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

时间:2022-07-28 11:35:19

学校,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老师们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在望了世界的风景之后,有着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思考和冲动。特别开辟“域外来风”栏目,希望外出走了一回的老师们,回来以后也能想一想,说一说,让更多还没能走出去的老师能看一看、想一想。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访美归来,写下了二万多字的访美散记,让我们对美国教育的状况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因篇幅较长,本栏目将分三期连载,敬请期待。

为推进我省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教育合作,推进孔子课堂在北卡的发展,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我与江苏省的一批校长在秋天走进了美国,通过观察校容校貌,聆听学校介绍,与教育官员、校长同行的交流性研讨,与陪同学生的互动交流,10所学校众多的课堂观摩,我对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校园文化布置、教育资源配置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对今天的美国基础教育有了一点直观的印象。

一、应该调整我们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极大地加大了教育投入,一批批美丽的新校园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纵观国内许多新校区,投资动辄几亿,校园之大,装修之华丽,设备之先进,常令许多中国校长自豪。

当我走进美国这么多中小学,我看到,我走访的这些中小学的校园条件己远不如国内许多重点中学。十所学校,大都位于草地、森林的环抱之中,建筑大都为一二层的砖房而己,似乎没见独立的图书大楼,实验大楼、大型食堂,电教中心等等,建筑之间大都有室内连廊相通,下课时,走廊内都是匆匆走班的学生。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内,总有一种“朴实”的感觉,美国的学校大都为砖砌的一二层楼,简简单单,没有豪华的装修,很少展示性的景点,更不见张扬的学校大门……

走遍校园,很难发现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景点”,也不会有“××特色”的感觉,但走遍校园,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在使用,教育资源配置“实用第一”的感觉深刻。走在国内的许多中小学,不难发现,许多配置的功能是“展示”。

由于美国高中都为走班制,“学科教室”的特色十分明显。我在Nolve High School与Dixon High School两所高中都走访了“化学教室”,与国内单独的实验室不同,“化学教室”显得狭长,大致分为课桌区、实验区、橱柜区,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老师既负责教学,也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每所学校的走廊内都有一排一排的橱柜,那是给孩子们放衣物、书籍的。我也走访了几所中学的计算机房,用我们的眼睛看,似乎较为“寒碜”,没有任何的装修,主机就简单地放在长条形的桌上,也没有一定要用“防静电地板”来铺设地面。

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惠实用”,所有的资源都是为了方便学生,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使用,而非学校拥有,似乎没有对外展示之考虑,更无彰显“特色”之谋划。反观我们的资源配置,确有一些资源非“实惠实用”,而有“展示”之嫌,许多学校独立的图书大楼、实验大楼等也有远离学生、远离教室之不便。

细想来,我们许多学校,在造型装修上、在“文化景点”上都有较大的投入,但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投入往往较少。上海第三女子中学校长张永初在走入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后这样写道:

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的成功大半取决于其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方针。在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校为每个学生、不同年级制定的不同的课程表,其中既有规定的文理基础课程,又有相同学科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更有具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每张课程表都凝聚了美国精英基础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课程选择的丰富性和专业学习的探究性都给那些优秀学生以极大超常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这张课程表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所有的学术性课程内容都是可以运用于实际的,为直接参与实践而提供教学指导。学校有85%的学生可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13个专题实验室进行探究、创新实验,如:天文、自动机械与机器人、生物技术、电脑创意设计、能源系统、微型电子技术、海洋地理、神经科学、光学与现代物理、工程材料等等,15%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科研所、大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践。

通过对十所中小学的考察,我既有一些顿悟,也有一些忧虑。长期以来,我们竭尽所能,励精图治,努力地改善我们的办学条件;高扬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课程改革;不断追求品牌与特色,创新与改革如雨后春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资金投入了教育,一座座新校区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兴建。巍峨的大楼,气派的会议室,学校似乎有了现代化的感觉,但深入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深入一些学校的实验室,深入了解课程设置,了解课程实施,又常会有窘迫之感。美国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的方向、教育资源的校内配置与我们恒守的传统是有差异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调整我们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将钱真正花在孩子能用到的地方。

