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复兴

时间:2022-07-22 12:34:10

传统文化复兴

广西柳州市,苗族群众在吹奏芦笙

>> 传统文化复兴之旅 复兴江西传统文化,弘扬赣派特色风采 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 从激进革命到传统文化复兴 传统文化复兴助推人类文明进步 传统文化,在市场的严冬中复兴 张志峰:传统文化复兴是中国高级定制的王道 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复兴的互动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学 保护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述要 坚守传统文化 瑶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傣族传统文化 珍视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传统文化复兴 传统文化复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覃柳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广西柳州市,苗族群众在吹奏芦笙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描绘的是过年时浓浓烈烈的年味,不过,近年来,许多人都在埋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34岁的吴明鹏是柳州人,现在在上海工作。回顾前几年回家过年的经历,他说:“那时风尘仆仆地归乡,过年只是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打打牌、放鞭炮、看春晚,团圆和喜庆多少就演变成了疲惫和无聊。”

不过,随着传统年文化的回归,一些春节民俗正被重拾。春节前,贴对联、粘福字、挂灯笼,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带动了传统文化年货的购买热,也为广西柳州市古镇融安增添了浓郁的年味。

山歌上网

作为广西的“山歌之乡”,柳州市柳江县每年春节都有山歌对唱活动,每年开年都有新鲜的山歌出炉。

柳江县山歌协会会长韦金乐说,几年来,正月初一到十五,他都被各地群众“订”走了,天天外出唱歌,比平时上班还忙。

1998年,柳江县山歌协会在民间诞生。如今,会员已有80多人。

该县山歌手“土味”十足,出口成歌。譬如,针对个别干部不愿听取群众意见,山歌手韦新和这样唱道:“领导莫怪我批评,莫拍桌子瞪眼睛,我是牛尾打牛背,替你拍蚊赶苍蝇。”

在柳江县2016年春节山歌对唱活动中,韦新和还唱出这样的山歌:“莫催女儿早连情,莫逼儿子早成亲。若拿牛仔去犁地,不伤骨头也伤筋。”

韦新和说,“真”是山歌的本味,如柳江的一首山歌所唱:“能剔硬骨是真刀,能捉活鼠是真猫,山歌里头是真话,假鬼难过奈何桥。”

2016年大年初一,柳江县城春节山歌演唱会现场,民间山歌手以山歌对唱形式一字摆开。山歌的歌词内容多为反映近年农村生活新变化,由于一些歌词是即兴创作,采用当地方言演唱,贴近生活又诙谐幽默,精彩的对唱场面让很多观众捧腹大笑。

中午休息吃饭时,观众都舍不得离开现场,因为怕别人占了自己的位子,一些观众饿着肚子等到下午。

山歌会多在人民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展开,吸引行人围观,山歌手喜欢这种自由的演唱形式,没有剧场的拘束感。在广西,唱山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地方特色娱乐活动,更是文化和人情上的交流。当地人用一曲曲具有当地浓郁色彩的山歌表达生活甘苦,以及对新年新生活的向往。

新的文明和娱乐也在冲击山歌的地位。广西“老歌王”郭秀莲担心山歌的传承出现断层 :“现在没人用山歌来谈恋爱了,年轻人谈恋爱都在用网络。”但她很快找到了互联网+时代山歌传播的新机遇,她把自己唱的山歌录成几十个视频,利用网络进行传播。

现在,郭秀莲成了当地的“网络红人”。在国内多个知名视频网站搜索她的名字,都能找到她的山歌视频,每个视频都有几万点击量。

带回到他们工作的城市

从腊月末开始,在古镇融安县长安河西文化年货市场里,大红灯笼、春联、年画、“福”、“龙”字等琳琅满目的传统文化年货将街道装点得格外喜庆,摊位前也是围满了前来购买的顾客,人们认真端详每一幅春联、字画,精心选择自己所需年货。 广西柳州市一名苗族姑娘在展示制作的绣球

寒冬腊月里,朔风阵阵,大江南北又飘着缕缕腊肉的香味。融安古镇的市民们除了抢购传统年货,也要利用低温干燥的有利天气,按照传统习惯,家家灌香肠 、腌腊肉 、置腊货,备足春节美食,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融安县长安镇立新街居民、年过六旬的童大叔自去年冬至过后,便已经开始忙着熏制腊肉,因为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干燥,正是熏制腊肉的好时节。

童大叔说,做腊肉最好选五花肉、猪头肉,用盐和香料腌3至4天,每天翻动一次,这样可以使腌肉入味更均匀。4天后取出,每块穿小孔用麻绳挂到外面竹竿上晒。一般晒5至6天,然后把猪肉挂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直到干透。要迎春过年,腊肉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童大叔说,这是融安的传统习俗之一,让归乡的游子好好品尝童年时就相伴的美味,“最好还带上一点回到他们工作的城市”。

大年初一开始,童大叔把腌制好的腊味装好,在串门拜年时,送给邻里亲朋,道一声“过年好”,让街坊们欢欢喜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从“红包压岁”到“新书压岁”

