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探索 亮点鲜明

时间:2022-07-31 09:33:29

多元探索 亮点鲜明

10年国内主要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钢琴美学、创作、表演、教育等相关的理论文章共40篇,在数量上与2009年大致持平①,但从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运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则鲜明地体现出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这些钢琴艺术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述评,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业界同仁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某种依据。个人孔见,不当之处就教方家。

中外钢琴作品与创作研究

在推进创建中国本土特色的钢琴学派过程中,创作一直担当着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而新创优秀作品一直是业界关注和研究的重中之重。作为由西方传入的乐器,钢琴音乐创作的本土化问题自然成为大家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

常丽的《东西交融的气韵――陈晓勇钢琴作品〈日记〉的音乐与演奏》(《人民音乐》第6期)从结构的线性思维、和声的自然生成叠加、音程关系的距离与张力等细部的创作手法切入,深入分析了该作品在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手法展现东方文化气质的实践中所做出的探索。文章第三部分则在前文对作品特色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对如何通过演奏技术上的处理很好地表达作曲家的意图给出了自己建议。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模式值得提倡。

杨慧的《琴上戏乾坤――钢琴曲〈生旦净末丑〉中的戏曲元素》(《中国音乐学》第4期)选取的是曾获2007年“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二等奖的王阿毛的作品。文章同样从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作曲家如何将现代技法与戏曲音乐语言的契合点进行创造发挥。作者虽从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与欧洲传统曲式的对应和传统板式与西方现代节拍的结合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论述稍嫌简单,研究有待深入。

钱云珊的《一首民歌两首钢琴曲――同一主题衍生的两首钢琴变奏曲之比较》(《音乐研究》第3期)是一篇研究视角十分独特的文章。该文是对徐振民、罗忠F两位作曲家根据陕北民歌《媳妇受折磨》的曲调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两首钢琴变奏曲的比较研究。从某种层面而言,两首艺术作品之间并不具备可比性,但作者却巧妙地抓住了它们采用同一首民歌素材这一切入点,通过结构、旋法、调性调式等具体手法的比较,不仅揭示了同一材料所蕴含的多重艺术塑造空间,更反映出了作曲家不同的艺术个性以及艺术创作的时代性等有趣的现象。

关于外国音乐作品的研究,有两篇运用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解读非洲钢琴音乐的论文较有新意。如,李昕的《克瓦本纳・恩凯蒂亚〈教学用曲12首〉的“文化”认识与“技术”评价》(《人民音乐》第9期),作为具有西方艺术音乐教育背景的东方学者,作者在观照同样具有很强“西方背景”的非洲音乐作品时,表现出了一种避免文化的“单向思维”模式,追求更为开阔的观察视角的文化自省意识,提出在注重考察黑人音乐发展内部起因的同时,努力实践建立在多视角的观察与思考基础上的“客位”研究。

谢佳音《加纳作曲家曼纽尔・吉玛・拉比的钢琴作品――《莲花》》(《人民音乐》第1期),关注的是一首以东方主义为创作主旨、以欧洲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以非洲传统元素为创作素材的多元混合的艺术作品。在分析了作品在音乐手法上所表现的非洲当代音乐创作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混合风格特征之后,作者还进一步揭示了其蕴含的摹袭、对文化的掠夺和再造、对其他文本和图像的直接祈求等后现代意味。

此类有关具体中外钢琴作品研究的论文还有,窦青的《元素移植与语境重建――论赵晓生钢琴练习曲中的“中国钢琴语境”》(《音乐研究》第6期)、康毓春《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与彼特拉克〈歌集〉第61首对应研究》(《黄钟》第1期)、杨凌云《格拉那多斯钢琴曲〈音乐会快板〉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巧》(《音乐艺术》第4期)、裴建伟《琴键上的“欢乐颂”――谈瓦格纳改编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人民音乐》第8期)等文。

魏莲的《20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的创作特征》(《黄钟》第4期)对中国儿童钢琴曲创作进行了宏观的历史回顾,并从旋律构成、音乐织体、曲式形态、风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归纳了创作的总体特征,在提炼出了民族风格、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这两条主线的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儿童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变化,对儿童钢琴作品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一问题看似浅显,但在创作实践中却需要大量的探索。当前优秀儿童钢琴作品的匮乏,与此不无关系。

表演及相关理论

这部分研究是整体水准提升较快的领域之一,从笔者收集的相关论文看,研究者大都脱离了单纯技术层面的阐述,借助美学、心理学、音响学、史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成果或研究方法,使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得到大大的增加。