二、小班学习:优质教育的基础

当我走入0nslow学区小学、初中、高中的许多课堂,一个最显性、最令我们羡慕的教育特征――小班化学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每个班十几个孩子,最多的20多个,这种小班化的班级模式,确实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表现。

当我沉浸在这样的课堂,我在想,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学校肯定不宜过大。班级额更不能过大。要真正落实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过程的合作性、探究性,让每一个学生有个性化的积极学习,让教师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地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地给予个性化的辅导,那小班化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一种基础性的条件。而要达成这种小班教学的目标,政府必须极大地增加教育投入,大大扩展学校的数量,教师队伍的数量。

三、校车制度:以生为本的规定

走进Onslow学区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到一排排黄色的、白色的车辆停放有序,这就是学校的校车。

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校车都有政府特制,为确保安全,校车均用特质装甲材料制作。车辆出厂时即已设定上限车速。校车分黄白两色,黄色车辆是用于接送学生的;白色车辆是学生外出参加比赛、活动的专用车。早上上学时间,校车赴各社区定点、定时接学生到校,下午放学时间,看着学生排队一一上车,一列黄色车队浩浩荡荡,把学生一一送到家庭,这样的制度,确保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也大大减轻了父母接送孩子上学之累。

我们还了解到,校车停车、行车均有优先权,每当校车停车时,每当有学生下车时,后面任何车辆必须停车等待。校车行车时,其它车辆与校车必须保持4米以上的距离,否则,均属违法。这样一种法定的校车制度,确实从制度上落实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从校车配置、行车规定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重视教育、教育优先的制度性表现。

四、学校:孩子们的世界

走在美国的校园,细细观察学校的墙壁文化,与众多的校长同行深入交流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学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要设置并不断优化一种环境,这种“环境”的含义应该有两个最基本的内涵,其一是创设让学生浸润其中,并能引导、熏陶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诚如《荀子・劝学》所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二是设计帮助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今天的中国校长都会说“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今天的中国校长都已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都在处心积虑地建设校园文化。但长期的思维习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学校应该是孩子们的世界。

走在美国的中小学,进大门,荣誉橱窗内是学生各种社团获得的奖牌与奖杯,而非展示学校等级的各种铜牌。美国校园的“走廊文化”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是真正体现了让墙壁说话。走进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清晰看到,“走廊课程”在学校的重视。但更使我感到要学习的是,这些“走廊作品”或者叫“走廊文化”的主体绝对是学生,而非校长或教师。走廊内大都布置的是学生的各类作品,而非成人话语世界的“警世名言”,建筑之间布置的并非是精心设计的“小桥流水”,而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阵地”……

我们都在用心、用力地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但我们尚未真正领悟“校园文化”的本义和“校园文化”的力量。有一年,受省厅委托,我担任评估组长,连续走进了四所四星级学校评估,在考察四所学校以后,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有的学校走进去,似乎到处是文化,但真正深入下去,你会发现,其实不过是“时装文化”、“装饰文化”,它会给人一些美感,但决不会有直达孩子心灵的冲击。有的学校走进去,真有一种冲击、感染,敬畏……与师生交流,明显感到学校内有一种激涌着的生命活力,走遍校园,会感悟一种教育的诗意。

静下心来观察我们的校园布置,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有的“校园文化”带有很强的“硬塑”痕迹,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常常以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语言(乃至“高、大、全”的口号)在营造学校的文化布置,但他们疏忽了一个基本的东西,孩子们有孩子们的“语言系统”,他们可能更喜欢同龄人的语言,他们可能更喜欢观赏自己的作品。

如果我们想让校园成为一本书,那我说,这本书的作者绝对应该是学生,每一页的内容应该是有个性的孩子们的作品,这样的校园,才会生机勃勃,才会丰富多彩,当校园内的孩子们每天阅读着同伴的语言与同伴的作品,每一个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自信与自豪,也会更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五、教师:可以创造教室的奇迹

