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评价方法之研究

时间:2022-07-21 12:22:53

新课程下学生评价方法之研究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关键字:评价;理念;过程;主体;发展观;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92-01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目前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1)评价功能单一: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2)评价标准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3)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笔者以为:学生评价应该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评价时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体现学生这一时段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进步,得到肯定,从而获取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己,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此研究了一些专家的学生评价方法,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用来抛砖引玉,希望其他同仁能设计出更好、更多的评价方法。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专家的观点:(1)“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2)“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3)把握“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思想精髓,灵活地使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避免形式化倾向等。

二、增强自信心的评价方法――优点单

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为了帮助班上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放大”学生的优点,“差生”能变成优生

有这样一则研究资料:某学校把几十个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经常的表扬和赞美,另一组则指责和挑剔,最后一组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结果给予表扬和赞美的那些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活泼;经常给予指责的那组学生的成绩大幅度退步,而不管不问的那组学生则在原地徘徊不前。

四、考试成绩科学评价法

首先看几组数据:

(一)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二)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三)在北京市的一所区重点小学,问四年级的小学生:当你看到“汽车”可能想到“铁的、跑得快、拉东西”,当看到“考试、测验、提问、评语”这些词的时候你联想到什么呢?

班上共有46名学生,有15人联想到“恐惧、可怕的老师、魔鬼”;11人联想到“没希望了”;9人联想到“苦恼、难受、讨厌、头疼、没劲”;7人联想到“报复、愤怒、缺德”;2人联想到“不活了、自杀”。

这些数据说明:当前不少学校、老师在处理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时,都是公布成绩、按成绩排名次,这种评价方法显然没看到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还有在评选“三好学生”等活动时,往往是看考试成绩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往往很高,且名额有限,让大多数学生都望尘莫及,失去了获得肯定的机会,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出现厌学、厌考的情绪。这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过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相悖逆的。

为此,笔者设想:将某学科几次考试成绩罗列出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成绩作为下次考试努力的目标。若下次超过了该成绩,则表示这一时段的学习比较成功,可以自己庆贺一番,同时还会获得老师及同学的肯定、祝贺;若没能超过该成绩,则需要反思,有没有要改进的,争取下次考试超过。在评价成绩好坏时,不再是看考试成绩是多少,而是看有没有“超过自己”,看“超过”的幅度,看“超过”了几次。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而能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发展。当然,这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一些困难,比如: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要相当等等。

参考文献

[1]赵希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2004.7

[2]张增荣.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福建教学研究,2003(12).

[3]张先华.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J].教育导报,2005(4).

上一篇:解决数学之本 营造生命课堂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自读文”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