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学生能力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2-07-25 01:44:39

培养高职学生能力的途径研究

【摘 要】让学生当老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勤工助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能力;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选竞赛,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兼职打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能力;见习实习,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虚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操作学习,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能力;途径

强化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课题。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反思无疑是一种进步。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能力的十种途径。

1.让学生当老师。每次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它不利于师生良性互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近年来,笔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让学生当“老师”。即每次课后,要求学生对本次教师授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梳理本身就是复习,消化,理解,掌握的过程,在梳理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到重要的或含糊的或易错的问题记下来。课前我随机抽签,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当“老师”。“老师”用最简洁的语言(5-8分钟)概述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并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学生互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即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动作的执行者与目标的实现者。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的情绪,引发师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现灵性和个性,而且通过让学生当“老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是由共同志趣的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团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品格,使其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

3.志愿者服务。广泛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把奉献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工作激情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品格,把强烈的参与感和不断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为高水平的社会服务。据统计,自2003年起全国已累计数10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数万多名大学生正在参与南京青奥会志愿服务工作。

4.勤工助学。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可以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以及实验室、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各项公益劳动岗位等。教育部、财政部规定各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以及开展其他有关资助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社会兼职打工活动。兼职打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5.社会调查。结合高校“两课”教学,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观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6.竞选竞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始终充满着竞争,竞争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正置身于为中华崛起而奋力拼搏的历史大竞争的洪流之中,要自觉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焕发人生的光彩,促进社会的进步。从个体来说,竞争影响人生。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竞争意味着对人的潜能的释放。勇敢地参与竞争对人生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选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促进良性竞争。

7.见习实习。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抓住了就业,就抓住了服务青年学生的关键,也更加有利于在服务青年学生中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业就业见习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8.社会服务。引导或者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等基层一线,结合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开展社会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9.虚拟社会实践活动。《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目前高校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虚拟社会实践活动,已发展到网络实践教学、虚拟实验、信息传播以及艺术审美和娱乐游戏等多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通过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等虚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发展,探索更加丰富多彩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可以促进虚拟实践活动与现实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填补虚拟空间中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教育的真空状态。

10.操作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能够直接从事专业工作的有用人才。这里所说的职业能力主要是狭义上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和把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转换岗位或职业的能力。职业能力是高职学校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得以走向社会并成功立足、求得生存条件的基石和看家本领。这就要求高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更要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能将成熟的设计方案或科研成果转变为合格的产品或完备的运转程序,从容、圆满地完成岗位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友放.职业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2).

[2]刘红明.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教育,2010(11):114-116.

[3]王华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1(18):85-8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12679002Y)和“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试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二三四五”模式的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云兰(1959—),女,江苏靖江人,现供职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港航与物流管理系,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陈友放(1957—),男,江苏泗洪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上一篇:论经典人物形象阿Q在《小武》中的变奏 下一篇:管理团队在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