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探讨

时间:2022-10-19 11:39:19

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探讨

提要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航运产业的全球化,决定了为其提供人才保障的航海教育管理必须国际化。航海教育管理国际化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注重目标管理。信息化给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带来机遇,信息化技术使世界各地的航海教育紧密地连在一起。

关键词:高校管理;国际化;质量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人才培养一体化及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航海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鲜明职业针对性和行业特色,决定了航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受航运产业的影响,而航运产业的全球化,决定了为其提供人才保障的航海高等教育必须国际化。

航海教育国际化集中表现在:航海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航海学生交流的国际化、航海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以及航海人才培养模式和规范的国际化。航海高等教学的国际化趋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航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和观念,采取航海人才培养模式、航海高校管理体制、航海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等对策。

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进程。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积极探索和不断学习阶段,如何实现国内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需要航海高校不仅在认识上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还要在实践中相互借鉴经验,并开展成果交流。探讨其现实途径,可以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培训与管理这几方面来加以考虑。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是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化是航海高校管理的新路径

(一)国际化是高校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首先就体现在要求开放交流的管理观念转变上,然后才能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管理方法以高校目标管理为转移,从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方面,从管理技术、管理对象等方面都要有创新,建立一个适应全球信息时代的高校管理模式。这种高校管理模式也是向国际开放、动态和不断发展的,因此高校管理要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管理制度。

欧美、日本等高等院校在人事制度上实行的是自治、自主,校长以及其重要管理岗位,由教员选举产生,校长的领导权受制于集体领导机制。教授委员会对学校管理起批准或否决的作用。日本的一些私立大学各系、专业的教授,集体研究、决定每年的招生方向、课程设置、奖学金分配和新教员的录用等重要工作,学校的教务、学生等部门仅仅是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教授会议做出的决定。国外高等院校的人事架构达到高效、精简、职责分明的水平,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实现的,尽管他们目前管理模式也存在许多制约学校自身发展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革。真正的国际化,是同时保留各国民族特色,又遵循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不仅包括向国外高校管理借鉴、学习,而且包括把我国高校管理已有的好经验、好方法推向世界。

(二)“探路”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上拥有和控制船舶运力最多的国家之一,海上运输在国际上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航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航运产业的影响极其深远,作为一个航运大国实现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加快航海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航海人才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人才,所以航海类院校必须按国际化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使其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技能和思维模式。”这是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对现代航海教育的诠释。王祖温考察五家美国海事院校时说:“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海事大学,就必须知道目前世界一流的航海类教育是怎么样的。”王祖温评价中美两国航海教育:“教育体制上的差异是源于两国国体、政体以及文化上的差异。”

航海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要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航海教育当中去,要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出发,实现航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教育对象国际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和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随着国际公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受到国际公约的规范,并要严格履行国际公约。航海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和航海高校管理等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中国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仍处在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其国际化进程需要更多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而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高校管理

(一)国外高校管理制度。国外高校管理在不断地创新、变革和发展,建立了适合各自国情、适合于时代特征的管理体系。国外高校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不断规范化实用化,制定并不断完善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对学校教学政策与管理,对教师的职责与义务,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与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国外高校注重目标管理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每个学期由系主任、资深教授和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学生评价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考核与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国外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国外高校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法国,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直线制管理模式的代表是日本。它们的管理机构设置各有特色值得借鉴,其管理机构精简,职能较全,拥有的职权范围较大。

法国大学的管理主要由三个委员会(由师生员工代表组成)来实施,其中行政委员会负责批准预算和编制,授权校长根据法律处理有关事宜,以及按法令规定批准借贷、投资和创建学校的分支机构等;科学委员会负责制定科研政策和提出科研经费分配方案;教学与大学生活委员会,负责学生的学习、文化、生活和就业,负责教育、继续教育和设立新专业。

美国高校主要特点是:机构设置不多,职能界定清晰,重视筹集资金、公共关系和校友联系。大型都市的大学管理机构为八个部门,分别负责行政、财务、规划、学术、事务、开发、关系和学生等方面工作。

日本高校从学校到各学院,从事务局到各部、科、室,均实行垂直领导。每一机构均以事设岗,实行首长负责制,避免了多头领导。整个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是事务局,由它来调控各部门下设的部、科、室。主要有:庶务部(相当于我国的校长办公室)、总务部、教务部、人事部、财务部、设施部、学生部、就职部、国际部和综合规划室等。

三、航海高校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

(一)航海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八个理事国之一,也是STCW公约履约国。我国港监字[1997]348号文件规定航海教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国航海教育与国际航海教育相一致,保证我国培养出来的海员懂得国际航海规则,符合国际航海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航海院校已建立了符合STCW国际公约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国航海教育和航海业与国际接轨。

