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04 04:54:23

散文作品

散文作品范文第1篇

美丽的错误

记得第一次看到丰子恺先生这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喜欢得不得了,然后就总是把它带在身边。它是一幅很小的印刷品,是从杂志中裁下来的,其实就是一张薄薄的画片。

喜欢它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中那种虚静的时空观,一壶茶与已散去了的友朋,卷起的芦帘和屋外的月色,有着李泽厚先生所言的禅的意味:“对时间的某种顿时的神秘领悟,即所谓‘永恒的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这一直觉感受。”

从喧闹繁华的大街中回到自己栖居的小屋,从疲惫而又烦躁的文字操作中停下来,看见它,我便会沉静下来,面对它真是有一种在瞬间的直观中获得万古长空般的永恒之感。

这一次,不知怎么了,我在体会它的意境的同时注意起了它的细部,而过去我从没有这样注意过――只要有着基本的天文知识,都可以知道画上的月亮根本不是新月,而是残月。

一般的人不知道农历的日子,只看月相很难分清怎样的月相是新月,怎样的月相是残月。对于这一点,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小的时候老师教给我的。他说残月的时候,月亮看起来正好像是“残”字拼音的字头“C”,新月的凹面则与残月相反,所以只要记住残月的形状,自然也就知道了新月的形状。

作为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是中国一代漫画大家。据现在可以搜集到的资料证明,《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还是丰子恺先生发表的第一幅漫画呢。

1924年,丰子恺的好友朱自清把这幅画稿拿了去,发表在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当时合办的一份不定期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诗新画,画题来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丰子恺先生曾言:“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这一句我吟咏之不足,往往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左右,随时欣赏。”

这幅画发表后,被郑振铎看到,他也非常喜欢,说:“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起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了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到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千秋岁》(谢无逸作,咏夏景)为尤深。”

可见,郑先生也被这幅画感染,甚至被迷住,他也认为丰子恺先生在这幅画上所画的月亮是新月。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了。也许它的珍贵就像错版的邮票。我甚至想找一个机会,求我的画家朋友把它临摹下来,裱了挂在屋里,只是把画上的残月转一个方向,让它与题款一致。我对朋友这么说的时候。我的朋友却说我多事。他说:错误如此美丽,又孰论新月残月。

他说得也对。

(选摘自《散文》2002年第10期)

1.从文中看,作者喜欢《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漫画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说明。(不超过28个字。)

2.作者在第四、五段中注意起了画的细部,文中所述“画上的月亮根本不是新月,而是残月”,这一判断是从哪几点来证实的?

3.本文第六、七、八、九段写了李叔同、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大师都未指出画中的错误,朱自清和俞平伯在《我们的七月》上发表了此画,郑振铎看后更是给予极高的赞语,这是为什么?请概括说明。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虽然从细节处发现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漫画的错误,但仍是很喜欢,总是把它带到身边,并从总体上给予极高的评价,因为细节的真实并不影响作品的艺术美。

B.文中所述《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诗新画,画题来自宋・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本文《美丽的错误》却又是一篇赏画的散文,文中蕴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理念。

C.文中说郑振铎被丰子恺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漫画诗一般的仙境,说不出的美,感染了、迷住了,而且比从原诗所得到的印象还要深。借郑之口,对画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D.散文作者称这幅漫画为“美丽的错误”,像错版的邮票,但仍然想把残月转一个方向,好与题款一致。这犹如有人想修复米洛斯维纳斯的断臂一样,应该说是一个极好的主意。

E.“错误如此美丽,又孰论新月残月”,朋友的话十分正确,只要是艺术精品就是美的,谁还管那细节的真实!即使每个细节都没有差错,也不一定是人们喜爱的艺术精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水中的蓝天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住下车。

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

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唯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熏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到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里插秧的诗。意思是唯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唯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还是退后呢?

记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的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

从柑园的农田离开,车子穿行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涧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虔诚地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

(选摘自《林清玄作品集》)

5.从文中1-4段看,作者特别爱看农夫插秧,其原因文中的表述有三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

6.文中所引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诗中表现了哪些象征义?哪一句诗饱含哲理?它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7.文中对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阐释有什么新意?它与所引禅诗的哪一句含义是相通的?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贯穿着对农夫插秧的赞美:赞扬那插秧的姿势最美;那弯腰退后的样子,生起对父亲的感恩和恭敬之情;然后由农夫的身影想起一首禅诗,其下文围绕禅意展开议论,阐释“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哲理;“青青秧苗,皆是法身”,文中蕴含着佛的意味。

B.本文从赞美“春日景明,大地辽阔”开始,给人展现出一幅春的图画;情不自禁地发出“春日美好,春雨也好”的赞叹。作者因此流连忘返,陶醉于农夫的姿势,呼吸春的气息,并引申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哲理。

C.“水中的蓝天”“清净之境”“退后一步”都包含禅的味道。唯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唯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才能走入清净之境;“后退一步”,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悟,则后退正是前进。

D.本文充满了对农夫劳动的赞美之情,正是那美丽谦卑的姿势化为金黄色的稻穗和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这正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本文的主旨之所在。

E.本文开头作者来到名叫“柑园”的地方,结尾作者从“柑园”的农田离开,相拥着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好一幅山村自然风光水墨画。读后犹如置身仙境,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感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我理想的家庭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蝈蝈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面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得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得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卷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9.从文中看,作者理想家庭中的七间小平房的构想,反映了主人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操,请概括说明。

10.文中关于家庭中小院子的构想,反映了主人怎样的喜好和品性?

11.文中对家庭成员组合的设想和要求以及营造的家庭生活氛围,反映了主人怎样的心态和生活境界?请概括说明。

12.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设想的七间小平房,只是一般文化人的要求: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两间卧室、一间厕所、一间厨房,算起来只有六间。两间卧室,独居一间,另一间给客人住的,妻儿住在什么地方呢,应该还有一间卧室,作者疏忽了,没有写。

B.关于小院的设想极富灵气,体现了主人的人文理念:小果木树,平坦无草的长方型土地,昌茂的花草,还有打太极拳的地方;金鱼、鸟笼,可见主人的闲情逸致,意趣雅兴。这反映了主人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

C.文中设想的家庭成员组合符合主人的心境: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各人尽其所能,自食其力,不坐享其成;家庭成员性情极好,不显山露水,不张扬摆阔,没有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架子,既与主人的道德情操相吻合,其文明修养也蕴含在各人的表现之中。

D.“我的理想家庭”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的特色,人文与环境相吻合,因为北平、成都、青岛、苏州等地的城市风貌都还保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上述地方是顶文明平安的地方,所以“我理想的家庭”应该安在那些地方。

散文作品范文第2篇

早在80年代初,我国新闻界一位前辈就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新闻作品是否应该向散文化的方向发展?问题提出以后,在新闻界出现了种种意见,从而引发了一场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许多人主张,新闻作品不应该程式化、规格化,不应该设置“清规戒律”,而要“文无定体”、“不拘一格”,向松散的自由方向发展。我们要鼓励、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支持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由此达成的共识是:新闻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应该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有破绽也不妨。”散文的体裁是活、自由、多样,没有一定的程式和格局,一切从内容出发,可以记人、记事、记游,也可以写景、状物、抒情,什么形式能够最好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就用什么形式。相比之下,新闻作品的“清规戒律”就比较多,并已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式。诚然,新闻工作有它固有的规律性,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和自身内容相符合的新闻形式。现有的新闻形式可以使记者写作起来有章可循,少走弯路,但是,形式必须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而不应成为束缚内容的桎梏。

因此,我们必须敢于在形式上突破新闻体裁的固定程式,只要是有利于表达新闻内容就可以调动各种笔法来进行写作。

新闻作品散文化,或者说使用散文写作的某些手法写作新闻作品,不仅可以把新闻写活,更重要的是这样写,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所期望的社会效果。而这一点,正是新闻界提倡新闻作品散文化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所谓新闻作品散文化,就是在确保新闻事实真实的前提下,运用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写成的报道。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在报纸副刊这块阵地上,大胆进行新闻作品散文化的尝试,如《人民日报》的假日生活周刊、《解放日报》的解放周末、《新华日报》的新华周末、《镇江日报》的周末特刊、《苏州日报》的太湖周末、《无锡日报》的新周末、《南京日报》的周末版、《南通日报》的周末和星期特刊等,其中不少精品,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综观其表现手法,大致有三: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

散文作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形象性。

借鉴散文表现手法的新闻报道,在确保事实真实的前提下也讲究形象,不过它是用形象来表达客观的新闻事实。散文离不开画面,画面是散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直接关系着散文的意境的创造。

因此,散文式报道也必须抓好画面,即要善于挑选有意义且富于形象的材料,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达到“叙事如画”的意境。新闻界人士把形象化干脆解释为“镜头化”,即在描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要将其像电视、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荣获1997年度江苏省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的《葫芦晃悠悠》便是其中的佳作。究其获奖原因,除了敏锐的新闻眼光之外,还得益于记者扎实的文学功力。

