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一个普通中学美术教师的深刻感悟

时间:2022-07-27 11:03:46

新课程理念下一个普通中学美术教师的深刻感悟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一次偶然的翻阅,让我知道了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而且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因此,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接下来我将从三方面谈论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我将由原来的美术知识的传授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角色

在此之前,反思、剖析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不敢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而且,老课程本身具有许多的弊端,且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倾向,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则不然,它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有了这些新的思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些新的尝试,慢慢的觉得这些变化是可行、效果是不错的。

比如:《制作面具》一课,我先让学生观察我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大胆猜想其特点,以特点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构思,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艺术品来,课堂上我不对学生思维局限,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否定,而以发展的眼光、激励的语言给予肯定。

二、我将改善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围绕教科书做一些新的资源开发和累积

新的艺术课程迫切的要求艺术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以综合艺术课程为例,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比如"校园艺术节"――制作面具、舞台设计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和其它的学科知识,同学们在学习美术、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各种知识的快乐。作为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如我在上《春天畅想》第一课时,就带着学生到教室外边,让学生在广阔的、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自由的翱翔,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将对学生的艺术学习做出合理的、充满人性的评价,不断的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现在的美术课堂对评价环节非常重视。以前上学时候,老师都是以:优良中下,"好"与"不好","像"与"不像",要么干脆就是分数这样的评价方式。 且不知这样的评价方法片面强化了评价的界限,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被动境地。而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要求美术教师着眼关注"人"的发展,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从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角色。经过实践,我发现要这样把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讲《春日抒情》那课时,我播放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变化地影片,同学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积极的讨论着,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人们的欢乐……。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老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可以按客观去描绘,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画完了还可以在旁边写一下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教师要用发展地眼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张扬。在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的标准是,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们的作品,也不用"画得像不像" 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以批语或者优秀"+"的形式,大大的鼓励了我的学生,使他们对学习美术充满了兴趣。同时,也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完这些思考,我并未觉得轻松,反而觉得些许的沉重,中学艺术改革中的美术教师们还将面临更多的考验,接受更多的挑战。作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教师,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尽自己所能为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1、2期中国美术教育出版杜

[2] 杨立梅,《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

[3] 《课堂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电子实训课的设计与思考 下一篇:通过计算探索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