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

时间:2022-07-19 04:09:43

中学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

【摘 要】 活动课程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探索性、创造性等,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并受到了中学的重视。但是,活动课程评价问题,存在着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来讲价活动课程的现状。本文对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筛选、提供了一个活动课程的评价案例,建议各校在实施活动课程时应建立“档案袋”制度。

【关键词】 活动课程 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活动课程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正在各级中学开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习惯势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对活动课程评价的偏颇问题。究其原因,有认识的不足和“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的惰性和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适当的评价规范等。关于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有些文献虽然提出并做了一些分析,但都没有深入研究与积极建构。我们知道,中学的学科课程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活动课程的评价往往是采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如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等。这就将活动课程的评价大大的简单化,由此失去了活动的真实意义,必然影响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对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二、关于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

1、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评价的目标是实施评价必须首先考虑的内容,正确理解评价的精神实质是评价的前提。活动课程评价的目标,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活动课程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②活动课程应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③活动课程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④活动课程应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⑤活动课程应促进学生关注人和社会。

2、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通常是根据目标来确定的,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可以说是目标的具体化,主要包括:①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是指学生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知识概念的理解情况;②是指学生在活动与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③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是指学生掌握了哪些科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实践中;④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是指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根据所研究或学习的内容进行分工,并能在活动中进行合作;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行为,是指学生参加活动或研究,是否具备主动创新的意识,思维方式不受传统约束;⑥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的意识,是指学生在对某一问题综合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去体现这种价值,从而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倾向。

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全面衡量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形成学生综合和整体的印象。但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学生为精神动力、学生对社会和对人的关注,这是活动或学习的最主要目的。

三、活动课程的评价策略

1、活动课程评价的层次性。评价的层次性,最主要体现在评价的具体内容与评价的对象上。随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情感发展的提高,对学生在完成一定目标时的要求不一样;在同一个年级中,学期开始、中间以及结束时的情况不一样,不同年级就有不同层次,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否则就达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活动课程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体现学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研究,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表现在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是否有实验设计和开展的能力,是否有获取信息和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否有团结合作的能力这几个主要方面。由此,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要真正起到改进、激励和导向的功能。

3、教师指导和学生评价。传统的评价是教师评价学生,很少注意到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在活动课程的评价中,应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能清楚地进行实验设计和开展,是否能就实验中出现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自我获取信息和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4、评价的量化与非量化的问题。评价标准的量化,是传统评价中的主要手段,那就是分数,主要的是注重结果的评价。在活动课程中,评价的量化要减少或者淡化量化,而应增加非量化的分量。比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设计可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就不能武断的认为某个实验设计的好与坏,一切应通过实验的结果来验证。即使实验设计不正确,其实也是有贡献的,起码能给到人一个提示,这种实验设计行不通,以后不要这样做,从而有利于后面的发展。如果用非量化的评价来进行,学生即使实验失败,他也不会在思想上背包袱,并会在失败中得到启发。

5、合理评价学生的个体间差和个体内差。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一项活动表现出来的各种差异,我们称之为个体间差。个体内差,则是同一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个体间差,以便在学生之间区分出优劣,排出名次。活动课程的评价,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的个体内差。同时,将个体间差作为参照,而不是标准。学生的个体内差,反映的是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这条轨迹中可以看出学生自身的各种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在活动课程的评价中,这一条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的。

四、活动课程的评价案例

在活动课程中,有关评价的实际操作方法,就是按上述所谈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的。下面的一个案例的形式,表示如何操作活动课程中的评价。

例如,我们进行一项有关“对人体危害”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识的危害。

第一步,制订评价的内容和等级,如下表:

活动课“对人体危害”的评价内容和等级一览表

第二步,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观察学生在活动中或学习中的表现,以便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活动结束,教师和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在“对人体的危害”活动课中表现的评价

说明:自评由学生本人填写,互评由活动小组长填写,师评由指导教师填写。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情况,选择填写A、B、C、D中的一个等级。总评,由老师与学生协商给出;综合等级,参照6项等级总评数量给出。

第三步,在评价的基础上,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就学生在活动或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指导,以便学生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评价等级较低的学生,应该想办法进行帮助,让他们消除顾虑,积极投入到活动学习中。

五、建立活动课程“档案袋”

活动课程的评价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老师不能就事论事的评价某一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而应将学生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重视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内差”。由此,可以建立学生的活动课程“档案袋”,在“档案袋”中装有学生关于活动的设想、实验过程和评价内容,印证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海英.活动课程的失真现象、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6(8)

2 孔欣.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若干思考[J].上海教育,2008(6)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下一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铁车站客流量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