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抛砖引玉

时间:2022-07-28 11:47:55

【内容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教学理念的改革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导入成为教学环节创新的前奏,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传统的直接导入、复习导入基础上总结出社会热点导入、表演导入、故事导入等八种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情境导入 学习兴趣 学习欲望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情境导入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第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从教师第一句话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传统的直接导入、复习导入基础上总结出八种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社会热点导入

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联系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学生身边的热议话题导入新课。社会热点导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引导,使学生在对社会热点的讨论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经济的全球化》教学中,引用“欧债危机致使引发全球经济受到影响”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教学中,引用“中国对朝鲜核实验的态度”这一新闻事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表演导入

通过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一些小品、小短剧导人新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导入时,我组织学生表演了《城管和小贩——猫和老鼠》的小短剧。然后把全班按照城管、小商贩、市民的角色分成三组。学生进入情境分角色讨论,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认识到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积极探讨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大大提高。

三、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故事的猎奇心理,讲新课之前,教师先精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通过故事引出本节课要讲的课题。这种导入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思索的作用。例如:在讲《实现人生的价值》时,我讲述了一个故事:几位负责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到一个贫苦山区去调研,在路上碰到一位本该在学校学习的放羊娃,他们便问:“你为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盖房,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让娃干啥?”“放羊。”这件事被登在报纸上,一位在城市上学成绩优秀的中学生看到了这篇报道后,认为自己也处于一种简单的循环中,好好上学,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了找份好工作,找份好工作为了娶个好媳妇,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再好好上学……而他觉得这种循环又毫无意义,最后,自杀身亡。(同学们立刻开始议论纷纷)教师点拨:这两个事例尽管涉及的人物、结局等都不相同,但实际探讨的是同一话题: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那么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和价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而然地导人新课。

四、漫画导入

利用漫画可以使课堂活起来。若用漫画导入新课,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迅速进人状态,积极思维,畅所欲言,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课时,给学生展示漫画,内容是是农夫和秀才的对话:“不会耕田,怎让下田”“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引导学生通过漫画分析其中的哲学道理:实践比认识更重要,要学会耕田,只有真正的下田。由此引出本课堂主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五、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导入

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语句精炼,语意新颖、言简意赅,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富有感召力,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形象、生动、逼真,学生也乐于接受。用之导入新课,能够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进人最佳学习状态。例如,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引用福楼拜的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来阐明“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哲理;在讲联系观点时借助“唇亡齿寒”的典故;在讲质变量变时可用“滴水穿石”的成语;在讲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可以借助“望梅止渴”的典故。

六、设疑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例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教学时,我先向学生提问“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为什么能在价格上得到实惠?”这样导入,“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寻根究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规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具有启发性;第二,要紧扣教材,深挖教材,巧用教材,具有针对性;第三,设计导人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体现导入的趣味性;第四,“导入新课”的基点是“导”,既然是“导”,在情境设置上就不能故意绕圈子、走弯路,教师在语言上就不能滔滔不绝而不着边际、冗长罗嗦而离题万里,导入语言应精炼、简洁,尽快切入讲授的主体内容;第五,导入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使新课一开始就扣紧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既要准确、又要科学、生动、充满趣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就能设计出许多新颖实用的导入方式,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服务,提高课堂效益,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构建老年体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