航海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航海教育质量可延伸到直接航海教育环节以外的工作;航海教育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航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航海教育质量应当通过预防得以实现。学生不仅追求航海高等教育的学术使用价值,而且重视航海高等教育的条件与环境价值。就业市场上的航海用人企业,是航海高校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也是航海高等教育“产品”的直接受惠者。航海高等学校TQM的内容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全过程是指航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航海市场调研、航海专业设置开始,直到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全方位是指航海教育质量不仅是航海教学质量,还包括与航海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社会调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和校园文化的形成等;全员性是指航海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全体教职员工集体参与学校的质量管理。

(二)加强航海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力度。国外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监控组织、制度、评价、整改和反馈体系等完整的运作机制,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科学地结合起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全程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监控,即根据目标进行检查,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测,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纠错,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国外高校大多建立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体系、考试质量分析评估体系等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重视高校教育质量,1993年2月颁布了评估教育质量的规定和时间表。质量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指标是:入学情况、学业成绩、学生平均费用、毕业率和就业与进一步学习情况。国会首脑直接领导的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属于独立于国家政治和行政之外的机构,它的基本职责是:协调评估工作;接收、分析和保存各类信息资料。通过法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信息,使法国高等教育更透明。

我国航海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目标和过程的控制,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从机制上确保航海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率的提高。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与外部审核是确保航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由航海高校自己组织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外部审核是通过外部机构(主管机关或认证机构)对航海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核,是对航海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按照《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航海类专业及其相关部门每两年都要接受交通部地方海事局组织进行的外部审核。外部审核找出内审时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预防,以局部的外部审核带动全面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使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了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航海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功能。

(三)美国高等教育“虚拟采纳”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财政投入却不断萎缩,使人们对教育质量越来越怀疑。要求高校向企业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管理效率。英美等国高校纷纷引进TQM。八十年代末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施TQM。九十年代大力提倡高校采纳TQM。美国高校实施TQM后提高了教育质量,改善了高校经济效益。一项调查发现,1991年有126所,1992年有150所高校采纳TQM。到了1993年没有一所高校不提倡实施TQM。著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Peter Ewell在《变革》杂志上发表《模仿是艺术》,反思了高校借用企业TQM。美国高校是“一种不依赖于其他模式但本身却作为世界上其他地方大学样板的大学”。美国教育理事会1993年的调查估计所有高校中有70%采纳TQM,1995年则下降为65%。Birnbaum认为所谓的70%采纳者中大多是“虚拟采纳”,即对外宣布采纳了TQM,但并未真正地实施TQM,这种做法使高校得到某些好处或保住既得利益,但不必为革新支付很大的开支。因此,全面质量管理(TQM)只能作为我国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重要路径之一。

四、信息化给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信息化包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化航海高校管理包括:大量储存、计算、分析和处理航海技术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能在世界各国的主要航海高校和重要航海企业管理计算机间传输信息的通讯技术系统;航海高校管理专用的计算机软件;精通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航海和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也把世界各地的航海教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利用互联网向全人类介绍宣传航海技术、航海文化、航海历史、现实和发展,沟通世界各国航海高校教育、技术和管理信息,加强航海高校管理的国际流,利用互联网扩大航海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创建信息化国际航海教育机制。

(二)信息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国际化的思路和对策。信息化增强了航海高校的管理功能,促进了航海高校管理的民主化,促进了航海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航海高校管理理念,提高了航海高校管理队伍素质。信息化促进了航海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促进航海高校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信息化提高了航海高校管理效率,使航海高校管理机构更加扁平化: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节约管理费用。这些都要求航海高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方式必须改变。航海高校要成为航海知识源、信息源,要成为航海信息工厂,生产、加工、传递、存储和销售航海信息。创办航海“思想库”开展各种创造性、前瞻性的航海科研活动,信息化使航海高校成为航海领域的科学咨询中心,拥有先进的航海模型和技术设备,拥有航海领域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拥有更加开放、自由的航海学术氛围,提供更加科学、权威、及时的全球性航海信息资源。

五、结束语

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航海高等教育管理交流与合作。面向航海、影响航运发展的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赋予国际化以新的内涵。航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包括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的管理国际化,遵循世界航海高校通行开放交流的管理和办学机制,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航海专门人才。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两大发展趋势,航海高校管理必须跟随这个趋势来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传统的国界日益淡化,包括航海高校管理人才、管理技术跨国界的流动日益频繁。我国航海高等教育管理必须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创新。中国在21世纪成为第一流的航海强国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建设航海强国必须有人才、知识和管理的支撑。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德平.国际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陈莹.“探路”航海教育国际化[N].中国水运报,2006.5.22.

[3]张振平.从国际航海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航海教育改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曹慧娜.如何在国际化背景下加强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国际合作[J].科技创业月刊,2007.5.

[5]骆峤嵘.国外高校管理机构设置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

上一篇:低碳出口:当前国际环境下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