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月意象解析

时间:2022-07-30 08:39:59

诗歌里的月意象解析

内容摘要:意象是诗歌中的主要构件与创作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一些特别的意象入手来解读古典诗歌,或许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通过对月这个意象的解读,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古典诗歌的内蕴。

关键词:诗歌 月意象 解析

意象,是抒情文学特别是诗歌的主要构件之一。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即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结合和统一。意象要有象,即形象、物象。物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山即是山,水即是水”。但当诗人把它作为抒写性情、流泻感受的载体时,这些客观物象也就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正如另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诚哉斯言!

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一个绚烂的意象库,这个绚烂的意象库又衍生出了许多不朽的诗作。从一些特别的意象入手来解读古典诗歌,或许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譬如说月亮,咏月诗数量众多,蔚为大观,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诗词中咏“月”的佳句也俯拾即是,细细品味起来,诗人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而蕴蓄了多重含义,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正所谓一样明月别样情,一轮明月万卷诗。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思念幽情寄明月

“月亮圆的时候,思念也圆。”(汪国真语)正因月到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分外明,分外圆,月也就自然地成为诗人期盼团圆、望远思归的载体。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羁旅在外,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日子里,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正是这样一首首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之情。在游子的眼里,月是故乡明,天各一方,共对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在征人眼里,关山难越,唯有这轮明月可以带着他们的梦,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思妇眼里,则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除了思乡,诗人往往借明月望远怀人。“我寄愁心以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把心寄明月,朋友随月收,情谊传千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思念弟弟苏辙(子由)之手足情,一变而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祝愿美、思念情。望月怀人,从《诗经·陈风·月出》发轫,至“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月亮已然成了怀远思人最常见的意象,凝聚成一种积淀的审美意识,而广泛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以后的诗词文赋中。

离愁别恨托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生查子》)别后的时间是这样的长久,女主人公望着天上的月儿满腔愁怨,楼上的月儿,无论东西总是随着江楼无别离,而君却不知何处去;一方面却恨君如江楼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才暂圆满了一回,便又亏缺,不知何时才得永团圆。一次次盼团聚,一次次落空,满腔愁怨都寄托在明月之上。

又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诗人看似无理地嗔怪,却是借月抒写浓重的离愁别绪。黄庭坚的“满川风月替人愁”,则是移情于物,也是赋予明月人的思想感情,将愁绪寄托在明月身上。在诗人看来,明月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心灵,并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

苍茫时空共明月

月有阴晴圆缺,又有规律的循环,但人事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与那亘古不变依旧东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驹过隙,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发出时光飞驰、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人庸才,而“月”仅是相似,其实又何止是相似,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面对那“年年今夜,月华如练”(宋·范仲淹)的永恒意象,多少人发出感叹。“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旧,惟有旧时之月,还来相照而已,物是人非。六朝骤兴骤亡,月亮是这一段悲凉的历史的见证者。那“秦时明月”尚照汉家宫阙,那古时明月,今日依旧朗照九州,只是物换星移人不同。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成为苍茫时空的见证人。明月长在,而人生苦短。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常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感慨,呈现出古人朴素的哲学思辨和跨越古今、深邃的时空意识。

美好高洁藏明月

月因其高挂中天,其色或珠黄,或乳白,纯洁动人,于是诗人多把月亮作为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用来表现人的高洁。“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屈原《涉江》)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屈原的爱国忠君气节,可谓代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拟同生死”(唐·张籍)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唐·李白)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

又如“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明月则象征着诗人美好的人格理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并且须仰视才见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

知情达意邀明月

在诗人与月共存的时空,月不再是宇宙间一颗行星,只会发出皎洁的光,而是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可人。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王维)的无语助兴,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的痴情相伴,更有“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不出”(宋·杨万里)的调皮嬉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中,明月可代人相伴相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唐·李白)中,明月可与人交流。原来,在诗人眼中,明月也可是有情人。

状景写境借明月

月挂中天,月光铺洒大地,或朦胧,或明亮,或清幽,或冷峻,而赏月之人心境各不相同,于是文人笔下描述的月色也各有特点,为诗歌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渲染了不同的氛围。“月出惊山鸟”的幽静明亮,“明月如霜”的冷艳凄迷,“月光如水”的清丽迷人,“鸡声茅店月”的清冷苦寒,无不令诗人们挥毫写意,写下“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清凉感受。王维守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谢灵运体味着“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冰寒,孟浩然感悟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寥。杜甫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阔,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苏轼有“明月夜,短松冈”那让人寒从胆边生,泪从腮边落的清冷。

面对无限的月色,诗人涌发了多少灵感,夜因月而有了生气,月因夜而尽显其意。诗人的心灵正是在无边的月色中才得以思接千古,慨天地之茫茫,收万物于笔端。

月,这古今共赏的意象,细究起来意蕴竟如此的丰厚,能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自是对古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读,更是丰富自我情感的过程。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人带着不同的情绪,便给月亮著上了不同的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透过这多情的月亮,仰望这片灿烂的诗歌天空,也许我们可以更加接近古典诗歌的内核。透过熔铸在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古典诗歌的内蕴。

汤凌云,教师,现居湖北远安。

上一篇:从《特洛伊之歌》看西方文学经典改编 下一篇: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图式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