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02 11:02:03

我国失业问题研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然而中国目前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我国每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我国失业人口现状入手,剖析失业人口增多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素质就业结构宣传教育经济增长

一、我国失业现状

(一)大量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自2013年高校扩招生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2年的65%直降为50%,开始大学生失业率大幅增加的潮流,自此部分大学生沦为失业人口。

(二)城镇下岗人员

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据统计2003年全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400万人,而当年只新增就业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求差额达1400万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队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目前,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人员已达5000多万人,其潜在的流动量将达到1亿到1.5亿之多。

二、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总量性原因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二)劳动力素质原因

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企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有效应对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面对现实,而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第二,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就业机会是永存的。失业人员择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要逐渐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劳动光荣的观念;要不卑不亢、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二)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

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也是我国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

(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就业增长下降趋势,呈现出“有增长,无就业”的特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扩大,其作用越来越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作用,还必须注重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现阶段来看,模式的选择优于速度的选择,只有在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包括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有关政策,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狠抓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吸收更多的劳动,创造更大的产出。

(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要为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从所有制结构来讲,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其次,从产业结构上讲,在调整、改造加工产业,推进基础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从企业结构上讲,要在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造就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

上一篇:关于穆棱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信息时代,定位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