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问”起来

时间:2022-07-24 08:47:00

如何让学生“问”起来

每每听到歌曲《吉祥三宝》中孩子与父母那有趣的问答,我都思绪万千,歌中孩子天真的问题是他探究、学习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只有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 呵护与鼓励,还给学生“问”的勇气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总想探个究竟。然而,我们发现课堂上的孩子却很难展露自己的这一面,即使对一个问题感兴趣的时候,因为老师的一句解答,也就失去了探究的勇气。为了让孩子们重新鼓起“问”的勇气,我们就要努力营造人人大胆提问的氛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哪怕是非常可笑的问题,也要小心呵护,十分尊重。

【教学片段】

教学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在教学生字词这个环节时,我把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还有哪些词语是不能理解的,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

这个话题一抛出,几乎没有同学举手。这是个好现象吗?五秒钟后,一个孩子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她是班上学习基础比较差的黄同学:“老师,纺织娘是什么?”这一问题问出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明白同学们笑声的意思,他们认为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值得在此时的课堂上提出呢?

可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的确是个问题。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同学举手想要回答,叫了几个同学回答后,发现他们也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这究竟是种怎样的昆虫。我上网搜索了图片及介绍,同时又听了它的歌声。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表扬了黄同学:“同学们,黄同学是非常有勇气的,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可她真的不明白,所以就大胆地起来寻找答案,求助大家了!这就是一种探究的精神,事实上我们也该感谢她,是她的一个问题,让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了纺织娘这个看似平凡的小昆虫。文中的法布尔不就是因为这种探究精神才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的吗?”

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在我们眼里看来是否具有价值,我们都不应该带着主观色彩去否定,只要是学生真正想弄明白的就是值得探究的。积极主动地提问,是学生善问、会问的前提。事实证明,经过这样反复地肯定与鼓励,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更加积极。

二、 因人而异,多给学生“问”的机会

我非常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最不负责任的教师是把学生教得“没问题”,而不是教得“有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的勇气,让“问”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这就要求你必须成为一个有智慧的组织者。

【教学片段】

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而提出自己的质疑:“预习了这一课之后,我们不禁想到许多问题,你最想了解的有哪些呢?”学生大胆发言,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梳理了一下,问题如下: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史记》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发现,这三个问题,学生问得非常有价值,可谓个个扣住文章的内容与主题。似乎学生提出了这三个问题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适可而止,停止让学生再说了。可作为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而又有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师来说,这是不聪明的。这三个问题也许与你事先预设的一模一样,但我们必须明白预设其实只是为了更好地调控课堂,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我们铺好的路走。学生到底需要解决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妨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白什么是他们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些问题:

司马迁想过血溅墙头,他到底受到了怎样的待遇,遭受了怎样的酷刑呢?

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的呢?

他到底因为什么而得罪了汉武帝?

“飞来横祸”中的“横”字到底读什么?是什么意思呢?

进一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有对于文本的疑问,对字词的不解,更有涉及对背景故事的好奇。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中部分是浅显的,部分是深奥的。这个时候,作为教师,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求助学生、求助字典、求助网络来解决这些自己“跳一跳”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认真探究文本,与课文人物对话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每个人的基础都不同,培养问题意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多问,多思考,尽量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意识还给学生。

三、 巧设时机,培养学生“问”的技巧

有了“问”的勇气作基础,又有了“问”的意识作保障,那么对于学生的问我们就可以作出更高的要求了。“问”是否有技巧,是否有价值,如何成为一个善问者、会问者,则是我们评价是否具有质疑能力的标准。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善问,尽量摒弃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些真正需要在课堂上解决,需要通过努力而解决的问题。甚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再提出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1. 巧识矛盾,质疑解惑。

【教学片段】

教学课文《船长》一课的结尾,在领悟到船长遇到危险时的沉着镇定与舍己为人,深深为他的忠于职守而感动时,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第29小节: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师:同学们,船长就这样沉入了大海,此时此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生:船长,你肯定会游泳啊,你为什么不跳船呢?

生:是啊,你跳入海中,坚持一会儿,其他人肯定会来救你的!

师:是啊!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船长为什么没有想办法逃生,而选择死亡呢?我们不妨站在船长的角度想一想。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船长,对于这样一位船长,他此时此刻会怎么想呢?

生:这艘轮船是他的亲人,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生: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船长,他认为自己最好的归宿就在这船上,船就是他的生命。

师:课文中往往藏着这样看似矛盾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有一颗敢于质疑的心,一个会思考的头脑,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奥妙。问,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上述课例中教师的一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把他们想问的问题表达了出来,这样的问题正是能引导学生再次学习与认识人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令人疑惑不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探索思考,既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他们明白怎样问是有价值的。只有不断从文本中发现精彩的内容去质疑解惑,才能让自己体验到不一样的快乐。

2. 品悟情感,质疑理解。

【教学片段】

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通过对人物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的分析,学生对于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明白了更爱战士的那份感情。课文上至此处,学生对“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有了疑问。

生:老师,既然这么难受,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杀大黑骡子呢?他喝不下,难道战士们喝得下吗?

师:这个同学学习课文非常投入,他感受到了此时的心情,同样,他也感受到了战士们此刻的心情也是不好受的。那根据我们对于课文的认知,你们觉得战士们是喝还是不喝?

生:只能喝,因为这是对战士们的一份关怀,他忍痛割爱,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体力,不喝就太对不起他了。

生:再难受也只能喝,要不,大黑骡子就白牺牲了!

师:我要感谢刚才的这名同学,他让我们明白了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可以让我们深入研究文字背后的情感,更可以透过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文中没有写出来的故事。

是的,这样的质疑,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是真正属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的疑惑。也正因为这可贵的问题,让我们又有了一次更深入解读文本的机会,也让我们对人物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3. 推敲用词,质疑解惑。

【教学片段】

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有同学对文章的遣词用心地思考后,抓住了“终于”一词提出质疑。“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学生提出,这里的“终于”用得不妥:用“终于”似乎有盼着恩科西早些离开人世的感觉。

通过大家的辩论思考,同学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终于”一词需要我们好好地体会,这个词并不是盼着恩科西早些离开,而正是表达了人们对他能够坚强活了那么多年的坚强意志的佩服,他活着的日子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测,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是对他战胜病魔的一种肯定,和前面课文中所提到的“挺”字的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予正面的肯定,因为学生能抓住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词语来发问,使大家再次与文本进行了直接对话,从而加深了对恩科西的认识。这个过程,又是一次探究性的理解过程。

从以上的课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已经将自己放置在一个主动探究提问的位置上,学习有了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整个阅读教学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在学生敢于质疑,拥有质疑意识的同时,他们可以让自己的问变得更有价值,更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具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逐步使学生一步一步走上善问道路,学会表达自己的疑惑,并逐步达到问得巧、问得精的程度,那么,这样的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问而学生答的模式,而是为学生的需求而服务的教学,展示出了课堂原本就该具有的灵动性。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例举 下一篇:捕捉细节,生成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