《南通日报》发表的这篇作品的主人公吴嘉辉年过半百,所在企业不景气,月收入十分微薄,“上有白发高堂,下有黄口稚子”的他,凭着自己小时的绘画基础,以双休日摆摊出售绘画葫芦来养家糊口。在报道这位不找单位、不求救济,自己闯市场,靠诚实劳动改善生活的硬汉子时,作者借助于特写镜头的成功运用,使主人公的面貌、精神在葫芦摊这一横断面中得到淋漓的展示。仅以开头和结尾为例。开头写主人公出摊时的情景:“像往常一样,这个星期天,吴嘉辉又出现在虹桥花鸟市场。他的家当委实简单:几根管子,四个小轮子搭成的一辆简易小推车,齐腰高处铺上木板,其上便是他的所有售品:各式葫芦,原色的或是已画上图案的……市场上的人往来不息。沉默寡言的吴嘉辉就在挂着的葫芦后面静候着可能出现的某个顾客。”结尾仍是写摊位上的主人公:“在那晃悠悠的葫芦后面,他的眼神平静得让人怎么也不能忘记……”。这样的镜头多么精彩!在这些特写镜头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表情,全都是性格化了的。正因为如此,虽然着墨不多,主人公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因此,与其说这是篇成功的人物通讯,还不如说是篇优美的叙事散文。

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原本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能具体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刻画人物的个性,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虽细,可作用不小,小中寓大,小中见大。文学创作中有人把细节说成是太阳光,它不可能代替一切,却能够照亮一切。可见细节对于文学创作有多重要。

新闻作品要写人叙事状景,同样离不开这些具有细节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因此,如果说,细节是文学的细胞的话,那么,对于新闻作品而言,细节就是它的血肉。

荣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种树“种到”联合国》,便是运用细节描写来深化作品主题、揭示人物思想的成功典范。

这篇刊登于《内蒙古日报》的文章,报道了地处库布齐沙漠边缘的树林召乡一位带领群众种树治沙的副乡长王果香,因为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斐然业绩,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的重视,作为中国首次被邀请的非政府组织唯一代表,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被安排第一个介绍经验。

除了通篇采用散文语言以外,文中成功运用细节描写是一大特点。例如写她忙于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很少照顾家,“有时做一顿饭,要吃上几顿,衣服也多是孩子给洗……”。写她为了使全乡人人起来,植树造林,走村串户上门动员,“每到老乡家脱鞋就上炕,还要坐在他们正中间,这样一下子就和他们的距离拉近了”。为了充分表现她治沙绿化的情怀,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会议上,公约秘书长和主管项目官员为支持王果香的工作,决定赞助一套计算机设备,而王果香“考虑到眼下最缺乏的是资金,她提出可否换成资金形式,资助乡里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和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官员们看到这位有心计的中国女性,仿佛看到了防治荒漠化的新希望,当即同意捐款2万美元”。这些来自生活、看似平常的细节描写,却起到了以情动人、以小见大的作用。

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最不受拘束的写作形式。一段回忆、一个情景、一番议论、一位人物、一次漫谈、一曲抒怀,尽可收进散文这个用精巧构思的“花篮”里。可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人们常说的“散文贵散”,就是指它的结构不拘一格,安排灵活多样,行文自由活泼。借鉴散文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写作结构,有利于突破新闻的模式化,使读者耳目一新。

这样的结构方法,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断裂行文法”。其基本特征是:段落短小,相对独立,每个段落写一个或若干个纯事实;段落之间一般没有过渡、衔接的连接词,依靠事实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接成篇;叙述事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造成跳跃式推进的快节奏;形散神不散,有明确的中心主题。

荣获1997年江苏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的系列报道《建设中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开篇《跨越新世纪的彩虹》就是以这样的散文式结构方法取胜的。

从中国最耀眼的古桥――隋代赵州桥,说到震惊世界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悬索桥――美国金门大桥;从我国50年代末建造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说到90年代末建造的“中国第一桥”和“世界第四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发表于新华日报的这篇文章叙述事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以跳跃式的快节奏层层推进,集中笔墨将事件发展的主要“热点”和过程中的“轨迹点”十分经济地展示给读者。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行文十分随便,结构也十分松散,有的地方似乎是“信手拈来”,有的地方似乎是“脱口而出”,但实际上中心主题十分明确,所有的事实都经过精心选择,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主线,即把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放在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丰碑和事关江苏跨世纪发展的全局这个基点上来写,从而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所选事实经过巧妙的剪辑和组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说,这是一篇借鉴散文式结构方法十分到位、也十分成功的作品。

散文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陈之藩;散文作品;分析

一、陈之藩人物介绍

陈之藩(1925一2012年),字范生。河北霸县(今霸州)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完员,休斯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篇,《系统导论》及《人工智慧语言》专书两册,且深具人文素养,擅长写作散文. 散文有《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谢天》、《失根的兰花》与《哲学家皇帝》等,散文作品入选的中学国文课。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

二、陈之藩作品分析

陈之藩的散文,在文字的使用上非常考究,他将中国古诗的创作风格融入了散文中,即使作品是散文,但却立意于每一个字,在语言的控制上精妙准确、组合完美。文学理论家陈子善在对陈之藩作品评价是说:“最大特点就是浑然天成,他比较讲究怎么把白话文写得漂亮。他的文字很干净,就算是抒情也是很含蓄,非常节制,但一看就被打动。所以他的文章被选入课本是非常好的。他的写作,受到的最大影响还是来自于胡适,但后期的散文有很多哲学理念。”在文学理论家的看法中,《剑河倒影》和一些散文集反映了陈之藩在外游学的思想变化,是一个不断摸索的灵魂与文化和历史发展在碰撞中产生的火花。陈之藩在其散文集中探索和思考的,不管是长期的社会发展,还是细腻的情感变化,都深刻地体现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文学素养,一个海外知识分子的真知灼见。将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哲学的辩证思想相互融合,将深厚的文化与先进的科学同时注入散文作品的灵魂之中,使作品在创作中得到了升华,发出了夺目的光彩。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止,人间世事也在沧桑变幻,文学创作领域的新生力量层出不穷,而陈之藩散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称得上是文化范围中的常青树、不老松。

三、陈之藩散文结构脉络清晰

陈之藩出生在中国近代,战乱频生动荡不安,其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辛,饱受流离之苦,在美国留学时进行的创作,当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慰漂泊孤独的内心。在这段时间里,他已有了在北平、天津、台湾、美国等地丰富的生活经历,于是他将这些感受融入了《在春风里》文集中,从《谢天》和《春联》等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上来看,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创作的主要方向。从《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中可以看出,回忆与胡适先生(1891-1962)成为忘年之交的过程与感受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方向,在这些文章的创作中写作手法以倒叙为主。之后的《旅美小简》和《剑河倒影》两部文集,开始着眼于眼前的生活,而其中也会伴有很多的回忆,从整体上看,开始以顺叙的手法为主。可将《钓胜于鱼》一文为例:

每天早晨我在湖边整顿小艇,常有位银发的老教授蹒跚的走来……

我抬头目送他远去,眼前的景色,令人欲醉……

日已正午,老者的扁舟又悠悠划回来了,照例的提着他的两条小鱼……老者的背影消失在山坡的绿丛里,惟日光照去,他的发色与鱼的鳞色偶闪银光。

这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整体上看是描写的是一位老者垂钓的过程,其主旨在于说明,能不能钓到鱼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能够享受钓的过程。文章在内容中从清晨写到了午后,这个过程很短暂,作者在对风景欣赏的同时又在对人生作出思考,再将思想的结晶与现实的生活融合,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中写道“我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有人曾经在评论中说道:句中“并不幽静的水边”所指的是喧嚣的人世,“又那里来的鱼”体现了作者希望浮华世事中追名逐利的人能够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从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上讲,这句话与文章中的论述相呼应,举例反证了题目“钓胜于鱼”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篇采时间顺叙法又在结构上相互呼应,最主要的是,文章有着深刻的内涵,在平铺直叙中生活的哲理自然流露,是读者回味无穷。

四、陈之藩散文内容充实

以陈之藩《失根的兰花》为例,文章的主题很明确,写出了国破家亡的痛心,其内容中有很多作者的想象和思绪的迁移。从文章的开头“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这些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从生长在美国花园中的花想到了北平,由景物想起的自己的祖国,也由此渲染了忧郁悲愤的情怀。作者最终还是以理性的观点看待了自己的感情。在文中对伤感情绪的描写,不是宣泄,而是对自身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十几岁,就在外面飘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家乡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到过家到渭水滨,到咸阳城,秦岭,蜀中,我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苦的像个乞丐,但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陈之藩《旅美小简+失根的兰花》)

这段话是作者的回忆和联想,思绪的迁移经过了人生的流离的很多地方,也回忆起了最初的自己,这些内容是文章的铺垫,在下文中提到自己辗转到美国“情感突然变了”,情节的发展也更进了一步。陈之藩写到辗转与他乡的时候“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在文章结束的部分,更是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回忆的形式上是美好的设想,并将内心的情感放飞翱翔于想象的空间中。到最后的结尾,结合全文不断升华的情感,将“有根的花”和"失去根的花”进行了比较,重点地写出了,文章中所想象的种种事物,都凝聚于思乡的情感之中。应用想象的事物构成文章的线索,一步更进一步,其表现的思绪变化清晰,将很多事物串联在一起,在情绪上引发了一个个激荡,围绕着明确的主题,充实着文章的整体。因此可以看出陈之藩的文章在内容非常的饱满,在文章的每一个阶段都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事物描写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并没有一部分显得多余,恰恰是多一分多、少一分少,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

结束语:在台湾地区,大部分人都见过陈之藩,但对他的作品并不陌生,很多人从小就阅读过他的作品,在大学中也能够选读到陈之藩的文章。他的散文作品很多都成为经典在华人社会广为流传。2012年2月25日15时,陈之藩先生在香港威尔士医院逝世。在台湾,陈之藩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他的散文作品也受到很多人热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之藩作为有名的文学家并不是他的主要身份,他还是一位科学家。这学电机工程专业出身的文人,他最爱聊的却是文学界的那些人和事,教学科研之余乐于舞文弄墨。陈之藩是个科学家,他的散文却有着诗一样的美感。他那些简明的文字与生活的哲理,让人不禁痴迷。其实,他的人生的内涵也非常的丰富。在陈之藩临终前,他的忘年恋人童元方轻轻地在他耳边问:“人生有没有遗憾?”几乎已经不能说话陈之藩用力摇了摇头。在他逝世后,许多著名人士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切实中肯、恰如其分的哀思。诗人余光中评论,陈之藩是“当代一流的散文家”。作家龙应台则称“陈先生的散文是我们好几代人的共同人文记忆,可以说,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样,代代相传,是我们的‘国民作家’。……陈之藩就在我们不灭的温馨记忆里。”

参考文献:

[1]严飞.青年陈之藩与胡适[J]书城,2007(11).

