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时间:2022-07-26 11:49:02

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摘 要】如何协调民族多元与国家一体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现代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多元一体”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显著特征。我国是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理论是对我国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理论升华,也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现实起点。

【关键词】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

【作 者】侯万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硕士。兰州,73007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001-005

Diverse Integral and Politics Integrate of Multinational Country Hou wanfeng

Abstract:how to coordinate with national integrated multi-ethnic relations are multi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to solve the basic problems facing the modern multi-ethnic country’s basic problems. “Pluralistic one,"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multi-ethnic country is notable features. China is a multi-ethnic nation’s main structure of the multi-ethnic country. “Pluralism and unity t" Theory is a mainstay of China’s national multi-ethnic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of sublimation,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China’s multi-ethnic countr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our multi-ethnic country will be the starting point starting point pattern.

Key words:diversity and unity;multi-ethnic country;political integration

在多民族国家里,每一个民族既具有民族属性,也具有国家属性。民族属性表现出的多元性是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与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属性表现出的统一性又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整合的必然要求。这就使现代多民族国家面临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协调民族多元与国家一体的关系,如何保证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统一,即政治整合问题。“多元一体”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显著特征。从多民族国家的多民族结构的类型看,我国是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国家。这种多民族结构,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它是由56个民族单位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整体。如何把“多元一体”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分析中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显著特征

从国内政治和国家层面看,一个国家的民族结构是指“构成国家的人口的民族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它偏重于国家这一特定社会范围的民族构成。这种民族结构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数量构成即一国之内民族的数量;二是性质构成,即国家范围内民族之间发展状况、经济形式和族体形态等方面的不同组合;三是相互关系,即,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①(P119)从民族数量构成看,构成一个国家的民族数量是一个,这种类型国家的民族结构就是单一民族结构,构成一个国家的民族数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种类型国家的民族结构就是多民族结构。如果仅从民族的数量构成看,在现代社会,纯粹的单一民族结构是不存在的,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只是一种理想。即使像日本、朝鲜、孟加拉等所谓典型的单一民族国家,也都包含有其他民族成分。因此,多民族结构是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

民族理论研究多民族国家有着多样化的民族结构。从一国国内层面看,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结构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单一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在这种类型的国家里,居住着多个民族,但主体民族只有一个,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其他民族种类虽多,但人口数量却不大,都是少数民族。二是两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在这样的国家里,国内存在着多个民族,其中有两个民族的族体规模较大,其人口在全国人口数量中占绝大多数。有两个民族是主体民族,其他民族则为少数民族。三是多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这种国家里不仅民族数量繁多,而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民族的族体规模较大,在全国人口数量中占绝大多数,其他民族族体规模较小,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少。四是尚未形成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在这样的国家里,国内的民族种类很多,但各个民族的族体规模较为均衡,各民族人口数量相当,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或多个主体民族。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如果按一个国家境内人数最多的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世界各国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在95%以上,第二类在95%―75%之间,第三类在75%―50%之间,第四类在50%以下,那么,这四类国家的数量各占1/4左右。”②(P44)显然,这四类国家中的每一类仅从民族构成的数量看,都不是单一民族组成。在现实的国家中,的确有个别国家是民族成分相对单纯,民族构成相对单一如朝鲜、韩国、日本、孟加拉国、埃及、丹麦等。在朝鲜和韩国,朝鲜人都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9.5%以上;在日本,大和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9%;在孟加拉国,孟加拉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7%;在埃及,埃及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9.8%;在丹麦,丹麦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3%。但即使如此,这些国家在主体民族之外也还存在着其他民族集团,并非单一民族结构,而是多民族结构。正如有学者指出:“没有一个现实的民族国家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在主体民族之外还存在着少数民族是民族国家不可避免的现象。”③(P49)

可见,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民族多元在多民族国家具有普遍性。单一民族结构的国家只能被看作“理想中国家形式”,甚至被看作“一场虚构”。④(P266-267)民族多元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活生生的现实。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这些多元的民族并不是被放任的,都是要凝成“一体”的国族。“国内各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国族,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⑤(P350)统一国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国家一体的过程。也就是基于现代国家的多重统一性展开,即国家的统一性、领土的统一性、法律与制度的统一性;经济生活方式与规则的统一性;核心价值的统一性等。正是借助这些统一性获得实现的国家的一体。显然,“多元一体”是多民族国家的显著特征。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阐析

