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7-30 01:42:54

对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 对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具有其自身典型的特点,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公共关系; 高职; 课程; 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56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97- 02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关系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为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整体形象策划,全方位为企业处理各项公关事务、进行整体企划,为企业提供战略、识别、文化、顾客满意与形象推广等服务的专门性人才。因此,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门课程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尽量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关系专业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尽管高等公共关系教育在为我国培养急需的公关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由于高职公共关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沿用本科教学的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水平等因素都影响高职公共关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不利于培养真正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1.1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和讲课思路,习惯性、程序化的教学法已被广泛认可。这种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以满堂讲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无疑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高职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完全效仿,全套常规采用就显得没有高职教学特色。这种只重理论教学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主性和兴趣,特别是职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

1.2 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关系教材多为借用本科教材或沿用专科、原成人高校和中专教材,其基本上是“本科压缩型”,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公共关系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的瓶颈,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3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陈旧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简单加了一些案例,理论内容太多,教学内容不够简明,使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难以听懂所学内容,以至于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过多的理论讲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目前的高职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说的多,学生练的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本来实践性很强、内容丰富的公关知识教育,也就变成了呆板干涩的“黑板公关”。究其根源,是由于我们的教学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转移,缺乏一种中间状态。

第三,考试形式单一,多数高职公共关系专业以最后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主。或考试的形式不够科学,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2 改革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举措

2.1 公共关系课程要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以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其核心质量和标准为“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共关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要按照公关工作程序和每个环节要完成的任务及标准,安排课程的顺序和进度,构建模拟化工作情境,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

根据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可将实训分为两个递进的层次。第一层次,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在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等课程环节实施后,要求学生完成拟设情境的相关公共关系调查报告、公共关系策划书,并提交书面材料。此阶段达到的目标是:熟悉公关工作的工作程序,初步了解其技巧性、操作性、创意性的特点,掌握公关调查报告、策划书的写作要领和技巧,激发学习热情。第二层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形象意识。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上台展示本小组的工作成果,与同学分享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感悟,展开广泛的讨论,教师控制每小组展示时间并作最后点评,点评不仅包括工作成果的内容质量,还包括同学上台的配合、仪表、仪容、仪态、表达是否有创新等。这样,通过设计各项活动并吸引学生参与,可以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2.2 公关教材的编写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教材的编写,既要注意其理论性,还要注意对学生思维技巧培养和训练。例如处理公关危机、进行公关策划,既要做到维护组织的利益,又要满足公众的要求,而这些都需要有较高的思维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编写公共关系教材时,就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教材中编入适当的典型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从知识产生和学习的过程看,公共关系专业知识是从公关实践活动中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而学生对公关知识,特别是对公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则是一个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至感性认识的结合过程。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教材只有理论的系统叙述,而无具体感知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感到空洞,枯燥,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就会出现障碍,就可能造成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或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学生在知识运用上的困难。总之,在教材相应部分编入具有启发性、分析性、可讨论性的案例,学生就可以据此进行预习、思考和提出讨论的问题,也给学生以后复习提供了形象具体的材料。在注意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今天,公共关系专业的教材编写应当注意开放性和自学性,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和自学。

2.3 课堂教学方法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坐而论道”的满堂灌、填鸭式教法,忽视了学生实际公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点。根据公共关系的四步工作法——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典型案例和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运用现代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的能力,对产品、组织或个人进行形象策划的能力,各种公关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这些能力对高职学生的学业、择业与就业,成长、成才与成功都大有裨益。这样,课堂上学生能否发挥主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做笔记”的授课方法,根本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必须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社会实践等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上一篇:TOPSIS法和秩和比法联合评价在企业风险分析中... 下一篇:心理资本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