[2]雷雨远.书风雨一点灯――缅想陈之藩[J].扬子江评论,2012(06).

[3]吴志菲.陈之藩:百读不厌的散文人生[J].中国报道,2012(04).

[4]关碧柳.陈之藩:秋水章不染尘[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3(02).

散文作品范文第4篇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们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真题再现】

1.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第③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散文作品范文第5篇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省作协党组成员、创研室主任汪政,省作协副主席叶兆言、储福金,省作协联络部主任傅晓红,《雨花》杂志社主编姜琍敏,江苏省报纸副刊协会副会长何敏翔,《雨花》杂志社原副主编梁晴,《雨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刘春林等参加了研讨会。高邮市领导倪文才、张秋红、钱富强出席研讨会,高邮市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参加了研讨。

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秋红致欢迎辞。张秋红首先对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多年来给予高邮文学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表示感谢。其次,表明了这次研讨会目的与意义,她说,此次召开姚正安散文作品研讨会,只是以他的作品为例子,目的在于科学审视高邮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公正评判文学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并借此问道于专家,问计于学者,全面提高高邮市散文以及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她希望高邮的作家、文学爱好者顺应时代要求,感知人民期盼,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民众,用真情、用心血谱写不负时代重托的优美赞歌。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代表省作协致辞。王朔认为,高邮是文化古城,自古人才辈出,是文学发展的一块沃土,他希望通过对姚正安作品的研讨交流,促进地域文学创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推进本土文学创作上一个更高层次和台阶,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

研讨会由《雨花》杂志主编姜琍持。

姚正安现任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于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四年前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我写我爱》,今年他的第二部散文集《记忆》又面世。该作品集仍延续其一贯的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写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抒写亲情、乡情、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和爱的气息。大家普遍认为姚正安朴实的语言仿如晨曦中一颗颗闪亮的露珠,折射着生活绚丽的色彩,洋溢着生命跃动的光芒,为广大读者呈献了美好而弥足珍贵的精神盛宴。

研讨会上,来自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和我市的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分别就姚正安散文集《记忆》的思想内容、创作特点、文章风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兆言认为姚正安的散文通常以白描的手法为主,通过口语式的写意与独白,表达出内心深处所思所感。以自娱自乐、信手拈来的文字,与读者在情感世界进行交流、引起读者的回忆。储福金从解读“来此为甚”进入姚正安的散文,他认为一个人的作品是凸显作者个性的,分析姚正安散文已经超越作者的本体意识,进入积极、健康的精神意识状态。梁晴的发言以《老姚和他的记忆》为题,讲述她与作者的交往,并通过理性分析,解读姚正安散文的韵致,层层剖析姚正安从容淡定坚强纯粹的生活态度。傅晓红评价姚正安散文文如其人,文品见人品,她评价姚正安的精神诉求,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孝道情感。何敏翔赞扬姚正安散文从采撷一些细微的感动入手,直接穿透读者内心,激起了读者最深层的诉求,使读者都为之动容,为之感动。

高邮市政协主席倪文才从他对姚正安几十年坚持业余创作的精神谈起,称赞《记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部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作品,能让现代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高邮的美、人性的美,也是一段可以传承的“记忆”,可以让后人通过作品了解这个时代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张荣权则认为姚正安的散文富有个性,文字清新,清丽脱俗,作品感情真挚,有益于世道人心。高邮市副市长钱富强及陈景国、后金山、许伟忠、薛序、周荣池、夏涛和黄士民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喜欢姚正安的创作风格,特别对姚正安用自己的文字,感恩生活,讴歌真、善、美感到由衷的赞叹。

汪政在总结中谈到了自己对官员写作、地域创作、文学人口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姚正安以及高邮的作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个性的表述,更加鲜活的素材,更加理性的思维,创作出精品力作。

姚正安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庆幸生活在文化的高邮,我感恩生长在充满爱的家庭,我感谢多年来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创作的理解与支持。他说这次研讨会,是对我写作生活的小结与引领,更是对我的勉励和推动,我将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下去,努力用优秀的作品回报大家的厚爱。

散文作品范文第6篇

一、冰心散文作品的艺术风格

(一)冰心散文独特的审美品格冰心散文的创作内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及审美品格。她曾说:“创作者对其所描述的事物有着真挚的情感,并能抑制不住脱口而出,这是散文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所以,冰心在散文创作过程中表现的对其父亲、姐妹的爱是发自其内心的真情流露,是人与人之间爱的沟通,这便是冰心散文能引起一代代人共鸣的重要原因。同时,冰心在散文创作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境界,她追求的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由境界,这也是冰心在众多文学题材中钟情散文的主要原因,其可以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情,《往事》《寄小读者》《南归》等都体现了冰心散文的独有风格。冰心散文具有一种流动的美,她描写的自然景物很少以一种孤立的物象进行描绘,而是流动变化的美,并以奔腾的海浪,流动的行云经常出现在冰心散文中。例如,冰心在《往事·七》中描绘了荷叶掩护红莲的情景,描述了红莲在雨中的变换,构成一种起伏流动的画面。冰心在散文创作中还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她发现社会生活的情感很难用白话进行表述,而文言则有一种含蓄的特点,能准确地将情感流露出来传达给读者。所以,冰心在散文创作中经常吸收文言内容,以增强散文语言的感染力,这便是后人所赞颂的“冰心体”。[3]例如,在《往事》中的“娟娟静女”“班洛矜严”等都是具有典型文言色彩的书面语,使得文章显得文雅、含蓄。冰心的散文还追求一种声律美,其有着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她巧妙选用叠韵、双声等多种表达手段,以增强语言的美感。(二)散文创作实践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冰心的语言文字典雅、语句优美、富有诗情,读起来有着一种清新温柔,令人神往的体验。中国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据优势,再加上声调的抑扬顿挫,使得汉语言富有音乐性。冰心非常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并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增添文章的音乐美。她很注重以双声、叠音词等增添语言的美感,如《寄小读者》中多次出现这类词语,仿佛在演奏一篇优美的乐章,让人有种语言艺术美的享受。冰心散文创作中注重大量文言词汇的融入,有种宋词元曲的韵味,展现了作者奇幻的情思,她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其实,冰心引用古诗词并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而是借古人之语抒发自己的情感。冰心散文的语言风格还与其修辞手段的综合应用紧密相关。她在《新年试笔》中写道:“我愿万川的湖水、海水迎头洒来,洗出一个新鲜的我。”这段文字错落有致,连贯通畅,进一步增强了行文的气势,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求心声的急切心情。在《往事》中,冰心反复咏唱“今夜的树林,不应伤感”有着一种音律上的往复美。冰心还经常用对偶句增加语言的整齐美,散文主要以散句为主,而冰心能根据内容的需要增添一些整句,更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冰心还经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柔美的桃花含笑的掩映在松溪里,如同天真的小孩在父亲怀里撒娇。”[4]总之,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蕴涵着其文学修养、生活情趣等因素,同时自然环境也熔铸其散文创作的个性,创作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二、冰心散文作品的“爱的哲学”