从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类型看,我国是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多民族国家。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12.9533亿人,汉族人口11.5940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9%。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0.10894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占绝大多数。这种多民族结构,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它是由56个民族单位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整体。即“它的主流是由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统一体。”⑥(P3-4)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中,“多元”、“一体”各有不同的指代和涵义。“多元”指我国56个民族单位,“一体”是指中华民族。“众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多元性;有着长期在同一国家共处并发展其统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自觉联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一体性。”⑦(P252)在这里,中华民族“不是中国各民族相加之和的称谓,而是一个复合民族的称谓,它是指中国版图这个共同区域里生息的各个民族的语言、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复合民族。”⑧它“具有中国国家象征,由中华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与中国同义。”⑨(P5)中华民族的“多元”,表现为民族的多元,即中国56个民族,包括汉族这一主体民族在内一样是平等的,是多元中的一元。多元不仅仅是民族的来源的多元,而是文化、风俗、经济等多方面表现的多元,其本质是民族文化的多元。中华民族的“一体”,最根本的是国家的一体或政治的一体,是国家疆域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各民族血脉相连和利益相关的不可分割性,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与各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性和凝聚力。“‘一体’绝不是主体民族对非主体民族的同化,而是各民族文化的互动,最终形成各民族共有的‘合文化’的过程,这个合文化的根本是各民族共创、共治、共有中华,国家意识与中华民族意识完全一致、重合。”⑩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中,56个民族是基层,汉族虽是主体民族,但和其它55个少数民族是同一层次的民族单位,具有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他们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形成的一体,是高一层次的民族实体。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多元”和“一体”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林耀华先生所说的,“认识到多元一体,或说多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这一对矛盾确实主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格局和历史进程。几千年来,中国这个辽阔版图上发生过无数次分分合合的事件,但无论是分是合,多元与一体这一对立统一体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始终没有停止它的矛盾运动。[11](P305)”国内也有学者从现实出发,认为,“‘中国’则主要是一个定义为具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个政治概念了。因此,‘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应当表述为‘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的关系。[12]”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理解,“多元”是以“一体”为前提和基础,是在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一体”必须以多元民族文化为载体,是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体”,抹杀“多元”,否定“多元”,不尊重和保护“多元”的利益,必然会危及“一体”的整体。

三、“多元一体”理论为多民族中国的政治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多元一体”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研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多元一体”理论的逻辑推演,以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特征为起点,在多元的地域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过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多元一体的凝聚核心,它从中原扩展到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作为这一理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的范围基本对应于中国的国家疆域,尽管“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同时从宏观上看,这两个范围基本上或大体上可以说是一致的”。[13](P3)显然,“多元一体”理论中的中华民族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概念而言的,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这本身就表明中华民族是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实体而存在的。可见,“多元一体”理论是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联系的历史过程。它是以当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为参照框架,结合中国各族体历史发展的状况,以族体为中心的一种观照方法,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创见的思路,这对我国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民族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多元一体”理论也是研究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的重要依据。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作为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以这一理论为其研究的重要的理论起点。这主要可以从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的切入点就是中国的多民族结构,就是在中国民族构成上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要求和文化诉求,在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各项权利,并未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多元一体”理论无疑提供了理论指导。正如郝时远研究员对“多元一体”理论的解读:在5000多年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多次领土盈缩、朝代更迭,但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互动交融中构建了“文化多样、国家一体”的多元一体格局。[14](P46)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问题,亦即基于我国多民族的状况,基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现实发展起点、民族成分多样与宗教的信仰的差异,把国内各个民族统一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从制度、法律和政策的设计上协调好“多元”和“一体”的关系。显然,“多元一体”理论对“多元”与“一体”的相关界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理论铺垫。

二是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的目的就是强调多元共存的统一与协调,是在坚持国家统一性和整体性基础上的协调性和有机性,就是要把国内各个民族统一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在尊重各民族多元差异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政治一体和文化一体的目的。不断促进从各民族认同向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升的过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过程。在这方面,“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一把钥匙。费孝通先生在对“多元一体”理论阐释中,认为“多元一体”理论中的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这种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包含了差异的一致,并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15]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多民族政治整合的现实起点

