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7-21 06:02:25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大众化进程中扩大教育规模的量不能超过财力支撑的度,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做到即有量又有质。在大众化进程中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明白昔日的“精英”今天就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让学生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从底层干起、从基层干起才更有利于成就梦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06-03

[作者简介]林琳(1982―),女,北京人,硕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学管理。

一、前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美国社会教育家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为15%~50%;普通化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我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就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4.5%。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和促进作用还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表现的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缺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应的孕育期,呈现出一种先天不足。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GDP只有466亿元,而到2010年达到了401512.8亿元。194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只有11.76万人,毛入学率为0.26%;1978年,在校生也只有85万人,毛入学率为1.5%;2002年,在校生已达903万人,毛入学率升至15%;2010年,在校生达到2231.8万人,毛入学率达26.5%。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新中国的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走的是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我们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并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但是,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大大缩短了经济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孕育过程,其结果就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脱节。

这种脱节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高等教育应该是引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就呈现这种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初期阶段)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没能使其快速强壮起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这就造成了今天的支撑力不足。其次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差距大。由于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加之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促使信息、人才和技术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国外的高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快速而直接地对接实体经济,而高等教育发展却因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定的过程,这就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不管是历史原因还是现实原因,其结果不仅是高等教育削弱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还连带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二、在大众化进程中扩规模与提质量问题

扩大教育规模、提高入学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2231.8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相对毛入学率偏低。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中引用2009年的一组数据,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毛入学率为65.26%,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28.56%,世界平均水平为36.06%,我国为26.5%。可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所以,继续扩大教育规模、不断提高入学率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还要继续走的路。

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限制,扩大在校生规模对教育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993年2月,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到2000年对教育的投入达到财政支出的4%。可是到2000年,只达到2.87%(2000年世界发达国家为6%、美国为7.7%、世界平均水平为5.5%),到2010年也只增加到了3.66%。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扩规模直接影响到了教育质量。这使得扩规模与提质量处于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两难境地。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这种两难处境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可以说,提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个难过但必须过的坎。

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相对规模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教育质量上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说,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同等重要,在大众化的进程中,扩规模的路要走,提质量的坎也要过。这就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扩大规模的量不能超过财力支撑的度

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不能超过财力支撑的度,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基本要求,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得出的深刻教训。1958年,在“”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也开始了跃进式的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从1957年的229所猛增到1958年的791所,到1960年更达到1289所。在校生从1957年的44.1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96.2万人。高等教育发展严重超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教育质量明显下滑。1999年,在社会、经济、教育等因素影响下,高等院校开始“扩大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36万人,猛增到1999年的154.86万人、增长42.9%;2000年招生220.6万人,比1999年增长42.5%;2001年又比2000年增长21.6%,达到268.28万人。三年的大规模扩招,使教育资源和后勤保障设施严重透支,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高等教育这两次超常规发展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这一点却是相同的,教育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的结果也是相同的。实践证明,扩大教育规模的数量突破了财力的支撑力度,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发展也就成了一种打折扣的发展。所以,各级政府要对各自管辖的教育机构的扩规模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让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做到既有量又有质。

(二)破解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两难处境

在现有高校难以吸纳更多学生的情况下,首选措施就是吸纳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建立更多的私立高等院校。其次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用来分散实体院校的压力。这些做法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非常普遍。

我国的私立高等院校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一些政策的制约和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的《高等教育全球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对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有着积极的表述。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私立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是过去几十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发展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私立学校(少数具有选择性的私立大学除外)大部分是吸收那些达不到公立大学招生标准的学生或者由于其他大学满员而没有学上的学生。随着私人机构招收到更多的学生并且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了更多的毕业生,人们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对私立大学的认识。”[1]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2014年我国私立高等院校只占全部高等院校的25%,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其次,是发展远程教育,以分散实体院校的压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网络上的教与学变成了现实,而且被世界各国广泛应于高等教育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的《高等教育全球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对发展远程教育同样做了积极的表述。报告指出:“远程教育为全球各地的高等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而且在过去十几年来给世界各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这种非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许对那些一直在努力满足入学需求的体制(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效果最直接最明显的。”[2]报告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美国的凤凰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覆盖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有200多个教学点,学生超过25万人,可以授予准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非洲的非洲虚拟大学,1997年建立,总部设在肯尼亚,覆盖整个非洲,在27个国家拥有50多个伙伴学院;还有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在印度和其他33个国家拥有21所学校、59个地区中心,学生近200万人,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幅员辽阔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有限,不可能建立足够的实体大学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是较可行的措施之一。

三、在大众化进程中转变就业观念问题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也使大学毕业生从昔日的精英人才变成了普通劳动者。这种转变在现实中已经或正在发生。但是,人们的旧有观念却没有及时转变过来。社会上曾经热议的“大材小用”话题,如北大毕业生当个体户卖肉,硕士毕业生当城管。还有我们经常说的“大学生就业难”等。

“大材小用”和“就业难”这两种现象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都与传统的就业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车马族,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一直把读书人捧得很高,直到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没有真正扭转这些观念。

北大毕业生当个体户卖肉、硕士毕业生当城管,这在过去工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且高等人才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一种人才浪费。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不能这样认为了。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数百万,是改革开放前的十几倍,可以说,昔日的“精英职位”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庞大的“精英群体”了。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各行各业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

“大材小用”的说法不仅束缚了大学生干事业的手脚,更使原本需要智力支持的薄弱行业雪上加霜,进一步丧失智力支持,影响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有现实社会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思想上的。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万,而大学毕业生只有几百万。可是,却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个“难”,难的不仅仅是找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个“难”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人才浪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学生毕业后,不仅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反而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所以,在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时会超前,有时也会滞后,这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是,超前多少、滞后多少却与国家引导和社会氛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从国家层面要加强这方面的舆论宣传和引导,让大学毕业生对自身有个清醒的认识;在社会上,要营造出一种正常氛围,使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劳动者。

(二)在校园的课堂上要加强引导

大学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其效果要比社会舆论引导来得快且重要得多。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昔日的“精英”今天就是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这种变化;让学生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从底层干起、从基层干起才更有利于成就梦想的人生哲理。学生自身的思想转变了,不仅能反过来促进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会给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的事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国家并不十分富有的条件下,以一种超常规发展模式实现的,在没有完全摆脱“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中思考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美〕阿特巴赫,等.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踪学述革命轨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玉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控制:高等教育的功能与反思[J].教育观察,2015(1).

[3] 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 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上一篇:关于我国高校师德问题研究的述评 下一篇: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创设与活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