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课程条件下的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2-05-12 09:57:03

也谈新课程条件下的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整体构成的基本单位。学校里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大都是通过教学班进行的。而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核心,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贯彻教育方针和完成各项教育任务起重大作用。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是教师职业最完整最充分的体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专家”。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以往课程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变化体现在:课程理念新,从传授知识变为培养获得知识的方法;课程标准新,所有学科都有必修课、选修课的要求;课程结构新,新课程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又设置了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教育理念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管理新,不同学科教材来自不同的出版社;评价理念新。评价上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在新课程的诸多变化中,对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有了明显的挑战。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后,学校将按照一定的编班原则将学生编排成若干个班级,每个班级有班主任负责管理,我们称为行政班;而同时学生将按照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修不同的课程,新课程还允许学生跨年级选课和再次选修,我们把学习同样的课程的学生组成的班级称为教学班。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意义上,高中的行政班就是教学班,二者是统一的。但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后,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同一教学班内有来自同一年级但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也有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这样原有意义上的班级将不复存在,行政班的传统意义淡化,甚至相应地年级概念也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的班级模式。这样,学生的流动性增大,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笔者认为,在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后,班主任对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管理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应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配备固定的班主任管理班级,开展教育活动。在实行选课制之前,高中行政班和教学班是统一的,二者没有什么差别。学生无论是学习各种课程还是开展集体活动都有是在一起的。但实施选课制之后情况就不同,学生可以跨班级选修课程,导致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却来自不同的行政班。高中三年中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了一个固定的班集体,学生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参加班级活动,接受学校的各种教育、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集体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搞好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是高中生德育和管理工作长期的任务。

实行选课制的高中新课程后,教学班与行政班有所区别,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其教学管理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学班的管理重心可放在学生选课的学习管理上,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管理的核心,负有重大责任,除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以外,还必须更加独立地对学生参加学习、教学班的上课纪律等进行管理,要协助教学班的班委会开展工作,要与各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另外还要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不能像以前那样把班主任叫来了事。当然,学校还应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班的组建、教学班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教学班与行政班关系处理和协调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新课程方案形成的以教学班和行政班结合的管理形式,其形式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更是服务于课程的实施,服务于让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教学班与行政班结合的新特点是对原来班级管理观念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需要借助由教学班与行政班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平台以新的教学管理思路,来保证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当然。依靠新的管理平台不只是单纯地加强管理力度或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关键是需要我们转换班级管理观念。教学班与行政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形式,给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新课程要求班级管理从管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观念。

上一篇: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成长 下一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特殊要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