杨静的《记忆与钢琴演奏的记忆》(《中国音乐》第4期),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过程与类型的理论,对于如何将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背谱方式等运用于钢琴演奏进行了探讨,同样可贵的是,与单纯学理式的研究不同,作者的研究还结合了自己演奏的切身体会,并参考引用了一些演奏大师在这方面的表述及艺术经验,虽然都是一些个人化的经验,但对读者而言却不失为有益的参考。

想象力是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但在钢琴教学中却更多凭经验,很难量化。朱国昌的《论钢琴演奏中的“配器”》(《中国音乐》第3期),在研究中参照借用了器乐创作中的“配器”概念,使得教学和演奏中对于想象力的培养有了更为具体、更具理论依据。文中所举的几个例子为我们处理不同风格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这位研究者对于钢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的关注持续而深入。《钢琴演奏与音色思维――兼谈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中国音乐》第4期)与《琴韵生辉色彩飞扬――1980―2010年钢琴音色研究综述》(《人民音乐》第12期)都是他在这一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钢琴是欧洲音乐发展史自巴洛克时期以来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不仅发展出了辉煌的演奏艺术,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马莉《钢琴:现代音乐的实验场》(《人民音乐》第6期)敏锐地扑捉到了钢琴艺术的这一特色,以此为切入点,站在欧洲音乐发展史的宏观高度上,阐述了钢琴作为一件具有重要地位的乐器对于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所起到的独特推动作用。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却提炼了从巴赫、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穆索尔斯基、德彪西直到勋伯格、约翰・凯奇等现当代作曲家在钢琴语汇中所反映的具有革命性的时代创新。同时,亦从这个视角出发,梳理了近现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历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启迪。最后,作者指出,从西方到中国,许多重要的现代音乐探索最初都是在钢琴上进行,然后再推广到室内乐和管弦乐等其他创作领域的。可以归为此领域的研究还包括:秦川的《在钢琴的颗粒性和歌唱性表达方式中探讨音乐艺术的感性逻辑――兼论黄金分割在音乐艺术中的“美的意味”》(《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崔伟的《听音寻律 善思勤习――评李涛《钢琴音响的乐律学研究初探》》(《人民音乐》第7期)、丁好《“时空重组”小议――从一本不期而遇的书谈赵晓生〈时空重组?押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人民音乐》第2期)和周为民的《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思考》(《中国音乐》第4期)等文。

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钢琴教学在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社会业余音乐教育中的普及,当前我国钢琴教育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突出。除了在中央、上海等专业音乐学院依然保持传统精英式的演奏家培养模式外,更多的院校和广大钢琴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的一条更具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这可以说是近些年钢琴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祝炼坪的《论数码钢琴教学的学科建设――兼述武汉音乐学院钢琴基础教研室的教学实践》(《黄钟》第4期)是对该院利用数码钢琴教学解决师资匮乏的实际问题,进而充分挖掘这一电子乐器的表现特色,使其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艺术能力有效手段的实践探索的一个全面总结。值得提倡的是,该院在设计教学模式之初便充分参考了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建立在对学生专业特点和需求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无论从理念思路和具体操作层面都值得推广。

王昌逵的《高师钢琴教学法课弹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重组》(《人民音乐》第3期)针对钢琴理论课程的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师资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等差异,提出了运用模块分析方法,将弹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引入钢琴教学中的新思路。在阐述了教学模式设置的理论依据之后,作者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模块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指出通过这种设计,加之弹性上课、弹性作业、弹性评价以及教学环境与方法的组合力等辅助手段,使这些模块在保证全体学生均能够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弹性、个性化的拓展空间。

杨相勇的《构建合理化高师钢琴技能体系的理论探索》(《人民音乐》第5期)针对高师钢琴教学技能内容单一、片面追求高难的弊端,提出教学思维定位应摆脱“钢琴本位”,回归到符合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的“音乐本位”中来;摆脱传统“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从结构体系的角度把握高师钢琴的多项技能教学。为此,作者根据教育部《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高师钢琴教学技能体系归纳为基础性、表演性、创作性三大板块,九项技能,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学理上的阐述,并对其具体实施在课程安排、授课和评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虽然这一理念还处于试验阶段,但也为业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随着众多“海归”的回流,近些年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外钢琴文化,特别是钢琴教育的文章也越来越多。经过了欧美有着深厚钢琴文化传统的熏陶,研究者在反观中国钢琴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的诸多问题时,通常起点更高,思路更阔,并往往表现出构建中国特色钢琴文化的文化自觉。柯刚的《试论中、俄钢琴教育之差异》(《中国音乐》第2期)、孙娟的《中国、白俄罗斯儿童钢琴素质基础教育比较初探》(《人民音乐》第9期)均属此类研究。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既要考察原有理论观念所生存的文化生态及历史语境,更要兼顾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不能妄自菲薄、盲目照搬,一个多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已不在少数。

