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透明人”呼唤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时间:2022-07-30 01:38:21

网络“透明人”呼唤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开始施行,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教授表示:“《刑九》为网络行为划出了底线,对保障国家网络发展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会把人们所恐惧的敌方军力增加一倍,正像回声会把一句话化成两句话一样。”作为一种畸形舆论,“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充分说明了网络的特殊性。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互联网让“人人都有麦克风”,即使微博上的只言片语,瞬间就会“裂变”――一个BBS就是一张报纸,一个论坛就是一个讲堂,一个微博就是一个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谣言随着网络的普及找到了最佳的孵化器和生存地。一项“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世界里最大的“毒瘤”,甚至有人把网络谣言比作。

信息化时代,与公民人格相关的个人信息在识别、交往等功能之外,也被赋予了经济价值。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采取种种手段非法获取、买卖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了黑色产业链,对公民权益造成严重侵害。应该说,在网络社会,我们都是透明人,个人信息泄露更是分分钟的事。有报道称,有黑客利用苹果手机i-Cloud云端漏洞,窃取影星、歌手和名模。尽管苹果回应称此次事件并非由iCloud漏洞造成,但这个说法你信吗?其实,不只是苹果手机,所有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都有泄密的可能。

网络不是“化外之地”。《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信息。”从法律上看,造谣、传谣是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的违法行为。大数据时代,刑法作为最强的法律约束力,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正式入刑,对公民信息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不少网友所言的,“我们有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渠道个人信息就被泄露出去了。以前法律对泄露和侵犯个人信息的处罚还是太轻,起不到惩诫的作用,入刑必须的。”

法律是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最有效手段。从立法的角度看,建立一个以宪法为统领,以民法为基础,以专门法为核心,以刑法为最后保障的分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是构建网络环境的应然选择。其中,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依法治国的必然之选。从全球视野角度看,许多发达国家在保护公民信息隐私权方面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法律。英国早在1984年就制定了《数据保护法》,规定不允许以欺骗手段从数据主体那里取得信息。美国非常重视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权法案》详尽的规定了通过截获、访问或泄漏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个人隐私权的情况、例外及责任,是处理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重要法案。从立法趋势看,建立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保障机制是国际立法大势。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可能成为网络发展的障碍。在国外,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制造、传播危害公共秩序和公众安全的谣言,甚至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我国,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尤其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每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还必须对公民的信息负责。即便是单位违法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相关责任人也要依法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上一篇:大地之“子”:作物的人类学研究综述 下一篇:论壮族乡村人口外流与传统农业耕作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