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及与本科以上教育的比较

时间:2022-07-24 02:10:53

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及与本科以上教育的比较

摘 要 基于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辨析,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引入教育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表明高职教育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江苏三次产业的发展,并且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本科及以上教育,但从比例角度来看,高职教育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很小,说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虽然提升较快,但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以及生源质量较差有关。

关键词 高职教育;江苏;经济增长;贡献;比较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3-0054-05

一、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辩论

关于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职业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教育家Dewey(1931)认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关系到一个国家工业进步,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二者之间相辅相成;Errol Vishnu Ramsaroop(2002)认为影响经济的因素很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

还有一些学者从高职教育能提高学生技能和收入的角度,阐述了高职教育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中指出,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人才资源需求,提高人们的技能和工作能力,当今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这就要求更多的人需要学习相关技能,接受职业教育;Hans Heijke(2003)等人认为,学生在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可以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一定的谋生技能;Ferran Mane(1999)对1972、1980以及1992年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发现接受过职业课程培训的高中毕业生比接受学术课程培训的高中毕业生工作后收入高,为此Ferran Mane(1999)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相比,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就业帮助更大;John H.Bishop和Ferran Mane(2004) 的研究表明,如果高中生把1/6时间高中生涯学习阶段用在职业课程学习上,那么这些高中生毕业后收入要比别人高,第一年薪酬至少比一般学生多12%,而到7年后则可能获得比一般学生高7%的收入[1]。

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持怀疑或观望的态度,如Robert Oxtoby(1997)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这种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具有高效率还存在疑问;Graziella Bertocchi和Michael Spagat(2004)从教育的动力学出发,以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二者人口的比例来建立教育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这一比例并不是保持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出U形曲线的变换关系。

国内学者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张佳(2014)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评价了2001-2012全国及各省市高职教育对中国以及各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李中国等(2015)采用计量模型,就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张宏霞(2014)分析了大连市高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

但现有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高职教育本身对总体经济规模的贡献,缺乏对高职教育对三次产业发展贡献的研究,缺乏量化高职教育和本科及以上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比较,而这种研究有助于纠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不公正、不客观看法,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的看待江苏高职教育十多年来发展为江苏经济带来的贡献,从而为江苏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二、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鉴定高职教育是否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时,采用高职毕业生数这一客观指标作为其中高职教育的数据来源和输入,经济发展规模用江苏GDP表示。

对从1992-2014年江苏经济规模、第一产业规模、第二产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三产规模用三产附加值表示)和高职毕业生数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在10%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一产业规模在1%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二产业规模在10%的水平是平稳的,第三产业规模在5%的水平是平稳的,高职毕业生规模在1%水平是平稳的。

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经济规模、第一产业规模、第二产业规模、第三产业规模和高职毕业生规模在10%都没有单位根,都属于平稳系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发现高职教育和江苏GDP在5%的水平是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证明了高职教育促进了江苏经济规模的增长,江苏经济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江苏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职教育在10%的水平是江苏第一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在10%的水平不是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但江苏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基本没有影响;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和第二产业在1%的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江苏高职教育的确促进了第二产业发展,而第二产业也推动了江苏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互动效果比较明显;高职教育在10%的水平是第三a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发展在1%的水平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高职教育和第三产业是互为促进的,但第三产业对江苏高职教育的影响明显比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更加显著。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对江苏三次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江苏第二、三产发展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影响显著,也就是说目前江苏高职教育规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江苏二、三产业发展的推动而形成,第一产业影响很小,这与目前江苏高职专业的设置相一致,二、三产业专业较多,第一产业相应专业只有很少的学校有设置。

三、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的模型基础

对经济增长测度的模型有一些,根据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我们采用丹尼森系数法来评价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丹尼森系数法,也有学者称为增长核算法,是把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各项投入要素增长率通过模型建立联系,通过核算来分析各项投入要素对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小和程度。丹尼森模型的测算,实质上也是基于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进一步演变[2]。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对1899年至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资本和劳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广泛流传和引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模型表示为:

Y=AKαLβ

该模型中的Y 代表制造业总产值;A 代表综合技术水平;L 代表不包括教育质量因素在内的劳动力投入量;K 代表投入的资本额,一般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α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α>0,β>0,α+β=1,表明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生产效率并没有影响,只有技术水平发生改变,生产效率才会得以变化。因此,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是简单地把劳动力数量看作劳动力的投入[3]。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丹尼森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把教育因素引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被分解成初始劳动力投入(L)和教育投入(E)两部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据此演变为:

Y=AKα(LE)β

对上式两边求全导数,经过整理后,并以经济总产值代替原来的制造业总产值,可得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为:

Y=a+αk+βl+βe

本研究中Y表示江苏经济年均增长率,a表示江苏技术年进步率,k表示江苏资本投入量年均增长率,L表示江苏初始劳动力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表示江苏教育投入年均增长率(这里用江苏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代替),α表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由此,江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表示为:

Re=βe/y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EhRe,Eh 为1990-2014年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的比重。

四、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

丹尼森根据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经过计算认为美国当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总额的73%, 这里我们将β值同样确定为0. 73;y的取值采用江苏 GDP 的年均几何增长率;e 的取值,考虑到个人劳动报酬的差别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参考丹尼森等学者的研究,把0.6作为折算系数,对依据劳动报酬计算出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进行合理折算[4]。

(一)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从1990年到2014年共经历1990、2000、2010三次人口普查,结合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选择1990年为基期、2014年为报告期,计算从1990年到2014年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在现有可获的统计数据资料中,高职和高专没有分开进行统计,一些高职院校来源于高专,并且高职院校的数量在高等专科院校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采用高职高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代表高职数据,误差应可以接受。

