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畅读为学生续航

时间:2022-08-01 07:58:22

智慧畅读为学生续航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说:“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以能力为核心,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因此,读书的过程应当是智慧生成、生长的过程。智慧畅读指的是引导学生在通畅、顺畅、舒畅的读书过程中生成厚实的精神文化底蕴,凝练出智慧的阅读课程。

一、畅读状态养成习惯

畅读,强调读书时不同智慧因素之间贯通融合产生的愉悦感受,也指读书过程通达、顺畅的状态。“畅”不但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也进一步强调了其对于智慧生成的重要作用。指向智慧生成的读书过程从本质上摆脱了急功近利的追求,更多关注学生与书本的对话和读书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法国作家阿兰说:“读书的乐趣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神思飞扬、了无羁绊,依着作者的文字找寻自身心灵放飞的家园。”只有在精神自由、心理愉悦、过程舒畅的状态下,才会真正激发读书的欲望。当学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身心状态,就会从内心需要读书,渴望读书,进而养成终身不弃的读书习惯。

二、畅读过程生成智慧

学校给予学生的知识,可能被用来解决问题,也可能会转化成人的智慧,包括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智力背景等。只有智慧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整体面貌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学校教育应当主动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引导教师掌握更加科学的读书指导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感悟人生畅读的智慧。提倡“智慧畅读”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读书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是无序和随意的,只有科学的指导才能让读书的过程“畅”起来,从而生长出智慧的因子。

对于读书滋养智慧的研究,中外都有丰硕的理论成果,客观地说,理论知识拓展了人们的认识,但在实践层面上还需要不断尝试和验证。

三、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读书应该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如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教师的指导是影响学生读书的关键因素。学生读什么,怎么读,都需要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虑。选择是一种智慧,例如名著的选择。毋庸置疑,名著一定要读,但是要研究什么时候读才合适,怎样读才有趣,必然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成人从思想、文化、语言、史料价值等方面来甄别的,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关注这些标准呢?曾有五年级学生拿着《老人与海》和《红楼梦》来问教师:“老师,这两本书我都读好久了,还是不懂,读不下去。名著都是这样晦涩难懂的吗?”这样一来,教师就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名著都适合每个学生,学生的读书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指导。简单地说,读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畅”还是“不畅”,取决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

再如国学经典,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解读,光靠考试或死记硬背,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兴趣。读经典是可以不求甚解的,但不能一直都不求甚解。比如《百家姓》,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故事,故事可以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论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孔子的故事》,与《论语》对照阅读,每天由一位学生讲一则孔子的故事。学生们表示喜欢,并且兴趣越发浓厚了。教师要倡导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个人智慧的增长,既要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又要让读书过程通达、舒畅。

新时代的教师要思考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才能担当起引导学生用读书提升民族素质的重任。首先,读书不能仅仅强调量的增加,而是要注重质的提升。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总结的:从少到多,读出知识的厚重与丰满;由多到少,凝炼出精髓,孕育出智慧。其次,要关注书本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融通。要追求心理愉悦,学科融通,课内外衔接。要用读书的智慧去发现、唤醒和开发潜能。如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读书很多,在课堂上却不能引用课外书的内容,也不能将书中的情感和道理迁移到生活中。究其原因,是为读而读,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此外,要认识到读书不是目的,过程才真正重要。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读书的过程从体验情感、触发遐想的“读书乐”向形成品质、养成习惯的“乐读书”发展,进而朝着读书是生命状态、生活智慧的“书读乐”迈进。

另外,面对信息化改变生活的力量,教师们应当警惕“浅读书”“泛读书”现象向学生的渗透,需倡导深度x书的理念,寻求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畅读重在过程的系统发展

一是选书,要关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身心特点是选择读物的前提,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是关键。低年级要以通俗易懂的绘本为主,兼顾情节性,如是非分明的童话故事。中年级可以读简短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如《史记故事》等。高年级要尝试推荐加自主相结合的选择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既要读中国的作品,也要读外国的作品;既要读文学类的,也要读科普类的,还要读各类报刊杂志,如《数学报》《少年科学画报》《世界名曲欣赏》等。

二是读书,要注重科学的引导。强调方法的层次性。如果让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做读书笔记,等于告诉他们读书是可怕的事。因此,对于低年段学生,教师可以领读,把简短的绘本大声读出来;中高年段的学生则要学习浏览、默读等。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通过系列丛书的阅读构建全面的认识。

三是评书,要为学生打开一扇交流的窗户。书页翻完了,但读书过程没有结束。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谈谈讲讲,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从人物、故事、语言等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敢于质疑书本内容。如学生初读《城南旧事》时并不喜欢,觉得没有动人的情节。后来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慢慢地品味出了书中淡淡的哀伤,触动了心灵。

四是用书,要体验创作的乐趣。走进书本,寻求共鸣与感动;走出书本,用智慧美化生活。教师要找准创作的点,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书本与生活之间寻找共鸣。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创作插图、给书中人物写心语、创编三句半、录制长篇说书等,形式多样,学生乐在其中。

综上所述,智慧畅读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之门,为学生生命积淀一层智慧的底色,为学生的未来续航。

上一篇:教学巧留白 无声胜有声 下一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电气房自动消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