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时间:2022-08-03 06:32:04

怎样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班主任工作,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以和谐思想为指导,建设和谐班级,保证班级和谐发展。班级要和谐发展。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关键。怎样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呢?根据自己的班务工作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坚持两个“为了”。

首先,要坚持为了一切学生。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如今的学生头脑比较偏激,如果你经常在班级里表扬谁,批评谁,或者对大部分人既没表扬,也没批评,他们都会认为你戴着有色眼镜。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做工作时,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想到一切学生。要尽可能在不同场合下,叫出不同学生的名字,让他们感到她(他)在班主任心里有位置。其次,要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即要全面了解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情况甚至家庭情况,班主任都要关心和过问,要对学生全面负责。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放弃对他的教育或只重一“育”。忽视了“五育”并举,都影响到学生对你的看法,他们就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这样会影响师生和睦相处的。

二、讲究批评艺术。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批评学生是常有的事。怎样才能收到既教育了学生,又融洽了师生关系呢?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我的经验是:首先要尊重学生。尽管她犯错误了,但它还是你的学生。因此班主任面对有错的学生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平等地对待他们,把他们要当学生看待,而不是当作罪犯看待。其次,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对学生要采用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法,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第三,切忌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第四,要有耐心。特别是对于顽劣学生,不要寄希望于速战速决,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这样,你的批评才能收到既教育了学生又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师生关系自然而然就和谐了。

三、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

班主任老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但为什么有的班主任不受学生欢迎呢?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热爱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热爱尊重过度了,就会放纵学生。严格要求过度了,就会使学生产生怨恨而看不到爱。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其次,要有严格要求的责任心。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爱”,在家是受家长的“宠爱”,但大都是“溺爱”!在学校是受到老师们的“关爱”。但是,爱,有不同的爱法。特别有害的是溺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决不是姑息、放纵,更不是“溺爱”,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的关爱,在关爱的过程中流露出严格要求的高度责任心。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间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谐的关系。

四、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首先,自我检讨,主动承认不足,听取学生的意见。我开了一节主题班会,主题是,帮助班主任进步,共建美好一班。班会开始后我主动承认不足,希望大家能帮助我进步,共同将我们一班建设好。起先学生还很拘束。好久才有一个学生给我提了一个小意见,希望我不要总是抱着肩膀站在教室门口,这样使他们害怕。我立即向他表示谢意,同时表示这只是我的习惯动作,并无其它的意思,以后我一定注意改正。真诚的态度终于使他们放心,似乎是火山爆发,他们活跃起来,给我提了大量的意见,从班级管理到教学方法,甚至是我说话的语气,我的衣着、发型,笑时眼睛的大小。虽然有些意见让我哭笑不得,但我并没有过多的辩解。通过这次班会课,使我了解了学生的心声,知道了他们的好恶。同时,也使他们了解了我。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更使我意识到学生还是很在乎老师的,他们一直观察你,评判你。

其次,改变态度,改变与学生沟通交流时的方式方法。我彻底的抛弃了传道士的角色,开始以一种更积极、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即使学生有错误,也绝不用训斥的语气批评,而是转过来和他们一起分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危害,真正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在学生面前,我不再摆出一幅很严肃的样子,而是尽量让自己的脸上多些微笑。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科说:“我从不让自己有忧虑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了不愉快的事情,生了病,我也不在学生面前表露出来。”我努力以此要求自己,有时见到班内一些混乱的情况,我努力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面带微笑,环顾四周,用带有鼓励的眼神告诉学生他们应该如何做。始终以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引导学生。

其三,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我继续像以前那样经常利用课余时问,走进课室或宿舍。但不再是警察巡街。而是变成“走亲访友”申门子,与学生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萨达姆与布什、小泉与普京、中东石油、禽流感、北京六方会谈、NBA、超女现象等等。当然也少不了互相间的戏谑。有几次,学生要求我给他们唱歌,在一番谦让之后我便扯开嗓子大吼起来,立即引起哄堂大笑。通过这些行动,我了解了学生,也使学生了解了我,师生间有了较深的互相信任。

其四,从善意的赞美中提升爱的真谛。我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如有一次走上讲台看见黑板很干净时,我便及时叫今天的值日生站起来,当着全班表扬他“今天做得很好,其他同学要向他学习如何如何”,看见杨宁经常帮助别人抱作业时我便表扬他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知道张菁苇因陪护伍小荣挂吊针而延误上体育课时,我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表扬她有爱心。做得很好,并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就这样,多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可爱处,学会大胆地赞美每一位值得赞美的事情,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就增强了。

列宁说过:“孩子们对情感的变化是最敏感的,教师一点情感的变化,学生立即就会有反应。”事实确实如此,对学生付出一分爱。学生也会回报一分爱。通过以上的自我改变,使我与学生的距离逐渐缩小。以前见了我都不敢喘气的学生,如今也敢于向我提出不同的意见,以前许多他们不敢或不愿说的事现在也愿意向我说了。个别对我有意见的同学现在也开始接受我,接近我。就这样,我终于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了。

上一篇:一次特殊的交流 下一篇: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校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