企业可以凭借市场地位提高产品价格,也可以通过创新、推出新产品变相地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创新、创造推出新产品是由企业中的人完成的,通过人力资源挖潜或人才引进,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率使产品保持价值功能不变情况下减少成本或者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产品价值功能增加,都可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可以直接提升产品市场价格或间接提升价格(价格不变成本降低)。产品价格的提高对产品需求者是采购成本的提高,造成外部成本升高,图中实线表示,这种成本外部化建立在企业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因此社会总成本是降低的、社会总效用是增加的。

五、总结及建议

企业成本外部化产生的三种效果,即社会总成本的降低、保持不变和升高。社会总成本的降低,无论是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的成本外部化转移,社会总效用是增加的,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每个企业应该追求的成本外部化;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提高而产生的成本外部化为企业成本管理指出正确方向,而对外部生产效率提高产生的成本外部化,则是企业应该得到的好处,是对企业采购人员进行考核的量化依据。社会总成本保持不变,形成的社会总效用可能降低、不变或升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投资成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发生外部化转移,区域环境容量的不同导致的环境成本外部化,企业利用这种差异进行区域性迁移而取得这些成本外部化的好处,产业转移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社会边际总效用是正的,但是地方政府应该监督企业过度的成本外部化会造成的社会边际总效用为负。造成社会总成本的升高而社会总效用大幅提高的成本外部化,政府应该允许、也是企业可以选择的成本外部化;但是社会总成本的升高而社会总效用未明显增加的成本外部化,出现成本外部化陷阱,企业应该避免,政府应该承担起监督之责。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利用数学工具计量各种情况下成本外部化的社会边际总效用,可以为我们政府的政策制定、监督提供有效量化证据。而我们的研究可以从政策制定的理论层面提供依据,为政府对企业成本外部化行为的监督提供路线图,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方向性线索。

成本外部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使材料价格下跌、人力成本涨速放缓,企业的材料成本外部化、人力成本外部化的现象显著,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象,减产、裁员、减薪都是企业的较多选项,成本外部化迫使人力资源等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产业,成本外部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优化了资源配置,是一种正的社会边际总效用。但是,企业成本外部化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裁员、减薪的人力成本外部化行为,一要考虑当地社会可接受程度;二要因人而异考虑以个人能力是否流入效率更高的行业还是造成失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等,社会总效用减少的成本外部化企业和政府都应该设法避免,成本外部化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的现实相结合,不能降低社会总效用。企业要以提高效率、转型升级为目标,寻求社会总效用提高的成本外部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同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政府要全局考虑不同地区成本外部化不同的社会边际效用,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使人民的福祉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圻,陈佳.成本外部化陷阱:创新与经济转型最大的制度――“去外部化”的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16.2.

[2]王立国,周雨.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3.

[3]徐慧.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1.

[4]傅京燕.环境成本转移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财经,2006.6.

[5]吴联生,申慧慧,薄仙慧.协商式转移定价与成本转移[J].管理世界,2008.2.

[6]汤志强,赵息.我国钢铁企业成本转移实证分析――基于铁矿石价格波动的背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7.

[7]王平心,张枫,于洪涛.传统成本法问题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上一篇:运用Seewolink增强实验教学可视性 下一篇:化用入诗的古曲调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