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艺术 潇洒人生

时间:2022-04-14 03:50:19

挥洒艺术 潇洒人生

回顾那些站在历史关头奏响黄钟大吕、领唱时代大风的大师们,因他们将毕生精力与时代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或终将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历史。吴灵芬教授对中国合唱事业所做的贡献足以跻身其中。就如同把周广仁先生称为中国的“钢琴妈妈”一样,把吴灵芬教授称为中国的“合唱妈妈”,名至实归。她是当今中国合唱艺术事业的领军人物,她亲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合唱指挥为主旨的指挥系,通过自身的渊博学识和大师风范阐释治学之理、修身之道乃至兼济天下之法,架构了基本适应我国合唱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不只立身于象牙塔尖执棒,更愿俯首与普通大众为伍,30年如一日推动了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她对中国合唱事业的普及、推广与提高所做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业内对她的尊崇和爱戴有口皆碑,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合唱妈妈”。

情之所衷始于志之所向

1987年,远在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深造的吴灵芬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了前程无量的歌剧与交响乐指挥专业,向合唱指挥转型!当时,由她执棒指挥的歌剧《茶花女》已经在莫斯科获得极大成功(仅用5天时间排练就搬上了舞台,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但也正是成功后的思考,触动了她少年时就已深埋在心底的合唱情结,触动了一个艺术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吴灵芬出生于青岛一个有着教会背景的家庭,父亲对基督教教义和教会音乐有着很深的造诣,她在教堂音乐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手风琴、钢琴、小提琴,参加唱诗班,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极高的天赋。谐和的乐声与祥和的氛围,使合唱的种子在吴灵芬幼小的心灵中萌芽,并对她今后达观的生活态度和普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远不是吴灵芬决定转型的全部。最直接的原因是,在俄罗斯学习期间,她发现演员的读谱能力非常之强,拿到新谱子用不了几天就能演出,而在国内,即使天天排练也要很长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吴灵芬感到吃惊,下决心要找到答案。她利用陪同国内音乐家到俄罗斯考察的机会,走访了许多地方,她发现合唱是这个国家音乐教育的基础,在这里随处可以听到美妙绝伦的合唱。当美妙的天籁之音与童年的合唱情结发生共鸣时,她感慨之余,毅然做出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决定。

1988年,吴灵芬学成回国。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破冰阶段,许多文艺团体纷纷解散,没解散的也是挂一块牌子、分若干小组走穴谋生。面对如此窘境,吴灵芬痛苦但不气馁,迷惘但不绝望。1990年,她从帮助北大学生组建合唱团开始,亲自训练并打造出了中国一流的“北大合唱团”。

从1990年开始,她接受了在延庆县开展合唱教育综合实验的任务。无论严寒酷暑,人到中年的吴灵芬奔走在北京至延庆的颠簸路途上,刺骨的严冬里,她用两条军大衣夹裹御寒;炎热的酷夏里,她以几张乐谱纸当扇纳凉。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和中央歌剧院、中央乐团合唱团客席指挥的艺术家,为了实现全民族歌唱起来的梦想,她让这样的画面定格了整整10年!那时她仅凭一个定音器、一台简易电子琴,从“一只蛤蟆四条腿,两只蛤蟆八条腿”教起,给孩子们搞排练,给老师们搞培训,系统地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合唱组织体系,完成了从中专到本科的教师培训课程,使合唱之火在延庆燃烧起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延庆县在全市的合唱比赛中包揽了全部奖项。1998年,她苦心经营的第一块“试验田”结出了硕果,延庆县没有音乐老师的历史在她手中彻底改写,合唱教育成效显著,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合唱教育示范基地。看着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音乐教师挑起了大梁,延庆的合唱团体在各种比赛中续写着她的夺冠传奇,吴灵芬教授悄然离开,她把视线投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延庆的实践让吴灵芬教授深深地感到,要想繁荣中国的合唱事业,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仅有一个合唱基地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合格的合唱指挥人才梯队。于是,她毅然放弃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的职务,调任中国音乐学院,去开辟她的第二块“试验田”。在她的亲自筹划下,2003年,我国第一个以合唱指挥为办学主旨的指挥系诞生了。作为首任系主任,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科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潜心探索。吴灵芬教授要求学生:群众唱的歌,必须会唱;世界合唱史上的名作,必须研究;新的创作信息,必须了解。同时要求高年级学生,必须到本系教师的班上观摩学习;亦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调换主课教师。如是往复,形成了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以学生成才为主旨的教学理念。在她看来,中国的指挥必须有“上天”(世界各国)“入地”(中国特色)的大思维,才能搞好合唱。她提倡通过合唱带指挥,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为加速培养中国的合唱指挥人才,吴灵芬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从不拒绝任何一位合唱指挥学习者,不论年龄长幼,层次高低,均开门接纳,她还定期到有合唱传统的国家考查、调研,汲取合唱大师的经验,不断思考和改善本系的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独特的教学理念与学术思想,为全国的合唱指挥教学提供了示范。

手之妙运源于心之妙思

“手之妙运源于心之妙思”是吴灵芬教授对指挥的精辟概括,从中可以窥视到她的指挥艺术精髓。具体讲,就是手因心动,拍由心生。指挥的手势应受到心的支配,而不是简单的做做“指挥操”,成为“打拍子的机器”。指挥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作品的研读上,其中包括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声布局、调式调性、语言特点等等,通过深入地、全方位地分析,对作品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地与作曲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使二度创作不跑调、不走题,最大限度地诠释、升华作品。她认为,指挥应将百分之九十的精力放在对总谱的研究上,除了对每首作品都要写出分析报告外,还应将所有声部掰烂揉碎地进行演唱,做到烂熟于心。吴灵芬教授一再强调,作品是指挥的宪法。合唱的音准、节奏、音色以及声部平衡,演唱中各种技巧的运用等等,都源于对作品的理解。只有不断地剖析作品,才能真正做到“从艺术的高度出发,从技术的细节入手”,“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她认为,一首好的作品,就如同一件优质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水作业才能打磨出来。她要求每一位指挥都应该熟练掌握这一加工过程。