(一)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培养其“爱的哲学”冰心散文的创作有着漫长的时期,而其作品的主题始终围绕爱的哲学来展开,这种爱的哲学在相当程度上与冰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冰心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她说“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我周围的人都影响了我的思想、情感,并促使它们朝健康里成长”。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海军军官,她的父亲给予了其充足的爱,舅舅培养了其最初的文学爱好,这样的家庭使其很小就萌发爱的种子。辛亥革命以来,十多岁的冰心便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在此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方教育,同时还系统地学习了宗教文化。《圣经》故事中爱的思想开始植入其脑海,同时也让这位从小就成长在爱的环境中的小女孩萌发出一种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这种爱的思想使其长大成人之后便形成冰心所独有的“爱的哲学”,并成为其以后散文创作的精神支柱。冰心在散文创作中,以爱的思想倾诉着其对母爱、童心及自然的钟情。“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一生信守的信念,在她的作品中,其通过对人类“爱”的启蒙让众生在纷乱的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冰心在散文创作中所表达的“心中话”,便是其散文创作的主题,冰心“爱的哲学”不但要爱母亲、儿童,而且还要爱大自然,歌颂母爱、童心及自然美。(二)冰心散文中的父爱主题冰心的散文作品中,虽然有很多涉及儿女之爱,爱的对象不仅仅是母亲,还包含父爱,最终让冰心有一个健康完整的爱。《寄小读者》便是冰心在美国留学期间生病疗养时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从信中内容中可以看出冰心对父亲的爱与思念之情。在写信之前的一段说明中提到冰心的弟弟的话:“这是我姐姐由医院寄给父亲的一封信,描写了其病中的感想,比日记都要详细。”冰心在信中提道:“我不愿告诉我慈爱的父亲我现在在医院病床上,然而更不愿意有我的任何一件小事不让父亲知道。”可见,冰心通过与父亲分享自己一切的事情表达其对父亲的爱。她在散文中,将母亲比作月亮,将父亲比作太阳,她说:“早晨勇敢的太阳自然是爸爸了,他从对面的树梢上来,温和又严肃的告诉我‘又是一天了’”。这便是冰心第一次直接描写自己父亲的形象。她将父亲的爱深深地隐藏在自己的心中,读者只能通过更细致的阅读来找出文章背后的另一种解读。其实,冰心是在同母亲一起追随父亲的奔波中长大,并在烟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往事》中,冰心记载了她与父亲一次有趣的对话,她希望将来能向大海里的灯塔一样为众生而操劳,父亲夸奖其有着男子汉气概。可见,父亲对冰心影响很大,她愿意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同时,冰心散文中军人的形象更容易让人了解父亲对自己的爱。《往事》中便记载了童年时期与父亲一起骑马的故事,她说:“也许是我的天性吧,在人群之中自觉不自觉的注意军人”[5]。很明显,这并不是出于天性,与其童年时期父亲的爱戴有关。在文中,冰心通过发生在列车上的一些小事塑造了严肃而温柔的军人形象。

作者:余芳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散文作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川端康成; 散文; 物哀; 美;

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以其优美隽永的笔触、委婉动人的情致和深邃凝练的内涵创造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人物和故事,将日本文学推向了世界文学的舞台。长久以来,川端康成反响最大的作品均是他创作的小说,而其散文却并未同小说一样得到广泛关注。其实,川端康成的一生笔耕不辍,其散文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有三百余篇,共七十万字,且形式多样,包括游记、小品、随笔、杂文、叙事文等,不一而足。除了最为人所熟知的《花未眠》外,诸如《我在美丽的日本》等散文也被高度评价,我国著名散文家刘白羽就曾在读过此篇文章后“深为那清淡而纯真的日本文学之美所倾倒”,“真正感到‘川端康成之美’”。[1]由此可见,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具有日本传统文学的古典美,而日本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便是“物哀”之美。

“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基本特征,已成为日本人普遍追求的艺术趣味和日本民族共同的美意识。[2]而“物哀”这一文学理念,最早是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最初的“物哀”并不是按照字面上理解的“对事物产生悲哀之情”。按照本居宣长的说法,“每当有所见所闻,心即有所动。看到、听到那些稀罕的事物、奇怪的事物、有趣的事物、可怕的事物、悲痛的事物、可哀的事物,不只是心有所动,还想与别人交流与共享。或者说出来,或者写出来,都是同样的道理。对所见所闻,感慨之,悲叹之,就是心有所动。而心有所动,就是‘知物哀’。”[3]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物哀”的含义,即个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深邃情感。

由上述阐释可以看出,“物哀”所涵盖的范围大于“悲哀”。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叶渭渠就曾指出:“‘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4]同时,这种情感并不通过大鸣大放的方式展现,若太过奔放,那又变成“悲哀”而非“物哀”了。叶渭渠还认为:从“《源氏物语》整个题旨联系来看,‘物哀’的思想结构是重层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5]“物哀”中的这三个层次均在川端康成的散文之中得到充分体现,下面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于世人之情中体味“物哀”

川端康成的散文中,有不少佳作均对人物进行了描写。如《伊豆姑娘》中当旅馆女佣的农村姑娘,川端康成评论她们“并不留恋大都市的繁华,似乎对‘去东京、去东京’也并不太强烈”。[6]但是,在朴实生活的背后,作者却敏锐地发现了她们身上那种“不断地支配人们命运环境的力量”,并对这样的力量感到迷惘。他珍视伊豆姑娘身上那份因生活在乡村自然所拥有的朴实,却又觉得这样的环境使她们的生活随波逐流,令她们的生命平淡乏味,从而产生难以抑制的感伤。这样的矛盾并没有在文中用激烈的方式表现,但却能从文末的评价看出作者的态度:“姑娘们就是山、海与田野之间的女儿吧”和“但在伊豆绝对没有美人”这两句话,看似衔接突兀,而细细思索便能发现,这正是自然给予伊豆姑娘的二重特征:朴实纯真却又平淡无味。作者眼见她们的际遇,同情但无力改变,这正是“物哀”思想结构中“对人的感动”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川端康成之所以对伊豆姑娘的身世产生叹惋,亦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他虽出身于富裕之家,但2岁亡父,3岁亡母,7岁祖母辞世,10岁姐姐夭折,在16岁为祖父送终之后,他便成了真正举目无亲的孤儿。[7]在这篇散文中他也自称为“一个来去无踪的人”、“一个天涯的孤客”,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并没有归属感,没有一个可称之为“家”的地方来让他倚靠而不致漂泊伶仃。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在亲见伊豆的农村姑娘后用平淡的笔墨书写下了浓烈的哀伤之情。

二.于世相之态中感受“物哀”

人情世态历来是文人名士抒发自身情感的一个出口,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中亦有众多篇目描写世事百态,其中有关议论和抒发日本文学艺术传统美的几篇散文尤为著名。《哀愁》是川端康成在二战后第一次议论日本的传统美的文章,他在文中作为战败国的人民对日本二战战败这一“大事”发出自己的感叹:“战争期间,尤其是战败以后,日本人没有能力感受真正的悲剧和不幸。”“战败后,我一味回归到日本自古以来的悲哀之中。”特别的是,他将这些感叹穿插在意识流手法的描写之中:妻子的音乐、阴郁的《土曜夫人》、乘坐电车时阅读的《源氏物语》、浦上玉堂与思琴的画作……这些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被作者的思想串联起来,表面上好像散乱无章,但每一样却都不经意地指向自己在战败后产生的浓重的“自古以来的悲哀”。不仅如此,他还对这样的悲哀作出了自己的诠释:“这种悲哀和哀伤本身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这种悲哀和哀伤的本质,与西方式相对,不能等同。”在川端康成的心目中,日本战败无疑是一种耻辱,但读者从文章中并不能明显地看到他在这一点上的强烈情感波动。通过他的进一步诠释,我们可以知道,日本民族表露情感的方式相悖于西方的戏剧式呼号,多采取静寂地忍受,宁愿让感伤充斥内心,也不能撕开伤口展示给他人,这正符合“物哀”的静寂之特性。

日本国民战败后的普世之相本身即为日本美学中推崇的“物哀”之表现,而川端康成自身在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产生的感受,亦是一种基于“天下大事”而产生的“物哀”。他因为日本国内战败后弥漫的颓靡情绪而愁苦,同时自身又无法摆脱国民性的束缚,这种深沉而压抑的伤感完整地反映在了他的这篇散文之中,使他在书写时发出“归根结蒂自己基本上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的感慨。诚如川端康成自己所说:“我只不过经常地怀着孤独的悲哀为日本感到悲伤”[8]。

三.于自然之灵中领悟“物哀”

川端康成在《日本美之展现》中说到:“广袤的大自然是神圣的领域,……古代的日本,凡是高岳、深山、瀑布、泉水、岩石,连老树都是神,都是神的化身。这种民俗信仰,现在依然作为传统保存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民尊崇“万物有灵说”,敬畏自然,把自然界每一个具体物都奉若神明。川端康成本身也深受这种文化熏陶,他的散文作品风格清淡雅致,意境朦胧幽深,往往采用不少笔墨描绘大自然之美景、赞叹造化之神奇,给自然景物附上一段带有生命的注解。而要想领悟出作者于自然美景中蕴含的“物哀”情愫,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与思考。

在《上野之春》中,川端康成展现了上野公园、动物园狗展和谷中墓地三地的景象,从文章标题不难看出,该文描写的背景是春天,可“墓地”这一场景的出现,却给春天抹上了一层阴翳的色调。“今年即使花节到来,还是一片霜一片薄冰”,“上野墓地的樱花徒开得早,也没有尘埃把它弄脏。连动物园里的动物也会觉得春天是占满灰尘的”,作者依照自己潜意识中的悲观角度去观察自然,观察春天,于是就连发现的景物也饱蘸着沉淀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作者并不以悲观为悲观,而是将其赋予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感受。在他看来,“葬礼仪式也是人生的盛大祭礼”。文中这种蕴含着无常哀感与美感的特殊心理,正是“物哀”之美的具体体现。

再如《初秋四景》一文中写道,“人们在庭园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球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火焰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像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寥寥数笔,毫无藻饰,却清晰勾勒出一幅初秋时节的海岸图画。同时,这一幅图画经由作者的妙笔也染上了一层寂寞怅惘的情怀。夏蝉一到秋季便会死亡,其最后的鸣叫也显得格外突出。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所谓人的季节感情,人工的东西太多了吧。”季节更迭本是自然规律,但一旦与人的情感相关联,便被赋予了灵性:四季的更替被看作是生命的轮回,每当季节变换,就产生生命稍纵即逝的伤感。作品中如此孤寂的情怀,同样体现了感动于自然物的这种“物哀”。

总的来说,川端康成的散文创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传承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散文文学的宝库。从他散文中书写的的世人之情、世相之态、自然之灵里,可以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日本美学最基本的特征――“物哀”,它能让人们更加贴近生活的本源,更严肃地思考生存的意义,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本质。也正是这种“物哀”之美在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贯穿始终,真正让川端文学作为日本文学和东方文学的杰出代表,叩开了通往世界艺术殿堂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刘白羽.芳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31:48.

