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21 09:03:55

素质教育理念下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Research on Accounting Teaching Practice under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Wang Xi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China)

摘要: 以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视角,指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can train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aking this perspectiv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makes appropria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 会计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Key words: accounting;practice teaching;innovation ability;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10-02

0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大多数四年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无法立即“上岗”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素质教育着力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创造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会计实践教学对于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作用不容低估。

1素质教育理念下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拼命讲”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只要把理论背熟,期末考试通过就算达到了要求,只会做“分录”却不会编制“会计凭证”的学生屡见不鲜。而实践教学却可以缓解这一矛盾,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强化其理论学习。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平时的练习和期末考试也只是一味地寻求标准答案;师生也缺少交流和互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实践环节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经济业务也不再是“雾里看花”。在科学的考核体系下,学生在实践中必须亲自动手,无形中培养了其动手能力。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志曾说过:“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实践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和实务,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和判断。教师在其中指点迷津,或是多问学生几个“还可以怎么做”,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更多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广而精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1]。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例如在财务会计综合实验中,可以模拟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做法将学生“按岗设置”并进行“岗位轮换”。通过实践,学生一方面可以了解到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及相关财务制度,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感受到了会计处理的分工与协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1.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耳闻目睹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会计在各个领域的执业情况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等[2],以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突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真实和具体的,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让学生开阔了视野,缩短了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6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大多数大学四年本科毕业的会计学生来说,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具体的会计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如此。可在每年各地举办的招聘会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要求却是应届毕业生的一道坎。对于企业来说招一个需要培训数月才能上岗的应届毕业生不但增大成本,也给工作安排带来诸多不便,当然不如找一个能马上工作的人实惠。实践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社会实践及单位实习等使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工作流程和环境,无论在心理上还是从业能力上都有了一定准备,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可想而知。

2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该看到,由于高校的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严重,缺少创新能力和应激能力。会计人才市场上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不足的矛盾显著。虽然高校都意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增加了实践教学计划,但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2.1 仅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尽管很多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开设了实验、课程设计或实习等环节,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仍停留在手工核算阶段。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手工操作对于掌握会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来说的确是必需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在计算机已经在相当多的企业会计核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竟然没有在计算机上进行过实务演练,甚至连“用友”、“金蝶”这样的会计软件都没听说过。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呢?

2.2 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够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的影响,以及经久不衰的考试压力,尽管高校安排了实践类课程,但学时分配上还显得很吝啬。大多数都是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一周的实践,毕业前有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而已。即使如此安排在很多时候也留于形式,学生大多应付了事。

2.3 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够丰富大多数院校进行的会计实验课程仅限于初级的会计核算。从程序上都是建账、制单、记账和编制报表的基本训练,很少涉及会计分析和检查的内容;而实验内容也仅仅是选择某个企业某个月的几十笔经济业务,很多时候只有业务的语言描述,学生连基本的原始凭证也看不到。基础会计实验如此,财务和成本会计实验也如此。学生既得不到感性认识,也倦于如出一辙的实验形式,实验的积极性自然也大打折扣。

2.4 缺少高质量的实践性教材由于教材固有的滞后性,可以说,在会计实践课程中,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高质量的教材。现实是教材基本是手工操作业务,不但滞后于会计准则,而且与会计实际脱节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很多教材中的原始凭证都是“word”排版而成的“假”凭证,与实际中的格式、内容都有不同,上面连基本的财务用章也没有显示。如学生可以根据银行相关业务描述做出准确的会计分录,可如果出示一张“真”的支票时,学生不要说填了,连见都没有见过。

2.5 师资水平有限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我国高校教师的现状来看,不可否认会计教师都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应试教育下一路过关斩将考过来的,但因为普遍缺少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微乎其微。另外由于我国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得很多高校会计理论课教师都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可会计实验室的教师学历层次却较低,有的甚至还不具备本科学历。在这种状况下,会计实验课的效果很难保证。

2.6 实践教学效果欠佳由于实践教学的设计、组织及考核等相关过程没有形成规范,尽管很多高校都进行实践教学,但教学效果总体并不理想。学生主观上也不够重视、抄袭等现象比比皆是。在生产实习中,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即使找到实习单位也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等导致很多学生每日在端茶倒水中度过,多数只能接触到出纳业务而已,实习内容与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相差甚远,自然也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2.7 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在实践课程中,很少有高校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多数高校评定学生成绩都是以最后交来的凭证、账表或实习报告作为主要依据。很多学生平时并不认真实验,临近实习结束时加班抄袭,或是通过互联网下载实习报告,“一锤定音”的成绩评定法却可能给他们带来不错的成绩,如此反复导致恶性循环。诸多现象虽然说明学生的态度不够端正,但也反映出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3解决措施

3.1 形成完善的IT环境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会计实务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会计实验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在综合实验中使用会计软件模仿企业进行实务演练等。这其中需要教师事先有完善的实践计划和细致的组织工作,实践中实现人机互动,实时评价学生的表现。

3.2 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应的实践环节。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物展示等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理论教学课程之后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如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管理会计实验、审计实验或课程设计等等;在毕业实习和设计中更要严密组织,使学生能在实习单位真正接触到实务工作,保证实习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如到企业参观、实习等,尽一切可能增加实践的机会。

3.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会计实践课程设置力求广博化、实务化、系统化和动态化。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延续,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设置,并且与现行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实务相联系,做到与时俱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听报告或讲座、模拟实验、到企业参观、实习等诸多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编撰高质量的实践性教材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组织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实务工作者、注册会计师及国家职能部门人员(如税务、工商、法律人士等)一起进行实践教材的编撰,以最大程度的结合实际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所编教材尽可能采用真实或仿真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并加以各种实物图片。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时有如身临其境,缩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3.5 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现阶段必须要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可以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务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聘请有经验的企业财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等到学校进行业务指导或学术报告,还可以请他们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用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职业素养给学生树立从业的榜样。

3.6 双管齐下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校内在实践教学管理上要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实施、考核和总结等组织工作,另外要建立仿真会计实验室并真正发挥其作用,配备实验用具、安装数据系统和会计软件等,使学生有机会模仿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操作;校外则要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最大程度保证实习效果。

3.7 建立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建立全局性的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所有形式的实践课程和所有实践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实践课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实习过程作为评价学生实习收获和最终成绩的依据。教师应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上,而不是结果上。此外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实时考核,而且也通过对教师的考核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监管和控制,使实习不仅有形式还要有内容,从而保证实习的效果。

总之,通过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其实务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统计学实践教学初探[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6.

[2]李荔枝.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5):93.

上一篇:加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技术队伍的建设 下一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