此外,代百生的《中国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中国音乐》第1期)也值得关注。跨文化音乐教育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一个趋势,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当前人们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局限性,并提出借助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在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化,使其成为反映国人现代思维和审美取向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音乐传统的中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观念上的拓展,无论对于我们对外推广中国音乐文化还是对内推进跨文化教育的开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纪念肖邦诞辰200年

2010年,恰逢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诞辰200周年,学界也掀起了一股有关肖邦研究的热潮。在本文所观照的40篇文章中,与肖邦有关的就有11篇之多。提到国内有关肖邦的研究成果,就不能不提到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所著的《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一书的出版。这是于先生运用自己提出的音乐本体分析和社会历史文化观照相结合的“音乐学分析”研究模式的又一力作,书中通过大量的相关第一手资料的引用和对音乐本体的关注与分析,阐释挖掘了肖邦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悲情内涵。2009年11月18―19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上涌现出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上述10篇论文中有7篇是这次研讨会上提交的文章。这些以“悲情肖邦”为学术内核所衍生出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今年音乐学界的一大亮点。

上文所提到的7篇论文包括:孙月的《“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对肖邦音乐之悲情内涵的听辨、分析与读解》、孙慧的《是谁?叩响了哀伤的心门――循着〈悲情肖邦〉的“舞步”遥望“悲情之路”》、崔莹的《浪漫主义的乡愁》、杨靖的《“悲情”之外?――从肖邦〈E大调练习曲〉?穴作品10之3?雪看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周俐的《肖邦谐谑曲》、苏阳的《寻找“悲情肖邦”》、李小囡的《“悲情”――肖邦音乐作品的形而上质》(以上文章均发表于《音乐艺术》第3期)等文。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在于先生的启发下对肖邦音乐悲情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这些研究虽然并未显示出特别成熟的理论构建或者还有待深入?熏但是却各自从某个侧面反映出研究者独特的想法?熏不时迸发出许多思想的火花”。②例如,苏阳的文章中,大胆地反省由于“与肖邦在时代上的距离、文化上的差异、精神境界上的反差”,以及“与于先生在音乐知识储备上的落差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得自己“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并不能感受到于先生在书中所描述的‘悲情’”。虽然这可能是一种“缺乏充分理由”③的怀疑,但却反映了作者试图摆脱于润洋先生个人研究成果的结论性思维定势,探寻其学术思想中融汇感性审美体验与理性分析阐述之特色的深层内涵的努力。

有关《悲情肖邦》的研究还有冯羽《评于润洋著〈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音乐研究》第5期)。

此外,有关肖邦的研究还有胡丽敏《论肖邦的“花腔式”旋律及其演奏――以其《第二钢琴协奏曲》为例》(《黄钟》第2期)和杨健的《从肖邦夜曲作品?穴Op.27 No.2?雪看演奏中的速度弹性与节奏伸缩现象――基于帕赫曼、鲁宾斯坦、傅聪、巴伦博伊姆和郎朗录音的可视化分析》(《黄钟》第3期)。其中杨健的文章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利用电子技术手段研究艺术表演规律的成功案例。作者借助计算机辅助的图形化、可视化分析方法,剥离并逐层展现出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演奏家的演奏,在乐段、乐句、乐节乃至逐个音符之间纵横比例关系相关的速度弹性和节奏伸缩现象和各自特点。通过研究,作者不仅有力地了传统观念中“旋律自由而伴奏保持严格速度”、“Rubato借与还的平衡原理”的错误观念,更以实证方法揭示出不同时代的音乐家在乐曲处理的差异和审美习惯上的微妙变化。

综观2010年的钢琴艺术研究论文,可以用“视野多元、亮点鲜明”来形容。在诸多成果中也不乏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通过上述研究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持续在低谷中徘徊,虽然也不时有新作品推出,但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差强人意,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这与钢琴事业其他领域的繁荣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虽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创作是推动中国钢琴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笔者在这里呼吁,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音乐界各方专家特别是作曲家的重视。

①本文在文章的选择上借鉴了发表于《人民音乐》2010年第7期的李佳《2009年国内部分钢琴研究综述》的研究方法,主要就当年发表于《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艺术》、《黄钟》、《人民音乐》等七家权威核心刊物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

②高拂晓《循大家足迹,拓研究视野――〈悲情肖邦〉并肖邦专题研讨会评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韩锺恩《肖邦记忆――为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特别写作》,《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

周春虎 深圳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上一篇:回响金色乐章 彰显乐团辉煌 下一篇:挥洒艺术 潇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