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

时间:2022-07-26 05:49:33

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

摘 要:尽管很多关于中职生的研究都聚焦在其违规违法行为上,但本文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用前瞻性的目光来看待中职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预设和策划促进学生发展的各项实践活动,挖掘其发展潜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朝着理想水平不断完善,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 班级文化 建设

很多时候研究者在研究中职生的现状时,常会涉及如下问题:自残、偷盗、早恋、少女妈妈、校园暴力等。曾经有一份美国研究杂志写道:“在青少年研究领域,问题行为的比例总居于高比例。这些研究不断增长很容易造成这样的影响:问题行为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核心。在我看来,这种强调是一种倒错(misplaced)。”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个体性发展及其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将其视为反抗者,一味加强对其违规现象的关注。在青少年群体发展的过程中,与成人权威和社会规范的冲突对立是过渡阶段必然发生的问题,需要着力关注和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是学生在校教育的基本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它让来自不同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形成一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成长阶段性特征用前瞻性的目光来预设和策划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挖掘其发展潜能推进其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让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朝着理想水平不断完善自我。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若没有较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整个班级就会如“一盘散沙”,没有活力和向心力。所以要让学生从一个普通的初中生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同年级的班级,其着眼点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制定符合其实际的文化建设目标,才能建设起符合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的生态文化氛围。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

班级的存在有其固有的生命周期,一年级的班级属于产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职生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们经历了中考失利,面对新的校园环境、迷茫未知的人生路,还要适应与初中截然不同的一体化授课方式,因此,这个阶段是新生要渡过的第一个难关。适应不同的地域文化、饮食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是新的挑战。所以一个新的班级必须帮助学生适应并融入新的学校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生活的规范,让规范评价成为集体共同的评价,规范行为成为新生在集体中获取优越感的努力方向,消除学生对班级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保证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班级属于班级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步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节奏,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较强。在这个阶段,班级建设需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出发,以班级为组织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讲演、辩论赛、社会考察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上,可以组织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活动成长锻炼;在专业上,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帮助他们拓展素质。还可通过制作班刊反映班级动态和班级建设,在此过程中提高全班同学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班级还可建设专业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这种社团组织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类,每一名学生都有资格参与,可以创办文学创作欣赏、科技探究、社会文化历史探究、摄影采访、英语阅读和会话、体育活动、音乐歌舞、绘画书法等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质量,也锻炼学生管理运营和组织策划的能力。

四年级的班级属于班级的衰败和解散阶段。即将面临毕业实习的关键一年中,除了少部分学困生外,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统考科目顺利毕业。在完成统考科目后,学生将面对双选会,挑选实习单位,实现一名在校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这一年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是促进就业,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面试、正装的穿着评比、求职礼仪的学习等,可以通过将班级骨干分为就业促进组、升学促进组、心理健康教育组和文化建设宣传组,来保障毕业工作的开展。

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状态,帮助学生建设合理健康的班级文化生态环境,调动学生内在的成长机能,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上一篇:课改之路始于行 下一篇: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