[2]周建萍.物哀与幽玄之美[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6:79.

[3][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31.

[4]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闲――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5.

[5]叶渭渠.日本古代思想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43.

[6][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M].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14-274.

[7]龙怀珠.美 悲苦 物哀――川端康成创作浅谈[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55.

[8][日]川端康成.独影自命[M].金海曙,郭伟,张跃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散文作品范文第8篇

我们欣赏散文,被作品中的质朴之美深深打动着,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极力推崇朴素之美。伟大的古典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质朴是美的必要条件”。“一切美的东西都是质朴的,因为质朴就是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曾说。既然质朴就是散文之美,那么它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散文以真感人,以情动人

散文的最大的特点是抒发真情实感,借此打动读者,净化人们的心灵。散文不管是抒情为主,还是叙事为主,都一定要真实。抒情要充满真挚的情感而又不故弄玄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因为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大革命失败后,整个社会处于困苦愁闷的时机,作者心中颇不宁静的感受需要有所寄托,素淡朦胧的月色荷塘正是这一感情的反应。我们从朦胧的月色以及月下荷塘很容易感受到作者那不宁静的心绪。

淳朴、真挚的感情往往来自于亲身的经历,那些感动过自己的东西,把这些情感体验写出来,便是朴素的文章。感动我们的东西大多数是身边的琐事。比如中国的古代散文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韩愈的《祭十二朗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等等;再比如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春》、余秋雨的《霜冷长河》,当代作家黄河浪《故乡的榕树》等名作家的散文,每篇都是真挚感人的,每一篇都是真实地写身边的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所以说,只有真实地写身边的平凡事,才能真正拨动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的境界。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身边的琐事,个人的一点见景生情而萌生的小小的感触,在外国名篇散文中,占重要的地位。

2 语言的清新生动,简洁明净

朴素之美在语言上体现为生动形象,描写细腻。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曾经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质朴的境界而努力追求。如宋代的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意思是写诗达到平淡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托尔斯泰也说过:“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高尔基曾说:“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一瓣而显得更美丽。”就是说语言要做到清新明净,关键是要保持本色,不要过分修饰,也不要卖弄自己的语言才华。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用平实的语言细腻的勾勒一幅美妙的画卷。作者写荷塘用一句话整体描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接着写荷塘中的荷叶与花,荷花是零星的点缀的,荷叶是出水很高是的群以及荷下的流水,远处的荷香,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拟人、痛感 等修辞手法。这种平实而形象的语言让我们如见其行,如闻其香,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写散文是不是就不要讲究语言呢?事实并非如此。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散文的语言千万不能枯燥单调。有人主张像写诗那样写散文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写诗要讲究炼字,比如咏雪的诗“柳絮因风起”,雪的飘洒用柳絮作比形象突出了雪的特点。散文作家,不仅要注意遣词造句,还有注意整篇文章都应该写得生动形象,诗意盎然。让读者读后感觉余味无穷,满口生香。

3 散文作品的情感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一篇好的散文一定最贴近读者的心,是作者的真情的自然流露,与读者能够引起共鸣,它是一种自然的美。什么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呢?打个比方,就好比是小鸡孵化好之后,到了一定的温度,就从蛋壳里破壳而出。写作也是先有真情实感蕴积于心,经过充分酝酿,然后才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例如秦牧的散文《长城远眺》就是在国庆30周年前夕郁积在作者心中爱国真情的自然流露。1979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30周年大庆,二是全国上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拨乱反正,开始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长征。在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里,作者登临长城,放眼远眺,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内心的情感勃然而发,自然涌动,于是他一饱满的感情,描绘了长城的崭新的景象,赞颂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揭示了只要勇于攀登就能达到目标的深刻哲理,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因为作者眼中心里的有意义的生活的自然表达,这是经过他们慧眼观察,心灵净化的东西,所以真实自然,也能打动读者。例如写一个历经沧桑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流露着慈祥的微笑;写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苹果似的圆脸的双颊;写一个普普通通建筑工人的长满老茧的粗双手;写一个恪尽职守交通警察对行人的平易近人的态度……这些平常的人、普通的事,我们都会觉得自然亲切,其中之真情犹如山中清溪在涧石之间淙淙流淌,沁人心田,轻松畅快。

4 散文作品形式自由,生命力旺盛

散文没有诗歌那和谐悠美的韵律,没有小说那曲折动人的情节,也没有戏剧那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它好比是山坡路边的野花,毫不计较土壤是否肥沃、阳光是否充足,也不在意有没有人来观赏,一任风吹雨打,我自生生不息。

散文的传统创作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说散文的样式灵活,变化多端,没有同一固定的格式,而所写的内容题材又是围绕神而展开的,为神服务的,形和神之间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在《绝版的周庄》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庄拿朴素的色彩,点缀着些许多红色绿色的灰色和白色,妩媚的景致,清冷的流水、像钥匙般的小桥、空灵的窗子,朦胧的感觉,斜斜的晨阳下的半晦半明,周庄的现状,周庄的未来,作家依恋的周庄,夜间静谧的周庄等等。这些材料看似纷繁芜杂、但都统一在了赞美周庄这一主题之下,使读 者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更透彻的理解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热的情怀。

总之,散文这种历久弥新的文学体裁,它的美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它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朴素芬芳的奇朵,深深的打动着亿万读者。

参考文献:

[1]王思.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散文作品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三毛散文作品 作家风格 艺术赏析

三毛是作家中最神奇的存在,她的奇才与情感交合展现出罕有的旺盛生命力,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吸引了全球众多作家与读者的眼球。三毛的世界是传奇的,这一段传奇与她自身传奇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毛的文字从宝岛台湾漂移至阿非利加洲北部的沙漠绿洲,跨域千山万水、扫过滚滚红尘,这一段艰辛的文学过程造就了她不平凡的文学品位,也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传世佳作。

一、三毛作品擅长描绘异域风情与民俗文化

三毛作品以散文为主,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正好符合三毛对于异域风情的认知,流浪生活的描写是那个时代文学青年记忆里的瑰梦。与我们有着相同的皮肤与眼珠,但是有着不同的对于异域风情的执著追求,这样的差异是其作品魅力的源头之一。在《沙漠观浴记》中,三毛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独特的沙漠洗浴。对于绝大多数的沙哈拉威人而言,洗澡是一件奢侈而且神圣的事情。在一个狭小的屋子内,成排的人占满了房间的旮旮角角,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小块石片,沾着水在剐蹭自己的身体。黑色的污垢如蔓延的泥油,在异族人眼中是无法理解的脏乱。当所有污垢都被暴力摩擦划得松动时,水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登上舞台――冲洗身体。三毛也为我们展现了沙漠里奇异的审美观――以胖为美。受限制于宗教的束缚,日常生活里的女人需要严严实实地掩盖自己,密不透风的装扮是人人需要遵守的。于是,在沙漠洗浴之时,女人的胴体全然在众人面前,丰腴肥硕的黑色身体勾起人们原始的欲望。瘦得发柴的三毛本人则在黑色胴体面前宛如白色的小口长条,好比乳牛身旁一株白色小木,黯淡无光。

三毛介绍了沙漠里的早婚现状与奇异婚俗。在这里,一个八岁、十岁的孩子就要承担起母亲的职责,女婿需要倒插门六年才有自由身。新婚之夜的前一晚是新娘离家出走被寻找的过程,而迎娶新娘则是一件大事。婚前的挣扎要以撕破男方的皮肤为表征,结婚不努力挣扎是让人无法接受和被集体耻笑的。对于贞洁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红色印记的白布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清白所在。

二、三毛作品人物形象摇曳多姿,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毛作品的人物形象是摇曳多姿的,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在《哭泣的骆驼》中,沙伊达是美丽温柔的,巴西里是俊逸无常的,英格老板是刻薄阴冷的,巴沙军曹是冷傲孤僻的,姑卡是愚昧无措的。人物有明确的性格特点,小人物受被作者青睐,浓墨重彩的描写往往集中在小人物身上。在《这样的人生》中,三毛选取细小的事件,比如瑞典老人义务打扫、艾力克热心帮助邻居、“我”辛勤耕耘种菜等,借由最细小事件的刻画、展现最淳朴的仁善之德。此外,那位老人在音乐会后不自觉的感动行为,更是体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主体的深化不再是三段式的机械引出,而是已经在人物的描写中糅合。那一代的读者从中领悟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岁月的清洗不能遮掩皱纹下年轻的心。

