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时间:2022-10-14 04:37:43

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摘要:中高职衔接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内容重复、技能训练课“倒挂”、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课程衔接问题上。为此,应采取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考试招生方式等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高职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6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了改变中职教育是终结教育的状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对口中职(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对口单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已达到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的10%~15%。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对口招生模式,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

一、课程结构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基础课存在脱节现象

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在文化基础课学习上比较困难,而且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外语两门课程上。高职院校也由此抱怨“中职学生素质差”,甚至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不欢迎中职毕业生现象的产生。例如,某一所学校从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当年即规定重点专业只招普高生。但是,中职毕业生在高职学习专业课方面普遍较为理想,有的甚至感到轻松。因此,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文化基础课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确实反映了中职要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重视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的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中职教育按其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体系,文化基础课的安排遵循了“必要、够用”的原则;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性作用下,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

2.专业理论课程重复

专业理论课程还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这两类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均有较多的重复现象。这是因为中职教育有较明确的职业定向,毕业生一般只能按专业对口的要求报考高职;同时由于中职教材建设的滞后,大多采用高教和中专的专业课教材,因此在目前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专业理论课程重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达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估计重复率平均达到50%以上,甚至有不少学科,中、高职采用的是同一版本的教材。

3.专业技能(实习)课程有倒挂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实习)课程方面“高”并不明显,甚至有不少不如中职的“倒挂”现象。这是由于中职已有20年的积累,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专业现代化建设初见成效,开设专业技能(实习)课程,无论设备、师资、管理都有了较强的实力。相反,高职在近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不少学校仓促挂牌上马,正确的教学思想尚在形成过程中,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从而影响了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课程的“倒挂”现象。

4.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这是由于中高职培养目标交叉混乱所造成的,以就业为培养目标,就会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教学,以升学为培养目标就会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能的培养,可以说现在还没有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合点。从整体上看,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早,较为成熟,较早的中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较为单纯——就业。受此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一般重于理论教学,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教师的问题。中高职课程实现真正的衔接就需要打破原来的沿用多年教学思路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整变化。在调查中发现实际上很多老师知道现在一些教学方法和内容不适合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变革起来费时费力,即使知道不理想也不愿意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岗位(群)随之变化,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也变化很快,这就要求院校根据岗位技能的变化随时培训职业教育教师或者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实际上由于资金、设备、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完全做到是不容易的。

2.生源素质的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社会青年,而中等职业学校又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三种,各类学校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进入高职学生素质水平的参差不起,这就增加了开发能满足各种素质水平学生需要的课程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一般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开发这种能满足各种素质水平学生需要的课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即使开发成功也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因此很多院校为了减少教育资源的消耗而降低课程开发的要求,造成中高职课程衔接出现问题。

3.课程设置中学科痕迹明显。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还基本上是延续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本质上就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版,即使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引入了很多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但是从整体上看其课程设置中学科痕迹依然明显。另外,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指导方案的规定下制定教学计划。对其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过多,专业理论知识过全,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学生后期课程内容也就是专业课程内容出现大量重复。

上一篇: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模式探析 下一篇: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