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崛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7-30 10:06:43

微电影的崛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 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图像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图片或者图像这类视觉符号相较于文字的传导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与联想。作为一个区别于传统电影形式的特殊图像新媒介,微电影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新的契机。

[关键词]图像时代;微电影;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27 — 02

以纸媒、网络、广告、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文化媒体,尤其是影像传播,在处于图像时代的今天,为人类输送了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以其自身快速、便捷的特点在2012年的电影产业中迅速崛起,在2013年也大放异彩。而近两年来,微电影的崛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和宣传渠道,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 微电影的内涵与特点

(一)微电影的内涵

2011年,一部《老男孩》彻底掀开了中国“微电影”走向主流媒体的序幕。就其内涵而言,很多专家也有不同角度的诠释。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胡克对微电影的概念这样解释:一是微电影比影院电影有更高程度的自由化;二是概念定义应打破审查、发行、评论等各种形式的限制。”〔1〕

亦有不少学者认为微电影仅仅是广告商们的“营销噱头”,而学者于燕枝将微电影作了分类,旨在扩大微电影的内涵。她指出:“很多人把微电影等同于‘广告片’式的电影。这严重缩小了微电影的内涵。”〔2〕

由此可见,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将微电影看作是简单的“广告”,微电影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比传统形式的电影形式更加自由。我们在地铁里、电视里、网络上,尤其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捷媒体终端上,都能发现并观看各式各样的微电影,而它已然已经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高校的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微电影。他们更熟识网络,能更快的接收来自媒体终端的直接输出。微电影本身可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动向因此微电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微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特点

1. 拥有方便快捷、扩散性极强的传播渠道

我们知道,微电影的制作成本通常都比较低,是因为微电影不像主流电影那样有1.5至2个小时的时长,有的微电影甚至只有五分钟。但是微电影可以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创造出故事性极强的影像。正因为“微”的特点,使得微电影的扩散性极强。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终端上,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脑和公共播放媒介,亦或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软体平台上,比如MSN,QQ,贴吧,论坛或各大视频网站中,随处可见微电影的身影。这些微电影不仅可以让我们投入其中,甚至可以无限量转发和转载。让微电影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进一步增强。

2. 互动性和娱乐性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微电影之所以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源于它和主流电影或其他的影视文化一样有着一定的价值观导向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政治社会化的非同寻常的手段,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电视、电影投入的关注愈来愈多,这类以影像为主的传播媒体在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政治和文化的敏感度。也有的学者认为,“它可以通过在银幕上、屏幕上塑造出的许多鲜明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追求特定的价值目标,树立人生理想等问题。”〔4〕微电影和其他影视媒体利用光合影的结合,突出人的主观感受,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加之微电影的互动性与娱乐性一体,极大的冲击着人们的内心感受。微电影的迅速崛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崭新载体。

二、 微电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5〕

中央文件的内容和微时代的来临更加预示着微电影这类影像符号的责任愈来愈重。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也愈来愈明显。由此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视角对于发展壮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电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思考

1.微电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微电影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微电影“微”的特点不仅便于其在网络中的传播,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体现。列宁曾说,“电影具有在精神上影响群众的非凡能力。”〔6〕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优秀的微电影资源,将优秀的微电影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中来,创设特殊的课堂情境,用视觉符号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微电影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培养和完善人格。微电影和其他主流电影一样,通过光和影的结合,影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而微电影在其短短的几分钟内,情节跌宕起伏,更冲击学生内心的情感。

最后,微电影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筷子兄弟的《父亲》的作品中,筷子兄弟结合音乐和影像旨在诉说父亲在我们生活和人生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指引,将父亲“山”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给大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也可以通过这样一部微电影,改变对家庭对长辈的态度。在这一方面,微电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行为范例。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新型媒体的职责是什么,我认为,新型媒体就是要给大众作为一个标准的道德行为范例,微电影的职责也恰恰在此。所以,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必须要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并指导电影受众也加入规范道德行为的行列队伍中去。

2.微电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微电影的广泛传播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由于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和国家对于微电影的监管力度并不比主流电影,这就直接导致了微电影的泛滥,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就很少。许多色情、暴力和触动道德底线的微电影层出不穷,更有为了商业利益的人,利用微电影传播过度奢侈消费,突出过分物质的观念。这种低素质低制造的微电影一旦面世不仅不利于微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与冲击。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泛滥的微电影中,可能就会受到物质化和拜金化的观念的影响和掌控。更有甚者,将微电影制作的情绪化和片面化,这都不利于微电影的发展。微电影的发行和传播本身就应当以大众为受众,和主流电影一样,微电影也要做“大众的微电影”。

其次,由于微电影发展的特殊性,导致现在微电影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这就是很多人提到的微电影就是“加长版广告”的原因所在,过分的商业炒作会让高校大学生抵触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在2011年腾飞之后,在2012年发展受阻的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各大汽车厂商或是服装品牌,宝马、雅诗兰黛、东风起亚等等这些企业投资拍摄的微电影,主题模糊,内涵空洞,全片都在宣扬品牌和产品。这样的作品不仅阻碍微电影的发展,也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价值观的误导。

最后,多元化发展的微电影可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冲击。部分微电影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传播虚无主义。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集中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择偶观念和日常的人际交往。有学者认为,微时代的网络德育主题和主流网络德育主题是一场舆权博弈,“微时代,舆权博弈的参与方不仅是社会群体,个人化的舆权博弈借助网络汇合成为一支最为汹涌的力量,干扰、抗衡着主流舆论导向,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导致其价值偏离和行为失范。” 〔7〕因此,在图像时代中,微电影如何适应主流电影,如何融入主流文化是微电影在未来怎样发展创新的主要障碍问题。

三、 创造优秀微电影作品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对微电影的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微电影的监管力度,要从微电影的发型方面着手。要禁止低俗化的,对社会风气会造成消极影响的微电影的发行。而对于优秀的,弘扬主旋律的微电影,相关部门应当合理帮助这类优秀影像作品的发行以及宣传,避免优秀的作品因为不正当竞争无法面世等问题。从源头控制微电影的泛滥,加大监管力度是最有效的办法。另外完善微电影的文化产业,让微电影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要让微电影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和有效载体。

(二)提高微电影的文化内涵

要防止微电影的内容低俗化,努力提高微电影的文化内涵。树立主流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迎合大众主流品味。杜绝虚无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触动道德底线的内容出现在微电影中。这不仅有利于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另外,高校要丰富微电影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微电影题材要多样化,内容要赋予其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拒绝简单粗暴,误导大学生将“以人为本”与个人享乐主义的含义混淆。微电影的文化内涵要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面着手,大力弘扬主旋律教育。与此同时,微电影也要关注人民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做写实题材的微电影也是微电影走进民间,走近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准则。

(三)在高校建立微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微电影要在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优秀的微电影融入到普通教学中和学生的文娱活动中去,并加以巩固和自身不断内化。学校可以统一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优秀的,有一定主流价值导向的微电影,但同时也要加固对理论课的学习,将理论和微电影体验教学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成才教育“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成才的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认识到各个人生阶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走立志成才的道路。”〔4〕

由此可见,高校应当利用微电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 考 文 献〕

〔1〕 高一然.“新潮影像:微电影命名与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2,(04).

〔2〕 于燕枝.微电影:媒介融合的新作〔J〕.新闻爱好者,2012,(05).

〔3〕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姜思哲,付珊,赵杰.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2).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文论室编.列宁论文学和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

上一篇:供应链环境下钢铁行业的库存改进对策研究 下一篇:试论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