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时间:2022-07-28 05:30:51

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摘要:本文呢介绍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和探讨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中图分类号:TV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一项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属工程管理的范畴,内容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智能化控制、电气、消防喷淋及消火栓、给排水等专业的管线安装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成本控制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例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2) 位置要求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能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3) 维修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排列各种管道( 线) 时能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能考虑先施工的管道( 线) 不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 线) ,还能考虑对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 线) 的安排。

4) 工期的影响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更好地节约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 线) 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

在计算机上进行优化设计,需结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图纸,按照设计和业主对各使用功能区的标高要求,先规划出各区域管线布置基本框架。同时基本确定该区域综合管线的排列。管线排列应遵循 3个重要原则: 管线平面定位、管线排列原则、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穿梁原则。

1) 管线平面定位 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 先大后小、先繁后简,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先风管后水管、再电气配管,先无压后有压。各类管槽走向统一规定,构件统一制作,统一标准; 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按照规范合理布置支架,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加大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要考虑管线的种类、外形尺寸、保温厚度、支架尺寸、规范对相应管线的间距要求、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通道等诸多因素。

2) 管线排列原则 管线的排列间距以利于对管道、阀门及保温层、电缆桥架、风管进行安装和检修为原则。管线排列应遵循“通风管路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热水管路排列在右、冷水管路排列在左”的原则。

3) 管线交叉避让原则 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各类管线交叉翻弯时一般遵循“电气让水管”、“水管让风管”、“分支管让主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同等情况下造价低的让造价高的”,也就是符合管线综合平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技术要求主要考虑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便利、施工维修空间等; 经济分析则是经济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线让翻弯造价高的管线”。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图面管线情况,结合功能要求、现场实际、施工工序要求并做好经济和质量、工效对比分析,细化平衡。

4) 在公共区域管线布置困难位置 可以利用结构梁高空间,进行穿梁布置。

3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流程图及需细化的工作

3. 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工作

1) 收集初步的施工资料,包括施工设计资料、施工图纸、现有设备参数及相关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进行初步管线综合工作,并配合结构施工提供相应的结构留洞位置。

3) 各专业作详细深化,包括单项专业管线走向的合理布局以及指导施工的要求及说明。

4) 根据各机电专业深化图,在符合机电设计及施工验收各项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尽量减少管线交错,使之走向顺畅、布局合理,并附以剖面图表述。

5) 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日后维修及维护的可能性,合理地安排装饰区域的开关及阀门位置,确保使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6) 充分考虑装饰区域的机电完成标高,以保证装饰的最佳效果。

7) 配合装饰要求,综合考虑设备末端的布局合理性。

8) 加强现场踏勘,及时配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深化设计对施工的指导能力。

9) 加强设备参数修改、设计修改通知单及业主指令等各类变更资料的收集,及时提出修改方案,供业主及设计单位审批,减少返工。

3.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流程( 见图 1)

4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实例

以世博村 D 地块公寓式酒店为例,该工程参与管线综合布置的专业包含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空调、弱电等涉及机电安装的所有专业,具体管线包括风管、空调水管、给排水管、消防水管、喷淋水管、桥架、线槽等。综合布置的重点是在标准层公共走廊及各种管线竖井和机房管线布置。以下以酒店标准层走廊为例进行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举例。

工程实际情况: 世博村 D 地块公寓式酒店标准层,建筑结构楼层高3 300mm,大梁高 750mm,梁底标高 为 2 550mm,业 主 要 求 的 中 间 控 制 标 高 为2 300mm,走廊净宽为 1. 600m。该走廊的机电管线有一路 200mm × 150mm 的强电桥架,一路 200mm ×150mm 的弱电桥架,一路 150mm × 100mm 的弱电桥架,一路 DN70 热水管,保温厚度为 δ = 50mm,一路DN70 冷水管,一路 DN150 的喷淋总管。

管线如按照平行布置,即弱电桥架、热水管( 需保温) 、冷水管、喷淋管、强电桥架。按 DN70 热水管道( 外保温) 为 170mm,冷水管道为 70mm,喷淋管道160mm,桥架及管道两边净距均为 50mm; 管道支架采用[10,桥架支架采用 C 型钢,进行计算,50 + 200+ 50 + 150 + 50 + 100 + 50 + 160 + 50 + 170 + 50 + 70+ 50 + 100 + 50 + 200 + 50 = 1 600 mm。 勉强按照走廊宽度可以排列管线,但维修空间和检修通道已经没有空间。根据原则 4) ,在公共区域管线布置困难位置,可以利用结构梁高的空间进行穿梁布置。因此,决定对最大管径 DN150 的喷淋管道进行穿梁布置,并且将两路弱电桥架进行梯形排列,减少所占空间,抬高了局部吊顶。不仅满足了业主的标高要求,也留出了维修空间和检修通道。布置对比如图2 和图 3 所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民用建筑现阶段施工特种设备多、工程体量大、人性化要求高、系统复杂、消防性能化设计要求苛刻、工期紧的特点,从优化施工方案着手,积极响应 “绿色安装”行动的倡导,以节约型、环保先行创“绿色安装”工程,加强施工质量决定必须应用好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随着“绿色安装” 理念在施工领域的不断提高,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更大程度上弥补现代建筑功能多,各专业设计没有进行综合协调的缺陷。

参考文献:

[1] 卢艳军. 浅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及综合 支 吊 架 的 合 理 设 计 与 应 用 [J]. 城 市 建 设,2010( 15) : 286.

[2] 朱建杨. 建筑工程中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 2) : 113 - 114.

[3] 江辉. 如何在机电管线布置中应用综合平衡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08( 5) : 310 - 311.

[4]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9 版) [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上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抗车辙添加剂对比应用研... 下一篇:浅述房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