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7-30 12:22:44

高校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7-0006-03

摘要: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从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培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同时,就如何把握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内涵、逐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程度、构建国际化管理体制做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模式;思考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在我国,高校这一职能的实现需要不同专业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来具体落实。所谓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特点之一[1]。专业设置科学与否,影响着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的适合度,进而能促进或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在大学的国际化。大学的国际化,基础是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核心则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欲开启国际化办学,必须紧紧抓住学科专业建设这个核心问题,切实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以武汉大学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建设为例,从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培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武汉大学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基础

与教学过程中某一具体环节的改革不同,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涉及到整个教学过程与最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国际化生源培养、国际学术研究与科研合作、国际化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与探索,是一项宏大的教学改革工程。因此,在进行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之前,必须全面评估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客观分析国际化建设可能带来的问题,在确保学科专业稳定性,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下,进行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

武汉大学有着较好的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基础。2001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2007年,教育部又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部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双语课程共144门,全英语课程共115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为配合学校本科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建设,教务部还组编了中英文双语版的《本科双语课程简介》和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双语和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相当比例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已实现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已初见雏形。

通过外聘优秀外籍华人教师和外籍教师并资助本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引进优秀原版英文教材和鼓励教师自编全英文教材,学校储备了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所需的优质师资队伍,保障了配套教材建设。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宣传,积极招收优质留学生,逐步扩大了非语言类专业本科留学生比例,为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奠定了生源基础。

2010年6月3日,学校下发《关于做好武大课程2010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41号),正式立项建设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经过两年建设,目前在建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共9个,分布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9个学院,具体为:图书馆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医学检验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生物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哲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护理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法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印刷工程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水利工程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

二、武汉大学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举措

(一)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国际化、外向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就是树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个试点基地立足于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要求,秉承“国际视野、人文底蕴、创新意识、高超技能”的培养理念,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出了各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如:图书馆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提出“通过对这一专业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造,吸收iSchool的理念,使图书馆学专业具有更广适应能力与更强的竞争力,以培养学生信息领导能力与处理全球复杂信息能力为目标,经过五年建设使我院图书馆学专业真正实现国际化培养,使之达到全球同类专业的1/100以内,形成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方法,形成世界领先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医学检验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提出“参考发达国家及国际通行的模式,汲取其在检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临床实践中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培养高级检验医师的全英文授课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生物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提出“培养掌握扎实的生命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了解国际上学科发展的动态和研究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二)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武汉大学下发的《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申报指南》明确指出,申报专业“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需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应标准一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需进行全英文授课。”目前,我校共有部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校级全英语课程共115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相当比例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已实现全英语教学,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已初见雏形,如: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专业基础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71%,专业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42%;哲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专业基础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80%,专业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62%;生物学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专业基础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20%,专业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76%;医学检验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专业基础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22%,专业课程全英语授课比例为37%。

上一篇:论马克思的文化观 下一篇:我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