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究

时间:2022-07-29 11:34:4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究

[摘 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我国新常态下的重要战略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深入治理计划实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革环境治理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深化环境治理改革;健全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45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1.1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大气总悬浮颗粒,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其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16个,空气质量超标城市145个。PM10达标的城市比例为21.7%,PM2.5达标城市比例仅为11.2%。全国470个城市中,29.8%为酸雨城市,酸雨频率在17.4左右。

1.2 耕地退化加剧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我国现有耕地面积20.3亿亩(1亩=666.7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1.4亩,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增和农业生产失衡、水土流失、土壤污染、自然灾害等因素,耕地面积将逐渐缩小,人地矛盾加重。

1.3 森林、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不容乐观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质量不高,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呈现不断降低趋势;天然草场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明显;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局部仍在扩张,全国4亿多人的生存受到荒漠化威胁。

2 供给侧改革

2.1 供给侧改革涵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思维,从供给和生产端着手,在协调需求变化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从税收等各项政策上降低企业负担,促进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激发生产力潜能,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最终达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供给侧改革核心观点

第一,优化要素与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依靠科技创新和要素驱动来形成新的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简政放权,健全良性政府运作制度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供给体系。第四,健全金融体制,提高经济效益,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和制度创新,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第五,在完善人口政策的条件下,强化供给基础,提升资源承载潜力。

3 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

3.1 生态环境治理的特点

第一,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外部性,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过程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性影响,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又会产生正外部性。第二,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大,自然资源环境破坏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和生态环境治理时间的滞后,导致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艰巨。第三,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缺位和市场失灵,良好生态环境伴随人类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

第一,部分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只希望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却不愿意为其支付任何费用和代价,于是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各方面往往就会产生“公地悲剧”“公水悲剧”等等。第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造成市场主体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难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外部负效应问题。第三,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领域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也会追求政府本身利益,消耗资源谋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低下。第四、现阶段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反弹,新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生态环境问题的叠加使得治理任务更加艰巨,更具挑战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 供给侧改革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重点强调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协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提高生产力水平。生态环境治理的本质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两者是互存互通的。

4.1 供给侧改革可以助推生态环境治理

供给侧改革可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建构新型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治理范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供给侧改革可以助推生态环境治理。

4.2 生态环境治理是评价供给侧改革的标准

生态环境治理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发力点,提高生产率是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供给侧改革可以满足人类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和评价标准就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5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路径

5.1 深入治理计划实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主要短板,严重影响我国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计划的实施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改革,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5.2 改革环境治理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积累和叠加,必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修复,这就需要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来完成。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应全面考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企业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要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整合生态环境治理多方面需求和供给,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5.3 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深化环境治理改革

生态环境治理改革是我国改革思路的升华,落实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就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企业,扩大有效供给,刺激多元需求;第二,健全改革的制度体系,将协调发展融入到我国五位一体和五化同步的全过程;第三,以绿色发展为宗旨,充分认识资源的有限性,推动绿色发展;第四,要以开放式发展为前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强化共享机制,使人民大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4 健全环境治理机制,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配套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维持市场环境公平运行;第二,引导产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转变,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激励政策,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

6 结 语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环境治理在这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下,依靠供给侧改革战略措施的实施,以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要从生态环境供给和需求的两侧同时发力,协调发展,促进改革成效,打好生态环境治理的攻坚战,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部.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

2014.

[2]曹红辉,熊文.如何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J].人民论坛,2015(36).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4]刘元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J].国家治理,2016(13).

[5]曾国安.环保产业联盟:环境治理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6-05-22(006).

[6]肖建华,邓集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其克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7]田千山.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概念与建构[J].行政论坛,2013

(3).

上一篇:企业管理过程中伦理文化的应用 下一篇: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