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7-20 08:06:23

对医院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的若干思考

摘要:医疗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发生自然磨损或因不当使用所发生故障,经其确诊无法修理或维修成本过高,致使国有资产进行报损核销处理。本文针对医院国有资产报废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强化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国有资产 报废 统筹处置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持续竞争,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医院不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医疗设备、调整器械结构。为使医院的国有资产流动达到优化配置,必然要不断地购建、改造或出租、出让国有资产,其中如何加强国有资产报废的统筹处置尤为重要。

1 医院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的现实意义

1.1 能盘活闲置医疗设备,为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大型医院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在医疗设备和专用设备上需要更新。对一些持技术上已经落伍将被闲置或淘汰的设备,与此同时,有些小型乡、镇医疗卫生医院因缺乏资金,买不起设备,政府部门又不力进行拨款,使医疗事业单位资产占用上存在的“苦乐不均”和无力把闲置资产“盘活”的状况是造成医院事业单位资产重复购置、国家拨付的行政事业经费一增再增,但仍不符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我院购入四排CT,无纸化办公的计算机,门诊医嘱系统等等,由于设备已陈旧,速度跟不上,直接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和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效果,这都不能满足技术的创新和医院发展的需要。但对于小型乡、镇医院可是一块肥肉。就需要由国有资产委员会决议在各地区财政(国资)部门进行具体指导下运行,使医疗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能使国有资产管理的宏观调控与优化配置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报废财产的统筹处理,杜绝了“暗箱操作”把国有资产通过报废手续,低价出让或无偿调剂等不良腐败行为,和那些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无视国有资产法规,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进行处理,依法追究经济责任或刑事责任。现在通过国有资产报废由财政(国资)部门统筹处置,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将经营性资产运作行为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通过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相结合,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正常运作,实现了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1.3 能够实现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联网动态管理。各单位各部门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每类资产,按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入时间、原值、使用科室等详细内容,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各单位、各部门的资产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资产的数量,还是从价值来看,总是在不断在增减变化。财政(国资)部门随时都能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都能摸清“家底”,了解国有资产使用状况。并根据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严把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核销、资产出售等关口,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真正做好国有资产报废工作。

2 当前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存在的问题

2.1 同类设备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同类设备的国有资产由财政(国资)部门统筹处置,其实质是资产仍停留在实物管理形态而没有从资产经营角度进行管理。同类设备出现故障,维修配件无法购买或购买成本较高,失去了设备运行价值,造成国有资产只能作为报废处置。如果报废的同类设备由医院自行管理,可以在已经报废的医疗设备上进行配件的拆卸,使同类设备又能得到合理的使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增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专业医疗设备维修理技术人才较为缺失。随着高档设备的引入和中低档设备的更新,医疗设备维修理人员专业技术尤为重要,没有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无法使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设备闲置只能作为报废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由于财政(国资)部门和评估机构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对报废的设备无法真正体现出它的残余价值,也间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2.3 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程序不够规范。有些医院的医疗设备国有资产报废处置没有经过进行申报、审核鉴定、批准、记帐处理等严格的审批程序。没有建立明确的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审批权限,导致责任不清、手续不全等情况,造成帐实不准和经济悬案,甚至形成遗留经济问题。

3 加强国有资产报废统筹处置的对策建议

3.1 规范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程序。根据国有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国有资产的报废处置的基本程序是:资产处置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申报、资产管理部门和鉴定部门进行审核鉴定、报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批、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记账处理。在医院报废处置审批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关:一是把好申报关。国有资产使用部门资产报废前上报资产名称、数量、金额、报废处置的原因,报资产管理部门和鉴定部门进行审核、评估、鉴定。二是把好审核鉴定关。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申报单位呈报的报告、申报表及报告单,与国有资产的鉴定部门对申报处置的资产进行严格核对鉴定,做出结论性的意见后报相关领导审批。三是把好记账关。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重点对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及时入账。

3.2 严格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权限。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应明确审批权限,做到报废处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笔者认为:应把国有资产看作是医院经费的一种延伸,应按照经费审批权限及资产增加时的权限,结合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不同形式进行区别对待并严格执行。一是对到了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修复使用的国有资产处置,防止出现多头审批现象,以免造成经济责任案件。对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必须报资产使用单位所在部门领导审批,明确对责任人处理意见后报资产管理部门,防止出现“移花接木”的现象,出现不必要的资产流失。三是配发下级单位及捐赠等转出的国有资产处置,应严格按照经费核拨的审批权限进行,按规定审批权限审批后,报同级资产管理部门,作为资产减少或增加的原始凭证,以做到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出现以公谋私的现象。四是对因盗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国有资产报废、特殊情况需提前报废的资产、无法查清丢失损坏等原因的国有资产报废处置,要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划分责任,严防手续不全、责任不清,造成账实不准和经济悬案,形成遗留经济问题。

3.3 强化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的审计监督。在国有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要加强相关业务指导,对资产报废多看、多听、多问、多查,有效发挥监管职能,增强相关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及时向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是定期对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做到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提高利用率,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益的目的,为单位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加强对国有资产使用部门领导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将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作为领导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医院领导班子量化考核内容。三是加强对专用国有资产或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调动时的审计。对医院专用资产或资产比较多的管理人员变动时进行专项审计,做到账物清楚,防止因人员变动,资产管理不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形成经济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双.浅谈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应采取的主要措施[J].《新财经》2011年第5期.

[2]李钢.论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的经验及模式财政监督[J].《财政监督》2010年02期.

上一篇:浅谈工程投标报价的合理确定 下一篇:小微企业的用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