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绝对是一种相互影响、教学相长的关系,初读美国优秀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一直没懂,为什么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能像建设家一样专注地建设一个教室,如何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同一个教室。这次走进了众多的美国中小学教室,我懂了,美国的老师没有教师办公室,所以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都在教室,好多教室门的上方还有老师的姓名及毕业大学的标识。

雷夫・艾斯奎斯这样写道:在过去的近1/4世纪里,我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教室里。因为有一点点天赋,还有一点幸运,我的工作受到了一些认可。美国2011年国家年度教师获奖者米歇尔・谢尔女士这样说:我和各年度教师在获奖后,我们反思自己的经验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两个:一是热情,二是创造力。

当你深入美国的教室,细细品味教室的文化布置,观察教室内的学习状态,你一定会认同以下叙述: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们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在美国的学校里,教室既是老师上课的地方,也是老师在学校的“家”。在这样的模式下,美国的中小学老师全过程地走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可以以个人的思想、个人的风格乃至个人的爱好来营造教室文化,每个教室就有了教师个性的烙印。一个优秀教师,可能营造一种优秀的教室文化,一个优秀教师,就能创造一个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样认为:“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场所。”我们看到,美国中小学的教室,教师是固定的,课程也是特定的,但学生的课堂学习身心是自然、自在的,这种自然和自在不仅表现在坐与立的姿态,更表现在课堂学习的参与状态和思维的积极状态。

美国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有“圆桌会议”, 有“研讨式会场”,也有“中国式秧田”。但深入观察,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质并不是课桌形式和课桌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有一种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每个学生会觉得老师是教室内学习活动的主持人(或组织者),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和相互间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每个人会有安全、自信和愉悦。

六、课程:自由摘吃的坚果

走在美国的高中校园里,看着走廊内匆匆而过“走班”学习的学生,我常常想起英国曼彻斯特教育厅官员帕特说过的一段话:“学生其实犹如一群蝴蝶,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网在网兜里,更不要把它们当标本钉在墙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飞翔,飞翔着的蝴蝶才是美丽的。”

学习是应该崇尚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决不能取决于孩子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将来能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哈佛大学的成功教育信条是:“我们不在乎出了几位总统,出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在乎哈佛是否为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看着欢快、愉悦的孩子们,我常常会想起,多少中国的孩子,本也应该有这种愉悦与欢快,但因为统一的课程、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试,因为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使许多孩子陷入了不堪重负的苦海。他们缺少课程的自由选择,没有了成长的愉悦,没有了自由拔节的歌声,在成长中,渐渐泯灭了兴趣,失去了个性,他们永远紧盯着“总分”,他们忘记了自己的长处,而忙碌于“补短”的痛苦之中。

如果说,看到走廊内坐在地上读书的学生,甚至还有躺着阅读的学生,有一丝惊讶,但真正使我羡慕与感慨的是学生课程的自由选择――兴趣导向,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成为最好的自己。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我想,倘如学校的课程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必然会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多样化的个性特长。

在西方,英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的,意为“跑道”,由此引出两种不同的理解,重点在“道”上,因而课程注重在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并提供不同的发展轨道,即: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另一种认为“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在“跑”上。因此,课程注重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认识事物。课程是一个人对自己知识和经验的重构,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迪克森高中校长告诉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为学校必修课,学校有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兴趣、职业方向选择学习课程,我们参观了该校造船课程的教室,校长告诉我,由于迪克森高中靠近海洋,每年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造船课程。在Jacksanvill High School,陪同我参观的学生告诉我,从高二起,学生可以在世界学校、创新及表演艺术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六个方向上选择课程学习,在Northside High School,校长告诉我,基础好,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快班,但快班的教学难度要大很多。由于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学生并不在意课业负担的繁重与否,而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刻苦学习,乐此不疲就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状态。

七、美国的孩子负担都很轻?

