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导”出趣味“导”出方法

时间:2022-07-23 11:39:42

数学教学要“导”出趣味“导”出方法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有美妙形象的语言色彩来加以渲染,其他学科有的有科学实验、有的有故事情节;音乐课能唱唱歌;体育课能打打球。而数学课如果教学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科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参与求知,增强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快速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意在“导”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出趣味;“导”出方法

一、“导”在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处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习新知识时,在知识的联系上导,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这样易于掌握和理解。如,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写法,在学生以前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写法时,先把个级的4个0去掉,变成万以内的数。比如,二百六十二万写作( ),我先把“万”字去掉,就变成了二百六十二,写作( ),学生轻轻松松地就写了出来。我又出了几道这样类似的题,学生做完后,我用彩色粉笔在每个数字后加了个“万”字,然后提问:“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万数)“同学们能尝试着写出这几个数吗?”学生通过试写,体会到:只要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万级上的数,再在后面添上4个“0”就可以了。这样,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快学会了整万数的写法,轻松、愉快。至于含有两级数的写法,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试做,在集体订正时,反复强调: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这样,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新知识,并且掌握了学习方法。

二、“导”在知识相识易混处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概念、法则和公式等极易混淆,影响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质数、互质数概念时,学生容易把二者混在一起。于是,师就设导:什么叫质数?什么叫互质数?质数和互质数的区别是什么?你能写出两个都是合数的互质数吗?你能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互质数吗?你能写出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的互质数吗?让学生讨论后,明白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从中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

三、“导”在知识关键字眼处

围绕教材中心,引导学生找出教材的关键,在学习知识关键字眼的方法上加以引导,这样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让学生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哪些事物是循环的?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每天日出日落是循环的;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循环的;每年春、夏、秋、冬是循环的……至此,学生对“循环”一词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样,不但对新课的顺利有帮助,而且学生也掌握了学法。

四、“导”在寻找规律方法处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在找规律中,教师应适当地导,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获取知识点。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师出示例子:24÷3=,(24×10)÷(3×10)=,(24×100)÷(3×100)=,(24÷3)÷(3÷3)=。先让学生动手计算,而后设导:计算结果怎样?为什么会相等呢?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接着,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从例子中找出规律,终于对“商不变”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每个学生也尝到自己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获得学法和知识的快乐感。

五、“导”在寻求学习方法处

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知识水平、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主客观条件等选择一节课的合适的教法。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中,学生提的学习方法有:“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摸一摸”“拼一拼”“数一数”等。教师因势利导:“看”要看什么?“拼”要怎么拼?“画”要怎么画?“摸”要怎么摸?“比”要怎么比?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工具、学具拿出来,有的用纸皮拼图形,有的拿出模型看看、数数……经过充分的活动,亲自实践,最后选出了适合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要用“看”“摸”“数”“比”为主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在知识海洋中探索更好的学习方法,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汪淑珍.数学课堂导入的常见方法.科技资讯,2012(12).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寻中心小学)

上一篇:你绝对无法拒绝的外行星美男团! 下一篇:新课标——于永正作文教学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