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时间:2022-08-01 02:14:36

散文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转换,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展现原文风格,传播文化内涵。散文是中国文化最好的载体,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为例,浅谈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缺省 散文翻译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文章的翻译本就不是单纯文字转换,特别是深受文化和背景影响的文学作品,其译文在风格及韵味上,都很难和原文相媲美,“我们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永远达不到终极的,只能是渐渐地靠近”。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策略与方法,尽可能地全面地靠近原文。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为例,试对散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文化缺省理论分析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有着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可省去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缺乏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此而“出现意义真空,无法将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需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王佐良认为,“翻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大力气加以解释。”他所谓的“不言而喻的东西”实质上就是文化缺省。

三、散文翻译中文化缺省翻译策略

1.移植加释义法。移植法就是尽量保留原文象形,为目的语注入新鲜血液,“这种移植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直译法。不过,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而必须进行一定的增补。”无论是英美国家,还是中国,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地域色彩的词语,为了弥补文化空缺,在移植基础上,添加适当的阐释,使译文在保留原文形象基础上,便于读者解读,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

例句1):

原文: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P.15)

译文:He would mistake the Chinese character 十(meaning 10) for 千(meaning 1,000) or vice versa.

汉字里,十与千只差一小撇,书写时很容易将其混淆,但英语中数字的表达和汉字中的书写毫无关联,英语中的十与千分别是“ten”和“thousand”。因此,为了清楚明白地解释原文意思,译者将汉字“移植”到了译文,同时补充了对汉字意思的解释。这样,即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又向读者清晰地解释了其含义。

例句2):

原文:其实只是一种社交上的客套,和“顿首”“百拜”同是仪式的虚伪。(夏D尊《中年人的寂寞》)

译文:All these are,in fact,nothing but civilities of social life,as hypocritical as the polite formula dunshou(kowtow)or 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

汉语中,“顿首”是磕头的意思,“百拜”则指多次行礼,两词都用于古代书信中表敬辞,译者将其直译为汉语拼音 “dunshou ”和 “baibai”,并用斜体字表明,随后加入了 “kowtow、a hundred greetings” 以及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 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这种直译加释义的翻译方法,既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原文含义,又传播了中国文化,能使目标读者对中国古体书信有一定的认识。

2.借用法。借用法就是借用目的语中的习惯表达来翻译原文,这种译法基于两种语言在意思和形象上相似,使用这种方法,可使使译文自然顺畅,便于读者理解。这种方法与直译或是移植法是相悖的,前者是以目标读者为导向,使译文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后者则是尽量保留原文的“新鲜血液”,丰富目的语,加深文化的传播。

例句1)

原文:但是有些记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灭。(P.61)

译文:But some memories will withstand the wear and tear of time.

@里“时间的磨洗”意为经过岁月的腐蚀,在英文中,“wear and tear”是固定搭配,意思是磨损,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可以借用英文中的这个固定搭配来表示,即“wear and tear of time”。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句2)

原文:……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下来穿还穿不烂。(P.254)

译文:…after the eldest brother had grown out of the home-spun garment,it could still be used by the second and third brothers in turn without being worn out.

这里的老大穿过了给弟弟们穿,是因为老大长大了而穿不下的衣服,在英文中有个习语“had grown out of”,意思是长大了渐渐不能穿进,这里也是用已有习惯表达来解释原文。

此外,借用法还用在很多成语或是习语的翻译上,通过借用目的语行文习惯,而充分展现原语文化,如“噤若寒蝉”译文“as mute as a fish”,“瘦骨如柴”译为“a walking skeleton”,“害群之马”译文“a black sheep”。

3.意译法。意译法适用于特殊的文化特色的表达,文化相差较大的,既不宜采用直译,也难以借用的,就需要通过深层分析原文含义,再将其翻译成目的语,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将解释原文的含义,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其意义。

例句1)

原文:就让我当一个“始作俑者”吧!(P.243)

译文:Let me be reconciled to being saddled with the epithet of “originator of a bad practice.”

始作俑者本是指开始制作俑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里原文作者幽默地把自己比作是始作俑者之人,译文没有采用直译,而是通过解释词本身含义传达意思,使译文流畅连贯。

四、结语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定义、历史、评判标准和方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仅以张培基散文翻译的部分句子为例,简单阐述了散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翻译是人类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译者在翻译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将更好的译文展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丁闯.翻译中的文化缺省[J].文化学刊,2015(11).

[2]李延林,夏志明.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4]陶永峰.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策略(以《围城》英译本为例).2014(7).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

[6]杨自俭.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序《上海翻译》.2008(1):1-5.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新悦(1989-),女,河北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上一篇:浅谈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 下一篇: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L2 Acqu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