在广西当地,大年初一要拜年,要相互送祝福。起床的第一件事,年轻人要向长辈讨要红包,这个习俗跟别的地方没什么区别。不过,在广西上林县的不孤村,也叫状元村,有一些书香门第,长辈在给孩子红包之前,还要考孩子背诗词,如果背得好,红包就会厚一些,为的就是让孩子传承传统文化。

广西柳江县文联的覃树发写了一首童谣《新书压岁顶呱呱》,提倡过年新风尚,将“红包压岁”,变作“新书压岁”,孩子们过年时收到一本新书,不仅能让孩子们在新年里读到好书,还能更新他们过年礼仪的观念。

58岁的覃树发曾当了18年的中学数学老师,因为爱好文艺创作,1998年调到柳江县文联。从那时起,他便陆陆续续写了不少童谣作品。覃树发说:“童谣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田里。总有一天,种子会生根发芽。”

他认为,跟孩子们讲大道理,大家可能一下子很难理解,而童谣把许多大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孩子们喜欢,容易接受,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柳州市龙擎苑社区,志愿者们把社区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举办“我们的春节”活动。书画老师玉志威一边写春联,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春联的民俗内涵:“写对联是中国民俗,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写对联,就是祈求来年和顺平安。”

文庙的传承

自2011年,全面竣工的柳州文庙重新向市民开放,学子高中、开笔礼、启智礼、祭孔等文化活动,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参加。

“学子高中”取“糕”“粽”的谐音,是此活动的一大特点。大年初一早10时,在古朴的音乐声中,由主礼人引导,第一批身穿汉服的学子经杏坛进入大成门。学子立于钟前,逐一励志,并击钟铭记。然后,主礼人引学子抵大成殿左侧的许愿树前,颂文庙史上之功,述文庙今日之用。学子们纷纷在许愿带上题心中所愿,祈心中所望,并以毕恭毕敬的姿态,将许愿带挂在许愿树上。最后,学子们登上“步步登高”阶梯,进入大成殿里,手拿年糕、粽子向孔子圣像行三叩九拜之礼,并敬香一炷。

柳铁一中学生蒋思雨表示,今年她将参加高考,来这里祭拜孔子就是想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用自己的努力报答父母和老师。

“开笔礼”是古代中国人的首次人生大礼。“人无礼而不立”。开笔,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是一种流传久远并且融合了心理学的儿童启蒙教育形式。柳州文庙的“开笔礼”现在已经成为了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

一拜尊师开智慧,二拜尊师敬师教,三拜尊师习礼仪……大年初一,家长们带着即将步入校门的小孩虔诚地祭拜孔子圣像,并给孩子点启朱砂,送上“你一定会更棒的!”等祝福的话语。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专心致志地描出“人”“和”“礼”等字。主礼人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把‘人’字写得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这是因为孩子们进学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地立身。” 广西柳州市,一名商家在摆放年画

柳州市四十六中附小教师李俊华就带着即将走进校门的女儿来参加这个活动。她说:“过年了,想让孩子体验一下传统文化。‘人’字的笔画虽然简单,只有一撇一捺,但是这两笔是相互支撑的。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扶共同发展。”

猴年正月初一这天,有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学子高中”和“开笔礼”活动,走进文庙参观的人数达到1.8万。

节俭办灯会

到了夜晚,柳州有传统的放灯活动。但是,考虑到安全因素,全市2016年不再集中举办元宵灯展。不过,众多街道、社区都将组织举行元宵节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赏灯、猜谜、看演出。

柳州市文新广局公共文化科负责人介绍,今年之所以不像往年一样集中举办元宵灯会,除了出于安全考虑,还有节俭的目的。以往,把各单位制作的花灯统一放在某个地方集中展出,在运输花灯、铺设线缆、人工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在综合基层反馈意见后,今年决定将元宵节文化活动分散到基层。

市区各文化场馆也有不少元宵文化活动,市民可前往看展览、看晚会和参加游园活动。元宵节当日上午10时,工业博物馆将举行“工业城市 记忆之旅”图片展和《百年工业柳州》《藏品史话第二辑》等出版物发行仪式。当晚7时30分起,柳州文庙将在沿江长廊举行猜灯谜活动,与此同时,还有写福字、蹴鞠、投壶等多种游园活动,以及汇集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的传统文化集市。

自中央实行“八项规定”以来,各地耗资巨大的晚会已经瘦身或不再举办。自2014年春节开始,为了避免奢侈浪费和空气污染,柳州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举办初二河堤边的焰火晚会,市民们也自发地减少了爆竹燃放。

以前,柳州当地的乡村有春节期间打牌的恶习。现在,随着电影院的建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电影院看一场贺岁电影,而传统文化集市、灯谜活动和包含蹴鞠、写福字、投壶等传统活动的集会,也让市民们走出了家门,体会了浓浓年味。

上一篇:发挥教师作用,扩大学生词汇 下一篇:不堪重负的是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