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高职课程衔接

时间:2022-10-19 03:02:57

浅谈中高职课程衔接

摘要 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概念内涵应该包括教学内容与学习进程两个方面,这是在对中高职课程衔接所面临的问题及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决定了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应该包括不同层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格要求,以及灵活的教学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开发衔接的中高职课程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内涵。基于不同时代、不同视角,课程内涵是不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应该选择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学习进程。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选择用于对具有同样属性的对象进行归类操作,归类操作的前提是主体的自身需要,归类的范围是对象中的多种属性。

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中“课程”选择时,要明确“课程”这一对象的多种属性,明确主体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构建衔接的“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高职课程存在不衔接问题,这种不衔接问题,既存在于中高职的普通文化课中,也存在于专业课程之中。而形成这种不衔接的原因也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来源中既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也包括职业高中毕业生,而高职课程内容确定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有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高职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存在衔接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不衔接,或者说课程部分衔接。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文化基础课方面,中高职文化基础课存在内容缺失的现象。有些高职所要求的基础性内容,中职教学内容却没有包括。还由于一些中职学校所安排的文化基础课教学时间少,且一些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本来就薄弱,使得这些学生几乎未学到有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职中却是必备的基础知识。第二,在专业课方面,中高职对口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也存在不衔接的问题,这种不衔接主要体现在内容缺失与内容重复两个方面。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有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许多高职院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有些专业重复率超过60%。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内涵的选择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内涵的选择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内涵包括“教学内容”及“进程”,因为大多数课程概念包含了“教学内容”及“进程”,同时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中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是课程的最初概念内涵之一,只是这种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如:“学科群或教材顺序”、“教材内容”,以及“所传授的东西”等等。“进程”的基本内涵也可以称为学习或活动计划。计划,必然包括内容和进程。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面临内容缺失和内容重复两大问题。内容缺失既体现在文化基础课方面,又体现在专业课内容方面;内容重复,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内容重复问题,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判断,其一是教学内容,其二是教学对象。前者是指中职和高职开设了相同的课程,后者是指同一学生在中高职学习阶段要学习相同的内容。(二)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从中高职课程衔接所存在的问题及职业教育本质视角出发,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除终身教育理论、心理学有关理论外,还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内容:第一,不同层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尽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但它们都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同一职业具有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要求从水平上说有高有低,从范畴而言有宽有窄。为此,可以以中高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目标及实现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为依据,分别选择中高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第二,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格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这种发展能力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以及继续其他种类教育的学习能力。为便于学习者的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资格要求相互连接,下一级资格是上一级资格的基础。第三,包括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制度,单元制与学分制灵活的教学制度。开放是现代教育体系的特征之一。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有可能进入同一课堂进行学习。解决同一课程适应不同背景的人们学习,避免重复学习问题,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制度、单元制与学分制是很多国家的选择。即资格证书的学习单元制。职业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分转换制度。通过以上灵活制度的实施,可以依据学习者的实际背景,确定更为科学、高效的学习进程。

结束语:中高职课程衔接,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衔接的课程中“课程”的概念。“课程”概念内涵应该包括“教学内容”和“进程”。为此,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应该包括不同层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格要求,以及灵活的教学制度。

上一篇:中职生厌学现象分析和对策 下一篇:科技创新与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