我们常常会讨论学生负担的问题,国内也盛传,美国的中学学生负担如何轻等等,其实,情况并非如此。请看上海两位校长走进伊利诺伊数理高中(l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后的描述:

关于学生的学习负担,美国伊利诺伊数理高中的许多学生作业很多,许多学生晚上要十二点甚至凌晨一点才睡,可不见有怨言。(杨连明)

新泽西州迈克尔校长提出了这样一个富有教育哲理的教育命题:当我们的学生将其爱好变成学习对象时,学习就成为学生在度假。

上海浦东发展研究院程红兵院长则这样写道:

这所学校英文叫做l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以数学和科学命名的高中,可以说是一所精英学校,每一年有近千名学生来应考,结果只录取250名学生,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重的。这里的学生晚上12点或1点睡觉是常有的事情,不适应的学生纷纷转学退出,每年最后坚持到毕业的大概有200名左右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绝没有通过各种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想钻进来的,绝没有进来之后即使很不适应也绝不肯离开的学生。鞋穿在自己脚上,只有合脚的才是好的,天下之大,鞋子很多,总有适合自己的鞋子,不合适,换一双就是;天下之大,学校很多,总有适合自己的学校。

我在走访了美国5所大学、10所中小学以后,有了这样的感觉,美国教育成功之处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你有多少兴趣,你就有选择相应压力的学习。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人达到同一个标准,这样的要求,使许多人都陷入了沉重的负担之中。美国的高中学生,有了自由的课程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己的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程度,因而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八、社会资源:国家的课程责任

每次外出,只要有时间,我总是喜欢多看一些Museum(博物馆)。在欧美国家,大量的Museum不仅保留与书写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足迹,也展现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明特色,更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课外资源。

在英国苏曼中心学习培训时,我曾走进了大英博物馆、温莎城堡博物馆、曼彻斯特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利物浦战争博物馆、海事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但一直萦绕在脑海的是曼彻斯特大学博物馆――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展览,我看到众多的中小学生孜孜学习的印象一直在脑海中。我也走进了国内许多大学,但似乎尚未看到过国内大学有可以类比的大学博物馆。

这次访问北卡,在国际理解中心的安排下,我们有幸拜访了北卡州长官邸,走进州长官邸,底层会客厅、餐厅、书房等装修华丽,各厅内陈设物品精美。陪同的官员告诉我们,底层各厅陈列的都是各国来访贵宾赠送或民众捐赠的物品,历任州长都不能占有,均作为博物馆陈列品。官员还告诉我们,州长官邸平时一般人不能进入参观,但定期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我真想为这种行为鼓掌。我们还参观了北卡首府莱丽的自然博物馆,其展览的主题性、情景之真实性、物品之精美确实令人感叹,但更使我内心羡慕的是,看着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博物馆学习、参观、聆听、互动,我想,这样一种实景化的学习,这样种种主题性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有知识的吸收,一定更会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探究的无限兴趣。

走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看着一批批学生触摸模型,带着耳机聆听、动手互动、摘抄某些介绍……我突然想起了语文大家吕叔湘先生曾经的感叹:“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些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追根溯源,关键是只有知识传授和知识储备,而缺乏生活、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所以许多学生语言枯燥、思维幼稚。”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语文学习如果只关注到“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没有“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没有“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所以学生自我感觉书也读了不少,可写文章怎么还是无啥可写?其实,何尝语文学习是如此呢?

每次走进这种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国立、社区、大学的各种博物馆,我总在想,所谓教育,应该不仅仅在学校、在课堂,更应该在社会、在社区、在博物馆。所谓增加教育投入,不仅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校舍,添置更多的教育设备,从更深、更远的意义上来说,我们还应该在我们的城市,在我们的乡村,在我们的大学,在我们的社区,建设这种绝对公益性的课程资源――各种类型的Museum,让无数的孩子们浸润在这种特殊课程资源中,让孩子们犹如蜜蜂采蜜一样,任意采撷自己喜欢的花蜜,并在这种快乐的“审视、掂量、咀嚼、玩味”之中幸福成长。

(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214000)

上一篇:做一个长大的儿童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教师“知错犯错”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