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究

时间:2022-07-19 03:56:03

学校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究

摘要:当前校园广场是组成学校校园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大学校园建设,根据学校校园广场建设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由校园广场规划建设的几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做了浅显探讨。

关键词:学校广场;人性化;空间;探究

Abstract: the current campus square is comprised of the school campus spac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China is undergoing a massive university campus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campus construction in the square a series of questions appeared, this article by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quare of the aspects of the campus square space design of comprehensible discussion.

Keywords: school square; Human nature; Spac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建设大学新校区的浪潮。在新校区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在校园广场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人性化为原则,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和多样化的户外活动,成为目前大学城新校区规划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校园广场及其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空间尺度过大

对于校园广场空间来说,适当的广场尺度,意味着人对广场可以感知,人与人间可以相互感知,从而获得空间的亲切宜人感。但目前国内大学的一些校园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这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校园外部空间建设,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不具备亲和力,让站在广场的人感到孤立无援,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追求形式主义,缺少文化内涵

为了追求构图上的形式,许多大学校园广场不论其主题是什么,盲目模仿,一律采用轴线对称,把雕塑、草坪、柱列、喷水池视为必备元素。如此,便形成了各个大学校园毫无特色、相互雷同,缺乏文化内涵的校园广场。

(3)校园广场设计缺少细部处理

具体表现在用地界面及小品设计不够细致深入,对它们与广场及周围校园建筑的关系,诸如色彩、形体关系,也缺乏研究,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使校园广场难有围合感,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性,削弱了校园广场作为学生之间交往空间功能的发挥,缺乏亲切感,校园广场也就失去了特色。

(4)校园广场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国内一些新建大学校园广场喜欢在其中布置大面积的硬质铺地、大片装饰性草坪、工整的修剪图案,而座椅、台阶等可坐性设施和小型雕塑、花盆等可观性设施显得不足,使得校园广场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缺乏人文关怀,不仅不符合学生行为的舒适要求,也达不到较好的生态效应。

2校园广场人性化设计手法

(1)位置的选择及交通组织

大多数的校园中心广场都具备良好的可达性,其周围应是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场所,如图书馆、主教学楼、行政主楼等,而且还应位于步行人流经过的地方,只有这样,广场在大多数的时间才会有人活动,不至于因为缺少人员活动而显得空旷单调。所以中心广场一般占据校园空间的主导。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留住各种人群,避免所有的人在穿行过程中都是脚步匆匆,使广场成为纯粹的步行交通区域。小型的校园广场也应该易于到达,小型的校园广场未必需要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但应该是学生们在步行过程中易于看见的,位于生活区周边或者步行经过的区域,以便于学生使用。

此外,由于部分高校规模较大,许多师生都选择车行的交通方式,因此大面积的校园广场在充分考虑其位置可达性的基础上,还应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如车行道、步行道、校园内部

电瓶车等,并在线路安排上予以综合考虑,尽量避免广场被车行道机械的分割开,破坏广场的整体性。

(2)空间尺度和围合的把握

空间尺度和围合的把握包括广场规模与围合界面的比例关系和广场空间层次的划分两层意思,分别对应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尺度心理和交往层次需求。人在不同比例关系下具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的。人们的公共性活动、半公共活动、个人活动需求所产生的不同领域感的追求心理使广场空间应有不同的空间划分与之对应,或者在校园中建造各种大小规模的广场与之对应。当需要营造出一定的内聚感、安定感、向心感时,建议其尺度(D与H比值)在1~2之间,当希望创造适度的开敞感时,建议尺度控制在3~5之间。

当广场比例关系失衡时,可将广场的界面向内推进以减小广场之尺度。较简单的手段是以软质边界作手段,将广场之界面向内推进。成群的高大树木,能起到与建筑物一样的界面作用,其他如柱廊、柱列、灯柱、旗杆等构筑物亦可行。另外一种方法可采用增加界面的手段多次分划广场空间达到均衡。通过设计的手段将广场内部划分成若干区域,形成不同的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这样既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又使人在各区域产生亲切感,而感受到宜人尺度。

(3)边界的处理

人处于公共空间边界,人在其中只有部分朝外,不仅自身的私密性得到保护,而且也能看见公共空间所发生的事情,有对公共活动的参与感。可见公共空间并非只有漂亮的自然景观才能吸引人,富有活力的休闲、交往空间的营造才是提升广场空间魅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边界效应,在校园广场边缘应该设置便于人们休憩的设施,创造出许多小型交往空间和休闲空间,形成点、线、面一系列立体化的滞留空间,增加广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例如,可沿广场四周巧妙开拓一系列凹形小空间,同时设置座椅、花坛、形成舒适的停留环境,这势必增强广场的吸引力。或者在广场边界地带布置咖啡店、书吧、快餐、书报亭等功能,增加广场与生活行为的联系,这种创造舒适的边缘小环境也是值得运用的手法。

3人性化的环境小品与设施

校园广场要吸引师生滞留在此进行各类交往活动,必须有足够的环境小品与设施,这是体现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最基本要求。各种环境小品与设施不仅是师生休闲功能上的要求,也

是视觉上的需要。校园广场环境小品与设施主要包含喷泉、雕塑、花盆、花坛、座椅、书报亭、电话亭、宣传栏、布告栏、公厕、垃圾箱等。环境小品与设施的设置,要注意美观耐用,符合人体基本尺度,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它们的位置应不影响交通和主要的观赏视线。同时,在具体设计中,对人们的心理因素要多加考虑,例如:坐凳作为广场最基本的服务设施,它的布置就应多加推敲。美国学者威廉•怀特通过对曼哈顿广场的调研,提出关于广场座位的参数值:每2.5m 2的广场应提供1.3m长度的座位。该数值提供了一个提高广场可坐率的定量参考值,但需综合考虑广场人流量、地理区位及服务半径等内容。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视野范围,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方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可利用花坛边缘、树池、台阶以增加休息场所,提高可坐率,这往往会提高师生们的交往热情。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初探水利工程施工缝质量控制 下一篇:道路桥梁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