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筹分析

时间:2022-07-27 03:54:17

宏观经济统筹分析

随着国际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复苏的脚步开始迟缓,并且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经济泡沫出现、资源减少、经济发展瓶颈出现等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2011年的经济走向进行回顾,总结规律,并且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趋势进行预测。

一、2011年宏观经济的具体表现

(一)物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

在过去的2011年中,中国的物质类经济复苏的步伐开始变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2010年GDP发展变慢的影响;第二,由于外界环境和中国内部政策两方面影响,造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少了。同时国家内部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起到抵消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作用,因此,两者相互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不上减少的速度,因此中国经济进入了疲软期。

(二)投资的风险开始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物质类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同时出现了价格变化加剧、资源搭配不当、风险增加的局面。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出现了失误,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的状况、部分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行为,以及民间私人集资行为的出现,这一切都在暗示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和经济扭曲程度加深的同时,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情况发生结构性的调整,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这一切的事实都在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所具有的惯性也在不断地进行强化。这样的后果,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将主要着眼于民生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

二、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以及展望

(一)风险不断增加的国际环境以及复苏中遇到的困难

在2012年的开春,传来了一系列的消息。欧洲债务危机开始爆发、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变慢、阿拉伯之春、华尔街散步……这些世界性的政治和经济骚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从2007年以来的这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些事实说明,美国的所谓的次贷危机并没有真正离我们远去,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的,是充满曲折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远远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加复杂。世界性经济的结构根源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变化充满了周期性和种种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2012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且,为我们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二)房地产经济市场的深层次调整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历经国家两年的大力调控之后,将在2012年迎来更大的更深度的调整。调整的方面将包括交易额、交易价格以及投资力度等多个方面。而且,房地产的投资,消费等资金链,将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幅度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从目前所得到的房地产数据进行分析,虽然房地产在销售,储存,资金链,以及资产等指标上都出现了不断恶化的情况,但是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僵持阶段。相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整,2012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投资减少,价格下降,交易额度减少等状况。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对政府的政策是高度依赖的,并且在实际上,人们对房地产潜在的需求仍旧非常大,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发生崩溃性下降的情况,价格的变化幅度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三)前低后扬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参数

2012年,推测中国GDP的发展速度将出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情况,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将导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出现短暂的变化。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断稳定,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转变等诸多原因,将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显著反弹的局面。从资源供应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基础性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将会不断地加快,国家在支农项目上投入将会不断加大,因此供应资源将会显著地得到提升。

三、对宏观经济的总结与预测

2012年初期,宏观经济将继续延续2011年回落的态势,并且导致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大幅度转向。宏观经济将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彻底反弹的情况,从而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成功避免第二次衰退的情况。估计2012年的GDP增长速度为8.5%左右,并且将呈现出不断变慢放缓的态势。因此,政府2012年的工作重点应当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到稳定增长上来。并且中国在2012年经济政策的核心,应当包含防范金融变化过大和资源分配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四、总结

2012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变慢的一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仍然处在一个不容乐观的阶段上,治理经济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思路。为此,我们应该做出细致的分析,把握好大局,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上一篇:服务质量影响行为倾向统计考量 下一篇:推进医疗险精确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