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之我见

时间:2022-07-30 08:01:24

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之我见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改革在稳步推进。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图式理论,通过剖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了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进行整合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阅读;建构主义;图式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47-02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英语是一门高考必考的外语科目。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方面缺一不可,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一般来说,听说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然而在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读写的重要性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因此,阅读教学成为英语课程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纸载信息为主的传统阅读教学材料显得相当单一;教学方式多采用“灌输式”――“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阅读兴趣不强烈(黄远振,2003)。培养出来的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扼杀了他们求异、求新和求实的创新精神。

二、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与情景联系”,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黄远振,2003)。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单纯地灌输知识,没有把知识的掌握和练习与知识的应用及情景的利用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仅仅是肤浅地积累呆板的知识。而建构理论认为真实的情景对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更为重要,只有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学生才有可能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进行知识的建构,使输入的语言转换成产出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建构和安排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可能发生建构。因此,多媒体英语教学将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2、图式理论。图式理论认为,人们记忆中的储存的原有信息可以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预测、鉴别和认知,从而理解新的知识,取得新的经验,使读者对阅读材料得以理解(郑德华,2007)。由此可见,阅读上的问题很多不在于语言知识本身,而在于读者所具有的背景知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背景知识存在程度不一的欠缺,现代信息技术PowerPoint的使用为我们生动地展现或导入背景知识提供了便利。

3、二语习得环境论。“环境论”认为 ,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 ,更为重要的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后天的经验(黄远振,2003)。早期的环境论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一套行为习惯,语言习得是这种行为形成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

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英语教学中演示型教学是指采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利用Word, PowerPoint 编写演示文稿,辅助教师的讲解,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把制作的声音、图标、剪贴画等其他相关文件链接到演示文稿中,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情境导入。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同化或对其进行改造和重组,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日益普及的因特网可以提供一个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整体感知。预测是阅读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在进行阅读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设计任务来预测阅读中的有关内容,这就为之后的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想学”。

3、深层理解。传统的阅读课堂普遍重视语言知识的字面讲解,在教导中,不问什么题材的文章,不问学生的心理感受如何,只使学生明白了文章的字面意思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作为阅读的高层次理解――深层理解却被忽视了。阅读并不是机械、被动的求知过程,“阅读理解是书面信息与读者大脑中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阅读环境与读者互相作用、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动态过程”(Rosenblatt,1978)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从字面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义。

4、尝试运用。为了验证二语习得的输入是有意义的,可理解的,二语习得者须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检验,而检验和纠正的最好办法就是输出。因此,输出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既可以纠正学习的偏误,又可以发展其产出技能,提高交际能力。我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输出。

(1)概括和复述。理解完整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对所学的材料进行概括和复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在这部分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给学生一些词语提示,或者画面暗示。

(2)角色扮演。让学生把剧本内容表演出来,使学生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理解活动中去,帮助他们展开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增进对语言知识的深层理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5、扩充练习。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课文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利用网络让学生阅读课外相关的英语文章。只有这样,学生在课文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各小组成员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完成任务。

四、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时代给整个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英语教学整合将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信息类型以及信息流向的多元化;从简单的口耳教学和声像并茂的电化教学转向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下的交互性立体化性学习模式;摒弃过去单向线性的信息传递而去营造一种双向多边网状交织的结构,教师和学生同处在信息接收和发送的地位。英语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直接提供语言信息,而是组织语言信息、创设语言情境、激发交际需求和学习兴趣,引导探究学习活动。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简析 下一篇:利用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