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程序设计的课程衔接

时间:2022-07-25 09:47:30

中高职程序设计的课程衔接

[摘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和方法,对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程序设计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及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各地都对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其中一项共同的认识就是,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所在,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1]。本文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及其成因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提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可见,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在衔接方面依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教育目标定位较难

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不是所有人都继续接受高职教育,还有的会选择就业,这就要求中职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利于就业;又要打好学生的基础,更好接受高职教育,两者很难同时满足,必然导致中职教育有所倾斜,课程教学也就有所侧重[2],到了高职阶段,课程内容不是脱节,就是重复、乃至倒挂。

(二)高职学校生源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招收的生源中,不仅有来自中专、职高和技校的“三校生”,还有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更多的则是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校类型的不同,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也不尽相同,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中职学校一般“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而高职院校一般是根据学生数较多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标准,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规则,对C语言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了初级技能,而大部分的普高生源在高中阶段却没有学习这门课,高职院校的C语言只能从基础部分开始讲授,对中职生源而言,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课程薄弱,基础课程学习跟不上,又出现了脱节现象。复杂的生源结构,给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带来了很大困难,给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高职学校间缺少沟通

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间一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且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故而,导致中高职学校间的交流沟通缺少[3],中职老师和高职老师各自为政,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没有进行中高职一体化的设计,课程的有效紧密衔接也就很难做到。

二、中高职程序设计课程衔接措施

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相继展开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是中高职衔接却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而国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上则形成了多种典型模式,笔者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国家的衔接模式不尽相同,但其衔接的核心都是课程衔接。法国将中职课程进行分类,德国课程实行阶梯式,澳大利亚开发了培训包,英国将中高职课程统一划分成一个个教学单元,并分成五个层次。这些不同的课程衔接方式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基于对当前国内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综合借鉴国外的衔接模式与方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措施。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中职教育定位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同属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中职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而应是阶段性教育。中高职程序设计课程的衔接,需要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确保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划分4+5个递进式的层级单元,如表1所示,每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在前一单元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加深和拓宽。前4个单元为中职阶段完成,后5个单元为高职阶段完成,既保证了课程教学的前后连续性,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脱节现象。

(二)改革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完全学分制度

由于高职学校生源结构复杂,在教学管理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使之能遵循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更好的适合学生的发展。英国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学分制和“先前学习认可”制度就可以解决生源结构复杂问题。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可将A~I级每个层级单元设置一个记分卡,不管是“三校生”还是普高毕业生,只要经过考核并通过者,给该层级单元记分并予以认可,该课程每个层级都通过者,取得学分。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己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加强校际沟通交流,提高高职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自身发展,同时要加强与中职院校间的合作交流,加强高职服务中职的意识,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例如:在教学上,高职院校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中职学校担任教学任务或进行业务指导,中职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院校跟班学习,形成“教师互派,定期研讨”的机制;在教学资源上,中高职双方可以共同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建设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沟通交流[1],一方面增强了中高职院校间的互动,同时,又相互了解了中高职教育现状,为促进中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提供了基础。

三、结语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将中高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制订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使其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和层级递进性,既能有效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脱节或重复,又能体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异与相互关系。因此解决好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课程衔接问题,对中高职教育衔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2]王维新,潘谊清.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教育,2012(3):37-39.

[3]彭亚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65-67.

作者:万权性 蒋腾旭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上一篇:兴趣激励VB程序设计教学与实践 下一篇:Web界面设计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