看吴灵芬教授的排练,既是学习,又是享受。在排练的准备阶段,她别出心裁地编排了花样百出的“热身操”,丰富了单调的传统发声练习,这一“发明”既缩短了预备练习的时间,又充分地解放了全身;在声音的训练中,她大力提倡“轻声、高位、直声、靠前”的发声方法,通过轻声唱、直声唱培养内心听觉,获得良好音质,运用高位靠前的唱法,训练声音的统一性和良好的共鸣;在节奏的培养中,独创了“细胞节奏”训练法,将单位拍细化到微分,既培养了准确均匀的节奏感,又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在歌词的处理上,注重各国、各民族不同的语言特点,特别强调对核心词的研究,独创了以“h”带韵的咬字吐字训练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声母含混、韵母松散、喷吐不齐、位置不统一等“口腔旅行社”的毛病;在指挥过程中,手法多样,变化无穷。拍手、跺脚、行走、舞蹈等一切有助于启发音乐的形体动作都是其指挥的辅助手段。她要求指挥者一定要做足“指挥动作的提前量”,反对把“拍子从头画到尾”,摈弃无谓的体力消耗,她坚决反对以牺牲作品内容为代价而陶醉于个人的手舞足蹈或心血来潮的疯狂。她要求指挥必须从“图式指挥”中走出来,上升到“逻辑指挥”中去。注重紧抓“核心词”,把握作品的内在律动(即:音乐的速率),以“静”制“动”,运用最节省的动作去指挥作品。在舞台上,将指挥者的气质与作品的“气质”合二为一,将“心之妙思”自然地转换为“手之妙运”,这就是吴灵芬教授的指挥教育核心。

吴灵芬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仍然时刻不忘其社会责任,从多重视角把脉中国合唱现状,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探讨解决办法。近年来,她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围绕合唱而写的,笔锋犀利,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视谱能力是制约我国合唱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2010年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节上,就出现了非常尴尬的一幕:当170多个国外合唱团的成员和众多国内合唱团的成员在一起学唱各国的经典合唱曲时,由于中国的绝大多数队员读不了五线谱,只能在一边鼓掌傻笑,完全无法融入到通过歌声与世界人民交流情感的活动之中。这让包括吴灵芬教授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专家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再表态,中国只有彻底学习五线谱,合唱的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并不断地呼吁,学习五线谱应当尽早纳入国民音乐教育的教材之中!

业之精湛基于道之精深

业之精湛基于道之精深,艺之高深源于德之高尚。闪光的人格魅力是吴灵芬教授成就事业的精神基石,宽广的无我情操是她不悔人生的心灵源头。她能从艺术殿堂走入寻常百姓,用渊博的学识滋润基层合唱,不计得失,甘当孺子牛。这种牺牲与奉献的精神,反映出她对合唱艺术的大爱情怀。她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使得她在专业领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她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父母的影响、师长的教诲,形成了她坚毅刚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她是一个敢于说“不”的人,敢说敢为、敢做敢当是吴灵芬教授的一贯风格。她坚决反对把合唱作为工具,用来捞取政绩而一味追求名次的做法,主张踏踏实实做好音乐基础教育普及工作,使合唱事业稳步提高,让全民族和谐快乐地歌唱,最终达到合唱理想:把“合唱工具”变成“合唱生活”。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至今仍念念不忘那些资助她读完附中的青岛卷烟厂的叔叔阿姨们,帮助她圆了上大学梦的黄飞立先生……她感激人生路上的每一次经历,甚至感激当年曾经使她下不了台的那位鼓师,是这位民间艺术家的小小教训,激励她精通了中国的“锣鼓经”,才有了“吴氏节奏训练法”。她是一个勇于奉献的人,在她的心目中,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她所热爱的合唱事业,从来不计个人得失。究竟有过多少次不计报酬,甚至分文不取为合唱事业做“传教士”,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吴灵芬教授以敬业奉献的多彩人生,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吴灵芬教授既站讲台,又站舞台,更把功课做到了合唱艺术事业普及推广的社会平台,用当下时髦的话讲,属于“三栖发展”。她的导师郑小瑛先生称她是干事业的“拼命三郎”,她也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飞鸽”,哪里的合唱事业需要她,她就到哪里去,不辞辛劳,不修名利。2010年7月,她在写给郑小瑛先生的信中深情地说道:“记得当年我跟着您和李德伦先生游走于各个大学去‘传教’,正是当年的努力,才有了如今中国合唱事业的可喜成绩。到现在,我愈发觉得合唱有着很深的学问,也更理解为什么西方和日本要如此下功夫培养合唱指挥。我也得带着下一代去进行合唱的‘传教’行动,也好继续我1990年就曾许下的誓言:宣传群众,培养听众,感动领导,争取支持。把合唱教育进行到底。”如今,吴灵芬教授已经退休,但她忙碌的脚步没有停下,除了继续扎根中国音乐学院,培养高级合唱指挥人才外,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与各地艺术院校合作:建立、健全合唱指挥教学机制,更为广泛地传授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办系经验。同时,频繁参与国际间的合唱交流及培训工作,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国内外更广阔的舞台。于是,感人的画面继续上演――当别人都在享受周末的闲暇时,她仍然飞来飞去,为祖国合唱艺术事业的腾飞不停地奔忙着……

赵桂珍 忻州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上一篇:多元探索 亮点鲜明 下一篇:非正规音乐教育与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