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时间:2022-07-24 08:34:22

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人数持续增,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就要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笔者在此着重从高职院校创新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等方面,论述创新是教师发展需要这一问题。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2008年―2009年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业遭遇到了严重的打击。总理在广东调研时说“面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整个珠江三角洲企业生产经营普遍比较困难的时候,深圳为什么相对要好一些?就是因为产业升级抓得早,自主创新得早。因此,应对金融危机就有了准备,也有了能力。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创新的设计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创新的人才则是企业至胜的法宝。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高职教育直接肩负着向国家输送生产建设、服务、医疗、电子、信息等各种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对于处于劣势的国内企业而言,需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加盟,以增强企业实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高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中。

二、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1.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敢于创新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差,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大学的“减缩版”,体现不出高职的特色,适应社会能力低。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为和自主能力。同时,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个层次的对口进修和学习。为了提高教师的实验技术水平,可以选择一个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的专业,有计划地选派人员进修,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

2.适时调整教材结构,强化应用能力训练

职业院校教师对课程教材的处理及开发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保证。构建一个科学、开放、充分体现职业需求、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教材体系,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目前,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都属于全国或行业统编教材,由于范围大、周期长,反映不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要求。因此,除文化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使用统编教材外,其他课程的教材和讲义的编写,可考虑以地区行业为特点,做必要的增删补缺。这无疑是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材开发方面的一大严峻挑战,也是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的必然要求。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注意手段、方法创新

科技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注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使课件系列化、模块化和网络化,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功能。在教学授课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例如,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进行零件加工过程的讲解时,先进行模具的实例分析,再进行原理的讲解。这样,既解决了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达到一通百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求创新,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这条真理,将培养创造性与发展个性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从而更好地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把高职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上一篇: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选择 下一篇:浅谈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