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即凝成国族的过程大部分还没有实现,民族一体远未完成建构,民族和国家一体还停留在国家政权层面,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整合。从现实看,世界上许多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发展中已暴露出不整合的因素,有的国家已深受其害。如冷战结束后,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新世纪以来,英国的北爱尔兰、加拿大的魁北克、印度的克什米尔等地区和非洲的一些多种族、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冲突和矛盾。“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既是民族确立自己的疆域和空间活动范围即领土的过程,同时,也是共同体成员形成一种联系形式的过程,是共同体成员确立一种可见外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种排斥性的政治认同以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地域构成了具体空间,构成了建构共同体和民族性的现实基础。现代国家的国民是通过领土聚合在一起的,民族的整合是在领土范围内进行的。一个国家在逻辑上只能有一个民族(nation,国民意义上的民族),但是国民却是由一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口集团组成的。国家疆域的确定性和疆域内人口的非均质性,使整合过程成为必要。”[16]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多民族中国政治整合面临的潜在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政治上的统一与民族多元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尊重各民族多元差异的基础上把国内各个民族统一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并把各民族认同上升为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多元一体”是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概括。“多元一体,或说多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这一对矛盾确实主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终于形成今日这样的统一国家;这样一种汉族和少数民族插花分布,交错杂居而又各有畛域的分布格局;这样的一套建立在互补共生的基础之上,由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凡此种种,甚至包括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无不与‘多元一体’这个特征密切相关。几千年来,中国这片辽阔版图上发生过无数分分合合的事件,但无论是分是合,多元和一体这个对立统一体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始终没有停止它的矛盾运动。一般说来,在国家的政治统一时,文化多元这个侧面会得到强调并得到合理的体现;而在天下动荡时,政治统一这个侧面又会顽强地上升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当务之急。”[17](P9-10)基于“多元一体”现实,有学者指出,“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的诸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之一。[18]”因此,“多元一体”从现实角度看,它是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起点。

第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构成的现实情况,而国内各个民族对这个现实的认同程度,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在具体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族体是如何从多元认同于一体的,这种认同过程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步骤进行的,是少数族群中精英人物的认同带动整个族群的认同,还是通过文化的传播、文明的扩张,使得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百姓对‘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体认,这些具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19]当前,国内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仍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现实难题。

第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现实写照,基于历史和国情的一体多元政治结构则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现实依据。政治结构的一体多元是以民族结构的多元一体为基础的,不同时期多元政体形式表明多元内容是变化的,而这些变化的多元都处于统一中国的行政一体中。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将政治结构的一体多元纳入其“天下体系”中,统一多民族中国从政治结构上是一体多元的,秦汉时有皇帝封“王”、“侯”、“君长”的属邦或属国,隋唐以后有“藩属国、羁縻州府、土司制、正式州府,这些多元共同隶属于统一国家的一体之下;各种社会性质政权的多元,亦归属于统一国家的一体之中。[20]1840年后,晚清中华民族政治结构遭遇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体系的严峻挑战,“晚清统治阶级从构筑政治结构的工具理性着眼,改变原来‘天下体系’中‘腹地’与‘边疆’之间层层淡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封众建的局面,淡化民族多元性和政治结构的多元性,加快‘腹地’与边疆的‘一体化’进程,通过扩大‘腹地’来增强一体的核心力量而减少多元的政治存在。”[21]虽经努力,但以失败告终。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相适应,新中国开始重建政治结构的一体多元。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央政权的双重认同中,多元的政治结构紧密地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制中。既在行政上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又承认和发展多元,给民族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以满足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现阶段,又通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民族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建立起新的一体多元的政治结构。它不以追求民族结构的一体化和政治结构的一体化来保护一体,而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强盛、各民族的富裕、实现整体现代化来保障一体。但在实现政治结构与民族结构多元一体的结合中,基于民族与政治的差异性,往往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必须以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为起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仍是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现实起点。

注释:

①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②金涛,孙运来.世界民族关系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③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④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⑤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⑥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⑦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⑧许力心,冉景福.论中华民族研究[J].天府新论,1998(6).⑨吴宗金.中华民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⑩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0(3).[1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2]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证[J].民族研究,1995(3).[1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4]王俊文.《炎黄文化研究》(第二辑)[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5]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16]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J].世界民族,2005(4).[17]林耀华.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J].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8]陈建樾.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19]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20]孙进己.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J].史学集刊,2001(3).[21]高翠莲.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阶段划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上一篇:西南边疆青铜文明研究的力作 下一篇: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