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养的提高在于活动经验的积累

时间:2022-07-31 01:54:33

数学素养的提高在于活动经验的积累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情境;活动经验;数学素养

新课改实施以来,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就个人的一节公开课“百分数的认识”,把自己对这节课感悟最深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所以,我在课前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百分数,使学生感到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熟悉并喜爱的视频短片《我爱灰太狼》的生活情境,通过“喜羊羊、灰太狼、懒羊羊哪个最受欢迎”的问题调查情况,引出分数并通过比较大小再延伸出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从而使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这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体会到在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上,我直接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和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中百分数的意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如:对于森林覆盖率为40.6%,学生可以这样描述:“在100平方米的土地上,约有40.6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也可以这样描述:“绿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点六”。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在这节课中,教学内容上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百分数的作用和意义,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实践出真知”,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多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动脑去想一想,从实践中悟出其中的奥秘,发现规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又积累了数学经验,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安徽省泗县江上青小学)

上一篇:双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浅谈 下一篇:重庆卷作文导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