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

时间:2022-07-26 12:20:04

探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建筑给水配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对策以及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优化性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缺乏较好的整合思想

由于现代建筑中给水排水系统更加复杂,并且对于室内给水排水美观性有着更高要求,因而在给水排水设计中进行工程整合就非常必要,当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缺乏较好的整合思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在卫生间、厨房的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方面,由于在整体设计中没有进行较好的整合,不但会出现影响室内装修美观,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建筑成本。同时,在给水排水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设计方面,也缺乏较好的整合,例如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整体结构、暖通系统、电气系统等等。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其主体建筑设计和给水排水设计是分离的,这也是造成给水排水设计方案缺乏整合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可靠性有待提高

可靠性有待提高也是当前给水排水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一可靠性主要是指给水排水系统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其预定能力,并且在较长时间内不出现故障。从近年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中的常见故障来看,其中有着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没有充分进行可靠性方面的考虑,或者设计者受限于成本问题,不得不牺牲给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这一可靠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材料构件质量问题,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对于管道材料和构件的选择以及质量标准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没有针对建筑使用需求和相关国家标准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构件,造成故障隐患;设计结构问题,缺乏对于给水排水可靠性的有效性评估,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将整个给水排水系统中的各个指标可靠性统一起来进行整合评估和优化。

3、管道布置敷设问题

不同类型的建筑,在给水排水设计中,管道布置和敷设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标准及特点,例如在建筑底层架设空层的情况下,排水立管的转换必须在底部进行,同时依照相关标准,排水管服务用户数量一般不超过100户。而在实际设计中,很多建筑项目的积水排水系统基于各种原因,往往会违反相关规范标准,如排水管服务用户数量过多问题便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造成了安全隐患。再如,在卫生间的排水管设计中,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应当是独立的,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应当不能接在排水立管上。然而很多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并没有遵循这一规则,为了节省成本,随意合并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或者直接将底层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接到排水立管中。

二、针对建筑给水配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进行工程整合

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应当进行较好的工程整合,对于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合理进行整合设计,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缩减管道数量。同时,将建筑结构、暖通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整合设计,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也就是说,将整合思想融入到建筑的整体设计中,这也要求设计者应当具备多专业的知识,并不仅仅是对于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将各个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不但有利于提高居住者的使用体验,也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整合设计思想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对于给水排水设计来说更是如此,给水排水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系统这一,整合思想的应用却并不仅限于给水排水系统。那么在整合过程中,所应当秉承的核心思想内容便是服务业主,在充分满足其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改良和完善,增强各系统设计之间的沟通和相互改造。为了获得更好的整合设计效果,应当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中进行这种包含给水排水系统、暖通系统、电气系统等各系统的设计整合。

2、提高设计可靠性

可靠性是评价给水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重视给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也是必然要求,针对当前给水排水可靠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重点改正。一方面应当在管道材料和构件选择上执行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根据建筑类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选材方案,不能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选择劣质材料构件。另一方面,在给水排水系统的结构设计中,重视可靠性问题,避免出现设计缺陷,对于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和安全隐患,也应当在设计方案中尽量消除。提高给水排水设计可靠性,也应当引入一些更加先进、可靠性的技术,打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同时为了保证施工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当进行充分的勘察,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实时调整设计方案,以此保证给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3、合理设计管道布置敷设方案

合理设计管道布置和敷设方案是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在卫生间、厨房等较为重要的设计部分,其管道布置和敷设方案应当严格遵守我国颁布的相关的规范标准。例如对于排水管的设计标准,卫生间中各种卫生器具的排水管布置敷设应当科学合理,特别是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立管的连接部分。民用建筑排水立管排水能力一般大于2.4L/s,卫生器具排水量设计标准一般为1.78~3L/s。虽然目前相关规范标准尚无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底层排水器具的排水管不应当直接与排水立管连接。相应的,在其他给水排水管道布置敷设方面也应当以实际使用效果为准,保证给水管道能够满足设计用户使用要求,保证排水管道布置敷设的合理性,防范可能出现的溢水、反味等问题。合理设计管道布置敷设方案,关键便在于设计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特点和使用特点等。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优化性措施

1、增加控制阀门

在建筑的底层增加控制阀门可以提高建筑的给排水能力,其是对给水排水的设计进行优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在以往的工程建筑的建设中,设计师对给排水的设计都比较简单。每个建筑都有专门排水的管道,设计师一般会在管道末端安装阀门,起控制建筑排水的作用,并且当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可以用这个阀门切断水源。这种给排水的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当遭遇大雨时则很难通过阀门减小积水对建筑造成的影响。

建筑给排水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当遇到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建筑可能会遇到因管道堵塞而无法排除积水的问题,当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利用阀门控制好积水的排放。如果在地下安装控制阀门,当底层居民发现管道堵塞无法排放积水时,就可以及时地关好建筑底层的给水控制阀,可以及时的防止由污水排放不顺利而带来的危害,从而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这种设置阀门的方法可以在建筑遭遇积水问题时减少水管的污水的排放量,从而保证建筑的环境。

此外,户外的控制阀门还有另外的一个显著优点,由于控制阀门设置在建筑的底层,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如果高层居民需要解决一些给排水方面的问题,可以让技术人员直接在底层切断水源。这样就能够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减少对居民的正常生活的干扰,为居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在地下设置控制阀门的方法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认可,目前户外控制阀门已经在很多小区得到了应用。

2、因地制宜

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要因地制宜,根据建筑地区当地的地形地貌扬长避短才能设计出更有利的给水排水方案,所以建筑设计师应当充分考察建筑地区的地形地貌,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构造建筑图纸。当设计师动笔设计图纸时,还应该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底层地面情况,如果是高层建筑就需要考虑供水问题,因为建筑物越高,需要的水压就越高,设计师设计图纸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高层用户的需求,对设计图纸进行适当的修改。

一般设计给水排水时,排水管都是被直接埋放进地下,供水时使用水泵将水压送到上层去,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但是这种方法的给水排水效率却不高,甚至有时因为水压不稳定而无法向高层居民供水,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专业水平,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比如高层建筑水压不够,而低层建筑水压不稳定时,设计师可以设计一个顶水箱装置在顶楼,从而满足所有居民的用水需求。对于给水排水的优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建筑给水排水的工作效率,这是一个设计理念的转变,更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

结束语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设计不当会给用户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设计时要针对不同区域属性用水排水特点特征对给水排水系统进行考虑分析,优化设计给水排水方案,提高设计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丽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75+77.

[2]洪泽民.探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J].江西建材,2015,01:32.

[3]蒋海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J].安徽建筑,2011,03:161-162.

[4]邓永兴.浅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17.

上一篇:探究基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下一篇:探究如何加强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