三毛对于人文主义的体现集中于国人的强烈归属感。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三毛用大段文字描写了众多令人发指的国人行径。比如在国外,一些国人在西餐厅酗酒闹事,对服务生或者门卫大打出手,在公共场合随意大小便,问候打招呼缺乏基本的礼貌,人前人后表露出难以抗拒的不通情达理与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特征。三毛对这些恶性的控诉透露出的不仅是对于少数人的痛心,更表露出的是浓浓的爱国之心与热烈的赤子情怀。那一代的读者慢慢感受到这样一种氛围,这一代的读者也激起胸中的波澜。正如三毛所讲,在一块平行的大陆上,在每一条熟悉的街道上,你和我都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但是当我们迈出国门,炎黄子孙的热度会燃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人,而是代表中国。

三、三毛作品景语皆情语,笔触风趣诙谐

三毛作品景语皆情语,笔触风趣诙谐。在三毛眼中,沙漠太阳的热烈可以似岩浆一样流淌,瓢泼大雨可以是万千颗豆子打在身上的重量,我们很难接受雄奇瑰丽的想象存在于这样一个美丽的面容下。在《芳邻》中,三毛拒绝拉布的母亲将骆驼遗骸放进冰箱,母亲用“拒绝我的骄傲”回答三毛;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对丈夫荷西吹牛说粉是春天里的第一场雨,荷西则呆呆地难以理解这一段东方式的幽默,以一句“你当我傻啊”回应,忍俊不禁是读者的共同反应。三毛与冰岛女人的谈话尽显睿智与幽默,而与丈夫荷西相遇之前的谈话更是让我们在捧腹之余亦感觉到欣慰。比如原文中写道:“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随后的荷西的反应是正常而自然的,那就是“这是一个要嫁给有钱人的女人”。但是荷西爱着三毛,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如果你要嫁给的人是我会怎么办?”三毛慢悠悠地说道:“只要吃饱就行。”神来之笔是荷西立即追问道:“你吃得多吗?”“不多不多,而且为了我们我可以少吃一点儿。”这一来二去的情话交代了三毛的爱情源头,也让读者透过这轻松诙谐的语调感受到了一对新婚燕尔爽朗的性格特征与俏皮的青春神态,他们的深深相爱没有一个字直接表明,但是跃然纸上。

四、结语

用大爱播散人间真善的种子,用文字书写人间情感的脉络,这是三毛的作品,也是三毛传奇的一生。热爱她的读者在内心里爱上了这个文字性感的女人,卸下了厚厚的职场面具与微笑面具,唤醒了在都市中渐渐迷失的现代人的内心情怀。三毛是真切地活在纸页上的昨日情人。她的温存与抚摸把快乐带到了苦难的世界,构建起了情怀的理想主义天堂。微笑的眼泪是最符合三毛作品展现出的情感描述的,她对灵魂的浅唱低吟掩埋在对于生活琐事的描写中,她是梦中的橄榄树,爱在流浪途中浇灌,在寂寞山田上扎根。三毛作品的艺术魅力已经远远超过自身的感情限界,在无数读者的理解中升格为一种普世价值理念,这正是三毛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三毛.白手起家.撒哈拉的故事.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77.

[2]眭平.三毛的最后一封信.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1).

散文作品范文第10篇

张兆清,笔名竞元,山东泰安人,大学文化,高级编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泰安市泰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莱芜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莱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现任莱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莱芜日报社党委书记。爱好文学、书法、摄影。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散文,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上百篇,许多文章获得全国和省地级优秀散文奖。散文《牧蚕》获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03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二等奖,散文《无言的断桥》获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三等奖、第四届华东地区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2007年2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双清履痕》。全书按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故乡怀亲忆旧的散文,另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中外游记。作者用他那细腻的笔触、斐然的文采,描绘出了一幅幅泰莱大地的画卷、一条条心路变化的轨迹,谱写出了一首首饱含情韵的诗篇、一曲曲“自我”灵魂颤动的乐音,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意会良多。2008年1月,该书获山东省第八届“五个一”精品工程文学类入选作品奖。

父亲,您永远年轻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百里回乡来到父亲的坟地祭奠。说是坟地,因为早已没有坟只有地,扫“四旧”的年代,父亲连同祖先的坟墓一起被平掉了,可是,父亲的尸骨依然保留在地下,这是父亲长眠的坟地。虽然果树庄稼长在地上,但是我还能辨认出父亲坟墓的大体方位,朝着这个方位,我祭奠比我年轻33岁的父亲。父亲已经走了53年,做儿子的我现已56岁,两鬓斑白,走向老龄,父亲却永远停留在24岁的青春年华。想父亲的年轻早逝,想我幼年丧父走过的五十多年风雨历程,早已麻木的悲情伤感汹涌而来,禁不住潸然泪下……年轻的父亲,您年老的儿子有多少话要对您诉说啊!

父亲,您匆匆地走了,走得太早太可惜。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因为一场感冒小病而逝。我痛恨当时社会的落后,因医疗条件的缺乏和耽于迷信延误治疗,没有拯救您的生命,如果是现在,所谓“伤寒”的病魔怎么能夺您而去呢?您刚刚迈开青春的脚步而终止,您刚刚享受生活的快乐而结束,您如同一朵鲜花刚刚开放而凋谢,您鲜活的生命那么短暂,您在世上走一回却活得这么冤枉!长大后的我多少回为您捶头悲伤,多少回为您扼腕痛惜呀!如果您还活着,您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充分享受现代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对比您生活的年代早已是天壤之别;您可以看到儿孙的成长与进步,充分享受四辈同堂的天伦之乐,您可以和健在的母亲共度金婚岁月,共享晚年的幸福与美满。可是这一切,您都无缘接受,可叹您留下无尽的遗憾。

父亲,您悄悄地走了,没给我留下一点记忆。您走时我才两周岁,您没给我记忆您、认识您、了解您的机会,我不知道您是怎样一个人。长大后我最好奇您长得什么样,落后的年代没有您一纸照片可留,问母亲她从来不说,那是怕触动她心底的伤痛。但是村里的老人的描绘给了我美好的想像。他们说您长得挺俊,中等个,白净脸,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眉清目秀像个书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帅”,说我长得很随您,于是我很自豪,如果您还活着,我相信到老您也是一个清秀俊朗的老人。他们还说您人品好,朴实厚道,村人都喜欢您无不夸您,于是我感到骄傲,如果您活着,一定是位慈父是我崇拜的偶像。最使我佩服的,听说您还是个聪明好学的人,从没上过学的您抓住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办农村扫盲业校的时机,不顾一天劳作的疲劳,夜晚如饥似渴地识字,勤俭持家、过于严厉苛刻的爷爷心疼点灯费油禁止您学习,一声咳嗽吓得您赶紧用瓢把一盏小小的油灯扣住,过后您却又在挑灯夜读。凭着这股坚忍不拔的劲儿,您成为咱家祖祖辈辈第一个识文断字的人,也成为全村青年人第一个扫除文盲的 “文化人”。这又是我为您骄傲的理由!如果您还活着,您极有可能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或一名教师,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人。您留下的惟有的两件遗物是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支铱金钢笔,印证了您苦学文化的历程。当我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把这两件珍贵的遗物交给了我,可惜小时候的我不懂得珍惜,不知啥时候弄没了,为此,我一辈子也悔恨不完,感觉很对不起您。父亲,您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优秀的禀赋,也给了我宝贵的精神遗产。虽然您没给我留下记忆,但是留给我美好想像的空间,不但深深地感恩您,想想也有幸福感。

父亲,您轻轻地走了,留给我的是太多的缺憾、痛苦和磨难。少时我不知有思念,可是孩提时候的生活里浸透了没有爸爸的伤痛和心酸。人家的孩子有“大”叫,有“大”亲,而我和弟弟的语言里缺失“大”的神圣称呼,无“大”呵护和亲近。当看到人家孩子骑在“大”的脖子上玩,叫着“大大”撒娇,拿着“大”给买的东西撒欢蹦跳时,我是多么羡慕,多么嫉妒,童心的自尊受到多大的伤害,以至于我愤恨人家叫“大”。 我兄弟从小没有得到您的父爱,您想孩儿有多怨!当我也做了父亲后体会到当“爸爸”的感觉有多好,孩子叫声爸爸多甜蜜,同时也感受到疼爱儿女的心情多炙热,可怜您没享受到当爸爸的幸福,也怨您没有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父亲您知道孙子绕膝有多乐吗?可是您的孙子无从叫爷爷,您没有含饴弄孙之福,也给孙子留下缺憾。至今我羡慕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仍有白发老父作伴而生活,我痛恨现在有些人对老父老母不敬不孝之举,那是存在的不知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应是一家人的脊梁和靠山,可是您撇下我们母子三人孤苦无依多艰难,谁为我们挡风遮雨,谁为我们撑腰壮胆,谁为我们擎起一片天?您知道您走了年轻的母亲有多苦吗?多少嚎啕大哭,多少涕泪长流,多少千呼万唤,多少长夜无眠,也难怪母亲恸哭中狠狠地骂您狠心无情撇下我们就不管。作为长子,我又何曾不是经受了许多的磨难、困苦和无奈,走过了痛苦漫长的心路历程?如果有您在,我怎能忍受孤儿寡母面对的世态炎凉,怎能愁于母亲在精神的沙漠里和着泪水过日子,奈何由我支撑母亲的精神大厦度日难?如果有您在,我怎能尚未成年而弃学务农,顶门立户,扶母携弟,以柔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怎能少年推车挑担卖姜闯济南?那时有话给谁说,有难谁来帮?这一切的无奈怎能免?

