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部“四力” 增强群众“四感”

时间:2022-07-23 10:14:57

提高干部“四力” 增强群众“四感”

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公信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又要积极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切实增强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一、提高干部“四力”,发挥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以责任至上提高公信力。提高公信力,关键取决于党员干部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要做到责任至上,就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意识,就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用实际行动和业绩取信于民。要履行好政治责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福利。要履行好工作责任。牢记职责和使命,求真务实,以科学的态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群众,为群众树立榜样。

二是以民利为先提高号召力。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就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在作决策、办事情中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群众中增强号召力。要保障群众的政治利益。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求。切实保障群众在村务管理、政务管理、换届选举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群众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要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坚决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探索富民举措,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群众持续增收。着力解决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用工合同等方面的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保障群众的文化利益。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活跃群众文化氛围。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三是以为民办事提高凝聚力。在新时期群众工作中,党员干部要从广大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惠农富民等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办实事,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办与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相关的事。时刻将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渠道,组织实施好帮扶济困,解决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四是以干群团结提高战斗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感召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民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呼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充分尊重群众,大力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勇于接受群众批评,及时改进各项工作。要真情关爱群众,把群众当家人看,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办,更注重服务引导,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增强群众“四感”。使群众工作见实效

一是以组织覆盖增强集体感。加强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面,有利于将群众集聚到我们党的周围。因此,在群众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乡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激活基层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要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切实完善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事会等民主管理组织建设,保障村民的民利,使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真正成为村民自治骨干力量,激发他们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村共青团、妇联的引导管理。通过发挥农村群团组织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积极协调好各方关系,努力扩大群团组织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组织、找到归属。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总体覆盖的要求,培育各类行业协会、活动团队、社会中介等组织,充分发挥各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到发展生产、投资创业、文化体育等领域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二是以创先争优增强荣誉感。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激发群众工作和生产生活的热情,同时在群众中树立更全面、更科学的是非美丑的评价标准,努力实现创先争优活动由“外力推动”向“自觉行动”的转变。要搭建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积极设置清洁家园带头人、志愿巡逻团队、义务植树小组、帮扶帮困服务队等多种公益性岗位,让群众认领服务岗位,开展争创活动。要推介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通过开展“红旗岗位”、“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公益之星”等评比活动,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表彰奖励优秀人物,推介先进典型,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以道德评价增强责任感。在群众工作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自我评价。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从当前群众面临的具体问题人手,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认识水平.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要创新评议方式,推行公众评价。聘请在当地有影响力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对本地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评价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做好社会评价。通过积极宣传道德模范典型事迹、道德亮点,形成道德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认清是非、区分善恶、明辨美丑。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以亮明身份增强使命感。亮明身份能让主体对象从“后台”走到“前台”,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从而促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影响力。要把握主体,整体推进。农村党员、杰出青年、红旗农户、模范家庭、致富能手等都是亮明身份活动的主体对象,要通过佩戴徽章、挂牌上岗、设置岗位牌等多种方式亮明身份,促使他们自我加压、自我规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践行承诺,在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会议、简报、宣传栏等载体和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亮明身份活动以及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使先进人物充分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激发他们在各自行业、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要加强监管,务求实效。推行亮明身份主体对象绩效管理,加强对主体对象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台账,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新经验,着力提高群众践诺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上一篇:谈正确舆论导向的构建 下一篇:着力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