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宏观经济调查

时间:2022-10-17 05:49:00

《财经》宏观经济调查

年中视角

《财经》主持人语

中国经济又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口。GDP、投资、进出口、物价、信贷、股市、汇市、银行改革、房地产政策……无不牵动人心。当此之时,《财经》杂志期待通过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下称景气中心)合作进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查,为公众认识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局面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查进行之时,2006年6月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尚未公布,经济学家依据的是1月-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事后看来,这对经济学家的未来判断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财经》与景气中心的合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财经》委托景气中心执行的对于经济政策的评论和前瞻性调查,半年一度,自2004年底以来已进行了四次(前三次调查详细内容,分别见《财经》2005年第2期、第14期及2006年第2期“财经数评”栏目);第二部分为景气中心独立完成的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该调查独家优先发表于《财经》杂志,并在《财经》网络版www.省略上刊出。

本次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100位经济学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征求他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改革的建议。

此次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有76位。他们是(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巴曙松、白永秀、常修泽、陈东琪、陈淮、陈浪南、程恩富、迟福林、丁宁宁、 冯贵盛、冯兴元、郭克莎、贺力平、胡必亮、黄少安、黄卫平、金雪军、李泊溪、李羽中、李国璋、李天德、李子奈、梁优彩、梁中堂、刘厚俊、刘世锦、刘宪法、刘小川、卢中原、马晓河、茅于轼、潘云、乔宝云、史晋川、谈敏、谈世中、汤敏、唐寿宁、汪丁丁、汪同三、王广谦、王建、王王君、王小广、王小鲁、魏加宁、魏杰、吴晓求、夏兴园、夏业良、许宪春、叶灼新、易宪容、喻新安、袁钢明、袁志刚、曾五一、张宝通、张承耀、光、张卓元、赵凌云、赵敏、赵志耘、郑超愚、郑京平、钟伟、周放生、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周学曾、周业安、周振华、祝宝良、左小蕾。

景气中心中国宏观经济2006年三季度调查报告,预计在2006年10月16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上刊出。

上一篇:产业新闻 上汽股份整体上市启动 下一篇:经济运行加温通胀预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