往事绵绵,难以尽诉。这一切一切都过去了,可是,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您呀!

按说,远去的时空已隔断了失亲的伤悲,再说,饱经风霜的年龄也不易那么动容,可是我并不是矫情,都因了父亲是儿的根啊,父亲是天,父亲是儿心中的大山!父亲这个称谓的价值太沉重,失父的儿子体会到父亲意义太崇高。不管相隔了多少年,不管缺失了父子相处的时光怎样短,骨子里流着父血的儿子怎能忘记父亲这个根,怎能抹平父子关系的天然之情感?我从懂事起心中就拥有对父亲难以名状的憧憬和思念,如能有灵魂再现,我多么希望看到父亲的容颜。此时,在您长眠的坟地前,相对无言,怎能不百感交集,悲从中来,思绪万千!于是,我想起坡悼念亡妻的一首《江城子》词,与我的心境何其相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东坡先生与亡妻生死两界才相隔十年,纵然相逢也不可能相识,因为妻依然年轻,自己却老了。我们父子俩却已相隔五十多年,父亲您还更年轻,我却鬓发染霜,纵然我父子相遇不是更认不得吗?东坡词与我感同身受,情深意切的追思之情萦在心头,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时空的距离,我们是不可阻挡地越来越远了,其实,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又是越来越近。不管怎样,父亲您永远年轻,您永远美好。您安息吧!

小河流韵

家乡的村南有条河,对我们那道山沟来说,应该说是大河,但是作为一条支流,也只能算作一条小河。

小河由西而来,呈弧形从我们村前绕过,在村东三四里远的地方汇入大河。小河不长,但是基本上长年流淌着清清的河水。冬春的河水是细细的一线,时伏时现,有白花花的河滩,也有一个个静静的水湾;夏秋之时则是水丰河满,流水淙淙。小河给大山下的山村增添了秀美的景色和灵气,给山村人皴染了生活的色彩,带来浓浓的情调,也给童年的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小河在村东西两头分别叫东河沿和西河沿,因靠近村边,东西两河沿是村人与河相依、爱河亲水的标志性地方。傍晚,在晚霞夕照中,人们劳动归来,顺便在河里洗洗涮涮,牛群则贪婪地饮着清甜的河水,好一幅山村暮归风情图。女人洗衣更是小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女人们挎着一篮子衣服到河边来洗,有大姑娘、小媳妇,也有中年妇女和老太太,河边上的洗衣妇常常是一拉溜摆开。她们各自找自己喜欢的人挨在一起,边洗衣服边说话拉呱。大姑娘小媳妇愿意挨在一起,说说笑笑,笑声像银铃一样飞扬;中老年妇女这边则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于是河边上荡漾着欢快的搓衣声、捶衣声、说笑声。洗好的衣服可以在干净的大石头上晾晒,河边、河滩上布满了样样的衣服。衣服洗完了,前边洗的也已晾晒得差不多了,于是收拾起衣服回家。有的还互相帮忙,先洗完的帮没洗完的一块洗,洗完一起回家,体现了山村人团结和睦的淳朴风尚。

夏日,夜晚的河边静谧而清凉。晚饭后,人们都喜欢到河边来乘凉。满天繁星的夜空下,男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伴着哗哗的流水,抽着烟袋,摇着蒲扇,津津有味地谈天说地,讲些奇闻轶事;女人们则三五成群,在夜幕的掩护下找僻静的水湾去洗澡,与其说是洗澡,不如说是戏水。清凉的河水洗去女人们一身的疲劳,也给女人们带来爽快愉悦的欢笑。

夏天的小河对男人们来说更有意思。在小河里洗澡是青年男人们得天独厚的权利。不过他们洗澡不必在夜晚,而是在白天的正午;不是在女人们找的浅水湾,而是在深水湾;不只是洗澡,而且是游泳;不必羞羞答答避讳什么,而是赤身地融入自然之水。清凉的河水同样给山村里阳刚之气的小伙子们带来无比的惬意和爽快。

小河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天然的乐园。童年时期的我,和伙伴们一样,与小河有着不解之缘。冬天在结冰的小河里滑冰、砸冰窟窿、扔冰块,春秋之时在小河里捉鱼捞虾。当然,最快活的还是在夏日的小河戏耍。洪水过后,冲刷过的沙石白白净净,河水变得澄清。河水里,孩童们无所顾忌地光着屁股玩耍,最热闹的是打水仗,兵分两伙,用手掌向对方击水,或两手对接成瓢状向对方泼水。水帘腾空,扑面而浇。小河里一片水花,一片欢笑。虽水呛鼻眼,仍持续对打,谁先受不了谁认输,当然谁也不在乎输赢,天性只为打闹快活。在水里泡得冷了,闹得累了,便躺在沙滩上、石头上晒太阳,晒一会儿,再回到水里玩。长期的流水河中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里,有时受点伤也满不在乎。常在水里玩,从浅水到深水,我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游泳,而且从狗刨到踩水、潜水、仰泳。小河里被洪水冲击成的许多碧绿幽深的水湾成了我们的天然泳池。成年后能在水库、湖海里游泳的本事,就是我在家乡的小河里练出来的。

小河边也是我童年玩耍的好地方。河边有高高的白杨树,有婆娑起舞的大柳树,有绿荫如伞的老栗树,绿林成带,绿荫成片。河边还有宽大的石堰,有洁白的沙滩,有丰茂的草地,景色美丽。还有那知了在树上唱,蚂蚱在草滩里跳,有蚂蚁上树,有螃蟹横爬。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孩童的兴趣。我们有时在河边的树阴下弹琉璃蛋,做游戏,在沙滩上淘沙堆物,在草地里捉蚂蚱,在树下看蚂蚁,黏知了,还有的伙伴爬到树上掏鸟窝、摸鸟蛋,等等。小河边充满了童年无穷的乐趣。

小河淌水,小河流韵,小河美景,小河风情。家乡的小河,童年的小河,是多么的美好!这么多年,她总是活跃在我的记忆里。当小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的时候,童年的乐趣有时还会引得我忍俊不禁,扑哧而笑呢!

真切细腻 多出新意

――张兆清散文集《双清履痕》读后

石 英

以往,我也曾零星地读过兆清同志的散文类作品,但只是在最近通读了他的一部厚厚的散文集《双清履痕》之后,才对他的散文有了一个总体的清晰印象。这印象总的说来是很好的,原因很简单,兆清同志的散文写得认真、扎实,比较厚重而又具一定新意。

古人对散文这宗东西,有过不少极其中肯的论述,譬如说散文写起来好像是很容易的,但要达到高水平是很难的,以我在几十年的编辑和创作实践中的体会,深以为然。尤其在当前众多的写家都踊跃投入散文写作的情势下,更印证了散文有点像旧体诗,爱好者虽多,但超越水平线颇为不易。我认为山东莱芜的散文写作是相当活跃的,而张兆清同志就是这里超越一般水平线中的作者之一。

我在想,为什么散文和旧体诗常常表现为似乎容易把握却又很难超越一般化?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凡是达到了一定的文字水平,比较流畅而又有一定的表现力,那么叙事、状景、抒情就有了些功力,写出来的散文就大体像个样子。而旧体诗呢?古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框架,而且还有些习惯用语,这样只要往框架里装内容,大致押韵也就能将就过去。但辩证法告诉我们:最容易“将就过去”的东西恰恰又是最难见亮色的。当前较大量的散文作品和旧体诗文所以流入一般其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觉得比较容易为之者往往愈是出新难突破难。兆清同志不可能没想到这一点。他在自述中告诉我们:他爱散文,更要写散文。应该说,他具备了相当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驾驭起千把字几千字的散文来不会有什么难处;但他又是一位不甘流于一般的作家,我从他的许多篇章中看得出他写得很用心:在思维上,采撷角度上,谋篇布局上,如何出新的想法上,等等,都是能使人感觉到的。

当下,散文领域写乡情写母爱者不在少数,但我注意到兆清同志自有他的特点,他写乡事、乡情、乡韵写得很细,有的篇章好像工笔画,见情处毫发毕见。这样就明显区别于那种大而化之,那种浮光掠影,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可”的“标准件”!事实上,虽都属乡事、乡情!但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性格面貌,并不是完全一样可以一代十的。兆清所在地域的泰莱山地平原,乃古之齐鲁交界之地,民风古朴,但物产不为不丰。我曾去过多次,地域性格确实鲜明。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其地人之音容性情可谓已“深入骨髓”,再加细处描摩,故如见真貌,立体感很强。其中部分代表性篇章如《感恩母亲》《地瓜情结》《下雨的日子》《小河流韵》等,完全达到了“这一个”的独特之境。可见不是被众人写熟了的题材如母爱,就一定是被挖掘尽了,不可能再出新意,达新境。不是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作家的取材、角度、性格气质的把握,尤其是与有否求新意识关系极大。还有,兆清笔致之细,还能带来另一种价值,即认识意义、历史定格与民俗价值。可以想见,若干年后,人们考察中国农村,尤其是所在那座地域的乡村,便可以从“这一个”的文字实录中得到印证。否则,如只有共同性而无独特性也便减了它的价值。

