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4例

时间:2022-08-02 06:27:15

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4例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艾灸;少腹逐瘀汤

中图分类号:R245.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44-01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青年妇女多见[1]。近年来,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未婚19例,已婚未育15例;年龄15~28岁;病程l~10 a。经妇科B超检查盆腔未见异常。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2)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3)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辨证符合《中医妇科学》[1]寒凝血瘀证,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或痛引腰骶,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1.3治疗方法(1)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10 g,干姜6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艾叶10 g,炒延胡索12 g,五灵脂6 g,蒲黄10 g,肉桂6 g,吴茱萸6 g,莪术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前5 d开始服,连服5 d,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2)艾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神阙穴、双侧子宫穴、双侧三阴交穴,放置带孔之姜片,隔姜灸,每穴10~15 min,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经前5天开始,每日1次,经行即止。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避寒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未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2.2治疗结果治愈20例,好转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1%。

3典型病例

李某,女20岁,学生,于2010年8月15日初诊。末次月经2010年7月13日,患者经前经期腹痛5 a,加重1 a。15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4~7 d /30~35 d,3年来经前小腹冷痛,但尚能忍受。患者平素嗜食生冷,经期尤喜食冰激凌等,1年前经前贪食冷饮后经前经期腹痛加重,每逢经前即感小腹冷痛坠胀,且持续经期2~3天不减,得热稍舒。此次就诊经行第1天,疼痛甚剧,难以忍受。小腹胀满疼痛,得热稍减,经色紫暗夹小血块,量中等,面色白,手足欠温,舌质晦暗,苔白,脉沉紧。证属寒凝血滞痛经,宜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止痛。取穴神阙、双侧子宫、三阴交艾灸15 min,疼痛减轻,服加味少腹逐瘀汤5剂,小腹痛减,经量稍增,血块减少,后每次经前5天灸此3穴,并服用加味少腹逐瘀汤5剂,连续3个月经周期,停药半年随访,疼痛消失,未复发。

4讨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而痛”。如《女科百问》认为痛经的病因是“风寒客于经络……”。《妇人大全良方》认为是“寒气客于血室”。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冲脉任脉皆起子胞内,为经脉之海也.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从临床来看,绝大多数年轻妇女,平时不避寒凉,经前、经期冒雨、涉水、过食寒凉或久居湿地,寒邪痹阻胞脉,留滞气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寒凝血涩,不通则痛,故痛经多以寒湿凝滞型最为多见。《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经行腹痛证,或因外寒所逆,或素向不慎寒凉,以致凝结不行,留聚为痛而无虚者,须去其寒……”以“温经活血、温养胞宫、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运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加“艾灸”,寒者温之,瘀者通之,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方中炒小茴香、干姜、肉桂、艾叶、吴茱萸温补冲任、调畅气机、散寒止痛;莪术、蒲黄、五灵脂、延胡索行气散瘀、止痛;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补血调经,使瘀祛而不伤正,是为寒凝胞宫而设。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之效。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灸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神阙穴属任脉,与督脉相通,脐又为冲任循行之所,且任、督、冲为“一源三岐”,灸可调和气血,调补冲任;子宫穴为经外奇穴,灸之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使血脉通畅,而“通则不痛”。故治疗上采用子宫穴、神阙、三阴交等穴位加用艾灸能增强温运气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此两种治疗方法配合应用,能温通经络、化瘀止痛,善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经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124.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1-11-21)

上一篇: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