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阅读之我见

时间:2022-07-29 06:26:44

引导小学生阅读之我见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在《新人文读本》序中写到: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看来会耽搁正常学习的阅读,非但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博大无边的人文世界,以及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使学生得到了精神的升华、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强化、性格的锤炼,同时也舒缓了那种弓在弦上的紧张与无边无际的巨大压力。

一、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该阅读什么书

向小学生推荐书目,必须考虑小学生阅读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其性格、气质、价值观等受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受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小学生这一时期的世界观还没有定型,心灵处于逐渐丰富的阶段。由于受到理解力的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较弱。从这两点来说,向小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小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奠定其在人生道路上的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二、引导小学生阅读,让其快乐成长

1.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经常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青年时每天在阅览室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这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指导阅读。“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

①上好阅读课。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指导课、自由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等。特别是阅读指导课,我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拟订内容,有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②做好读书笔记。“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我指导学生用好学校特制的两本读书笔记,一本是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一本是写读后感和“好书推荐稿”。实践表明,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帮助其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和消化。

③建好阅读反馈表。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图书橱借阅一本书,就发一张“阅读反馈表”,学生读完后必须填写好反馈表,方可再借一本书。反馈表上要填写书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百科小知识等,督促学生借了书就得认真看,不要借书时兴致勃勃,借完后就不再过问。

④抓好经典诵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这些古诗文经典,对于治学修身、陶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三、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希望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1.老师范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作者将炽热丰富的感情寓于生动优美的语句中。每讲授一篇新课文,老师要先范读一遍全文,范读时注重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课文之中,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诉音弦,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就会有如痴如醉的感觉,感情就会很快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学生特别崇拜老师,加上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听到老师读得那么有滋有味,就会跃跃欲试,模仿着读。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模仿老师的范读中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兴趣。

2.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由扶到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教《特别的作业》一课时,我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代讲,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读,层层推进,分步到位,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感悟,并不断变换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自由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读得怎么样?读得好的自己表扬一下自己(棒棒棒,我真棒!)。读得一般的同学也鼓励一下自己(努力!努力!继续努力!)。这样做不仅使每个同学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把学生带入到了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在“指名读”的过程中,我让全班学生来评价,感觉他读得怎么样?谁还比他读得好?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想和他比试比试。于是,课堂朗读兴趣十分高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探索者、实践者。

总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是读出来的,老师再条理、再系统、再精确地分析也替代不了学生的阅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新课程标准》,真正做到以读为本的课改理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读中明理,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作者火一样的激情,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深刻主题。

上一篇:婉约与沉郁――秦观词风格浅论 下一篇:让想象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