(二)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数

将受过本级教育的不同层次教育的人员分布比相加,再乘以本级教育的受教育年限,即可得本级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例如:求 1990 年人均受小学教育的年限,将表 5 中 1990年所有受过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分布百分比相加再乘以 6 即可)。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制中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受教育年限分别是:6年、3年、3年、3年、4年、3年。

1990年和2014年江苏省就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如表6所示。

(三)确定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

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从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如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从业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要远高于仅接受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他们之间知识、技术水平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因而我们采用劳动报酬法来计算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人均受小W教育的年数是计算的起点,因此将小学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定为1。根据受不同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指导并借用有关研究成果,我们将1990年江苏省的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依次定为1、1.28、1.38、1.81、2.20、2.80,将2014年江苏省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研究生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率指数依次定为1、1.90、2.65、4.26、5.46、6.23[5]。

(四)计算1990年-2014年江苏省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Re

江苏省1990年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4.79+1.28×1.24+1.38×0.20+1.81×0.02+2.20×0.05 =6.80

江苏省2014年从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5.90+1.90×2.47+2.65×1.09+4.26× 0.31+5.46×0.27+ 6.23×0.02=16.40

根据1990年和2014年教育综合指数,可以计算出1990-2014年间江苏省从业人员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e=(16.40÷6.80)1/24-1=3.74%

由于工资差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的影响只是造成工资差别中的一方面原因,因此,按照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算法,对依据工资差别而计算的江苏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按照0.6的比例进行折算。

折算后江苏省 1990-2014 年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

Re’=Re×0.6 = 2.24%

同理可以推算出江苏省1990-2014年人均接受高职教育年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h=(0.31÷0.02)1/24-1=1.21%

排除高职教育后,1990-2014年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6.40-(4.26×0.31)]÷[6.80-(4.26×0.02)]}1/24-1=3.43%

即在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3.74%中,高职教育的贡献率为:

3.74% -3.43%= 0.31%

可见,从1990年到2014年江苏省高职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比:

Eh= 0.31÷3.74×100%=8.29%

(五)计算1990年至2014年间江苏省GDP的年均增长率

1990年江苏省GDP为1416.50亿元,2014年江苏省GDP为65088.32亿元,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出1990-2014年江苏省GDP年均增长率为:y=17.29%

(六)计算1990-2014年江苏省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

江苏省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率为:

Ce=βRe’/y= 0.73×2.24÷17.29×100%=9.46%

高职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

Ch= CeEh= 9.46%×8.29%= 0.78%

五、本科以上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测度

同理,可以推算出江苏省1990年至2014年人均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年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h=[(0.27+0.02)÷0.05]1/24-1=7.60%

排除本科及以上教育后,1990-2014年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6.40-(5.46×0.27)-(6.23×0.02)]÷[6.80-(5.46×0.05)]}1/24-1=3.47%

即在江苏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3.74%中,本科及以上教育的贡献率为:

3.74% -3.47%= 0.27%

可见,从1990年到2014年江苏省本科及以上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比:

Eh= 0.27÷3.74×100%=7.22%

本科以上教育对江苏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

Ch= CeEh= 9.46%×7.22%= 0.68%

六、分析与结论

目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从业人员人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限由 1990 年的 0.02 提高到了 2014 年的 0.31;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比重也由 1990年的 0.8%增长至 2014 年的 10.3%,说明24年间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就业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步。1990年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为1.2%,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69%,但与接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数量相比,接受高职教育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更快,2014年接受高职教育的从业人员数量明显高于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从业人员数量。

计算结果也显示,1990-2014年间,江苏省教育总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6%,江苏教育对江苏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其中高职高专教育占到8.29%的比重,本科及以上教育占到7.22%的比重。不考虑其他因素,从1990年到2014年间高职高专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本科及以上教育。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0.78%,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力不足,这说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虽然提升较快,但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江苏高职教育雏形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有一半的高职院校是成立于 2000 年前后,因此高职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健全,教育成果不明显,许多初次进入社的高职生并不具备一个高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技能,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匹配[6][7]。并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高职院校一些专业在设置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市场需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调研,与用人单位及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发展没有完全对接,热门专业人才明显过剩,冷门专业人才相对紧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致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8]。此外,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同度不高,高职毕业生社会地位堪忧,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近年来,招生难、生源质量趋于下降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强人意,也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钟无涯.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2004-2013[J].教育与经济,2015(5):38-45.

[2]杨亚军,李洪天.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及分析[J].教育研究,2006(7):90-93.

[3]史新浩.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49-53.

[4]李中国,郭艳梅,李玲. 西部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69-76.

[5]穆静静,张学英. 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3):5-8.

[6]李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及人才培养创新[J].职教论坛,2013(22):34-37.

[7]李富.泛在学习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6(6):76-80.

[8]李富.大数据时代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向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J].教育c职业,2015(18):14-17.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Jiangsu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its Contribution and that of Bachelor Degree or Above Education

Li Fu

Abstract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ntroducing the education factor in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s three Leveled Industrie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of Jiangsu Province has more than that of bachelor degree and above education, bu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atio,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economic growth is still very small,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promoted under faster enlarge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unreasonabl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ismatching between specialty setting and market demand, and poor quality of student sourc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angsu;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on; comparison

Author Li Fu, associte professor of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上一篇: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必然性 下一篇:在生涯教育中养成积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