还有,就是涉及到纪游性散文,目前出现在报刊上的更是大量地存在。本集中一大部分篇章则是游记或与此相联系的文字。在问题另一面,更带来了一个“难”字。即人们去的多了,写的多了(近年来包括域外游),写游记的出新尤难,写法上也自然要求更严。但我同样注意到,兆清同志显然也并非只须写我的“自娱自乐”,在这个问题上,他着意于两点:一是尽量另辟径蹊,力求出新,如《拜谒苏坟》,取材视角就较新,他在今河南郏县(宋时东京开封至四川通衢要道),发现了苏轼和他父亲、弟弟的“三苏坟”,并由此展开笔墨,写出了一篇很吸引人的散文。这里并不是说所谓“出新”仅指写别人未写过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重合固然不是什么禁忌,但至少不是值得提倡的东西。过去说散文包括事、情、理、识诸方面,新的采撷面如有价值,当然也包括帮助读者增识,还能说它的价值小吗?再者,就是跳出对景观说明书式的介绍,而能引发出作者的新的思考,以对读者产生真正的启示作用,兆清的散文中在这方面也非止个别。如《沈园有情》,他绝没有局限于多少为文者凭吊的陆唐爱情悲剧这一“嚼烂”的套式,而引申至“情”的本质,情为何物,并思古而观今,结合沈园在“情人节”中举办的“相约沈园,情订终身”大型派对活动,那种将“情”演化为现代轰动效应的变味操作,造成陆、唐当年所始料不及的效果,颇耐人深思。

最后,落点在兆清同志散文之“真”。他的散文语言总的风格是洁爽而质朴,从无矫揉造作之姿,更无刻意包装之弊,基本上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简,明彻而不粗疏,这与前述之“细”并不矛盾。道理很简单,细,并不等于臃肿。而他的这种语言风格,与其情感之真是谐调一致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还可以说是为情真意切服务的。

一个“细”、一个“新”、一个“真”,便使兆清同志此集的主体部分(不是每一篇)跳出散文弄不好则流于一般的套式。“真”是“细”的基础,而“新”又使“细”有了超越的翅膀,但最终又不离开“真”的母体,这就是我读《双清履痕》的几点感受。

感恩母亲

“母亲”,一个亲切而伟大的称谓。人类再没有比这个称谓更亲切、更伟大的了。这是因为母亲对儿女生命含辛茹苦的养育,因为母亲对儿女无私的、深厚博大的爱。所以,有个节日叫母亲节,受到世人的拥护和推崇。是啊,母爱深深,天高地厚,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能不感恩母亲呢?对我来说,就更应无限感恩母亲了,因为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养育拉扯我和弟弟长大,她比一般母亲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难。我的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母亲。

父亲早逝,死于重感冒,中医说法是伤寒。父亲死时年仅22岁,那时母亲25岁,我当时只有三虚岁,弟弟才一虚岁,推算起来,父亲是死于1954年。那时我还不记事,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弟弟则更不记得父亲了,因为那时他还不会叫“大”。母亲和父亲在一起仅生活了短短的7年。就这样,年轻的父亲弃我们母子三人而去,那是多么残酷的情状啊!当时,母亲是如何痛断肝肠、悲怆欲绝,尚不懂事的我不知道,也不记得。

失去丈夫后的母亲还那么年轻,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是走是留,她痛苦地处在两难的抉择上。选择幸福,她完全可以改嫁,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她深知没娘的孩子像棵草,怕孩子受苦受难掉到苦境里;而选择留下来就要终生守寡,自身要经受绵绵无期的痛苦。面临两难,母亲没有犹豫,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守寡。如果是现在,25岁的年龄很多姑娘还没结婚呢。从此守寡意味着面对孤苦的一生,可是母亲清醒地接受了这一命运。世上守寡的妇女虽然也不少,但是像母亲这样的年龄守寡应该说是很少的了。

母亲选择了守寡,也就是选择了痛苦。这个痛苦主要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生活上,由于和爷爷奶奶叔叔一个大家庭,爷爷出于对我们母子的关照和治家的严格维系了大家庭的统一,省了母亲操持。但是母亲的孤苦是谁也替代不了的。稍稍懂事以后,我记得母亲常常以泪洗面,夜里常常忍不住号啕大哭,年幼无知的我不知道怎样去劝慰母亲,只是陪着母亲流泪,央求母亲不要哭,却惹得母亲更哭得厉害。长夜孤灯,辗转难眠,守寡的母亲啊,多少苦处惟有在眼泪中流淌,多少酸楚唯有在痛哭中倾诉。邻居有位是曾经守过寡改嫁过来的人,她理解母亲的苦,母亲的哭声常常牵动她的心。多少次深更半夜中,她趴在我们住房的窗户外娓娓劝说着母亲,母亲感动于人家的苦苦相劝才止住自己的哭声。于是,我在内心非常感谢这位好心的大娘。平静的生活中母亲心情这样痛苦,而遇到委屈和各方面的矛盾,无助的母亲就更加难过。有怨对谁说?有屈对谁诉?有苦对谁讲?母亲百般无奈只有付诸于哭了。有时,母亲偷偷地跑到父亲的坟上,坐在坟前向地下的父亲边哭边诉,哭诉中恨天不睁眼,怨地不怜见,骂父亲狠心撇下俺娘儿们不再管,直哭得昏天黑地,听到哭声的人无不怜悯动容。最怕的是母亲经常哭得晕厥过去,只有大力气的大人才能费力地把直挺挺的母亲硬盘起腿救过来。母亲哭死过多少回,数也数不清。想不开的时候,母亲甚至喝过煤油要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救了过来。母亲真是经过了九死一生啊!

母亲的眼泪陪伴着她的岁月,也伴随着我和弟弟的成长。母亲孤苦的宣泄撞击着我的心灵,母亲悲伤的泪水流淌在我心中。我从小感受到母亲是那么难过,那么痛苦。稍大以后我听懂了母亲的诉说,看人家夫妻成双成对,出出入入,有说有笑,就感到自惭,和人们相处就觉得比人家矮小,从而触动自己缺失的心灵;没有人疼爱呵护,没有人与自己交流,与自己说话,从而备感难过,为了排解孤苦,母亲不顾自己小脚的不便整天爬山越坡参加生产队劳动,早出晚归,一个劲儿地干活。晚上她就改成半夜做针线活,迫使自己在疲劳中入睡。母亲常说的一个字是“熬”,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我们小兄弟俩说:“我多咱才能把你俩熬大呀!”一个“熬”字诠释了她全部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意义。母亲习惯的语声是叹气,日常不由得就发出“唉――”的一声长叹,唉声叹气充满了她的岁月历程,成为她悲情的自然流露。母亲在精神的沙漠中度日,在孤苦的岁月中煎熬。多少个漫漫长夜,多少个年复一年,母亲把我兄弟俩熬大了,却把自己过早地熬老了。孤苦销蚀了她的青春,悲伤磨碎了她的心。原本漂亮的母亲,皱纹过早地爬上了脸庞,岁月过早地染白了黑发,与同年纪的妇女比,母亲老多了。母亲因哭而过劳,又常常吃不下饭,从年轻时就落下了咳嗽和气管炎的病。母亲与我们相依为命,为抚养拉扯我们长大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母亲吃下的是千般的苦,为我们兄弟付出的却是万般的爱。她宁可自己吃苦,决不让失去父爱的孩子没人疼。她过着炼狱般的生活,却给予我们无限的疼爱。严冬寒夜,房屋冰冷,母亲用火盆罩上条编的笼子给我们把被窝烤热,打发我们在温暖的被窝里入睡;滴水成冰的早晨,母亲生火给我们烤热棉袄棉裤后才让我们穿衣起床。长夜孤灯下,母亲含泪给我们一针一线地缝衣做鞋;天长日久的生活中,母亲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从不舍得打我们一下,穿衣打扮一点儿也不比双亲俱全的孩子差。“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的日子,是母亲最悲伤的时候,但是为了让我们兄弟过好节日,带给我们些童年的高兴,她总是强忍思亲的悲苦,强颜为笑,而背后却是辛酸的流泪和苦痛。弟弟小时候常生荨麻疹,皮肤瘙痒,母亲为弟弟寻偏方,熬药水洗,不知操了多少心。

最感恩母亲的是,她给我搭造了上学成才的阶梯。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懂得文化的重要。我刚刚6周岁,还不到适龄入学的年龄,母亲就坚持送我上学读书,比那时入学的孩子小两三岁。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2岁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初中。但是,上不上这难得考取而又令人羡慕的中学,母亲却犯了难。因为我们没有劳力挣工分为家庭作贡献,尽管母亲整天出工劳动,但作为妇女只顶半个劳力,家庭的担子压在爷爷和叔叔的身上。母亲以她聪明的见识拿准主意,无论如何要让我继续上学,哪怕只上完初中。为此,母亲向爷爷央求,与叔叔商量,最终得到他们的同意,让我读了初中。当我从初中再上高中的时候,再也就没机会了。因为这时我和弟弟都长大了,母亲再也不好意思拖累叔叔一家,于是大家庭分家解体,我娘儿仨单过了。为了弟弟继续读书,我只有放弃上高中,回家劳动。好在有了初中的文化,我当上了民办教师,以后又当了干部,并走上了领导岗位。直到现在我都在想,如果不是母亲的见识让我早入学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不是母亲的主意坚定努力做工作让我读了初中,哪里会有我以后的发展和造化?是母亲给了我知识的力量,是母亲给了我一生的幸福。

上一篇:写雪的散文范文 下一篇:生活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