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7-19 04:24:42

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 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 实验习惯; 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教材中的课堂演示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多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做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习题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通过亲自动手,结果对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随之激发出来。例如,在教材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时,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小实验。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中的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四点学习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在学习氢气实验室制法时加以巩固。到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则侧重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对比O2、H2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指导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研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知道“是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3.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良好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是因“奇”而“观”,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对于同样的现象,有的人能从中发现重大奥秘,而有的人却是熟视无睹。可见整个观察活动乃至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要把那种好奇、好玩等以兴趣为驱动力的不自觉的观察活动上升为通过大脑调动眼、耳、鼻、手等器官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训练、培养才能形成。首先,使学生明白,观察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要使观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先明确观察的目的。在实验开始时,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观察的一般程序:即“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具体步骤是: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检验。按照上述观察程序及具体步骤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有条不紊的观察,才能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使观察全面周详,不发生遗漏。最后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结论,交流与表达,达到观察的目的。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处处皆学问,有的实验可以不断地改进;有的实验可以补充;有的可以布置给学生回家做;有的可以老师演示;有的可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只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采用。我们还应不断地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提高、总结交流实验教学心得。

上一篇:寻找你的Id Card 下一篇:《猴子种树》高效课堂导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