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堵塞原因及护理探讨

时间:2022-07-18 10:50:01

静脉留置针堵塞原因及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记录分析本院感染科91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堵塞的原因。结果发生静脉留置针堵塞的有17例,发生率占18.68%。堵塞原因包括:与护理操作有关发生堵塞11例与输入药物的关系有关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发生堵塞各3例。结论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针对原因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堵塞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堵塞原因;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60-0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为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其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高营养和刺激性药物及长期输液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堵塞,从而缩短了留置时间,为探讨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2012年6――8月对91例患者发生堵塞原因记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共91例,其中男42历,女49例,年龄1-68岁;手足口32例;肝炎29例;出血热19例;消化道出血8例;其他3例。

1.2调查方法由专人对本科91例中发生堵塞的原因进行记录调查分析,了解患者静脉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及其原因。

2结果

该组发生静脉留置针堵塞17例,发生率为18.68%。发生原因:与护理操作有关发生堵塞11例(12.08%);与输入药物的关系有关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发生堵塞各3例(3.2%)。

3讨论

3.1与普通输液器相比,留置针具有很多优点,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调查堵塞发生率18.68%。这就减少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预防留置针堵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3.1.1与护理操作有关调查发现,该组占堵塞发生率为12.08%。①封管液剂量不足及浓度配制不合适:分析原因发现使用肝素稀释液2-3mL进行封管,封管液偏少,不能达到封管的有效浓度和剂量。②封管操作不当:由于封管时没严格遵守正压封管的规程。一是封管针边推边退时,容易一下子将封管针头退出,从而未达到正压封管的效果。二是将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血液会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套管腔内造成凝血堵管。另外封管或换药不及时均可导致血液回流凝固而堵管。③留置时间长:堵管多发生在留置5天后,留置针堵管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过长导管尖端与血管壁容易粘连,使导管内壁沉积物逐渐增多,堵管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变多。④间断输液患者没定时冲管也容易造成堵塞。

3.1.2与输入药物的关系有关该组占堵管发生率为3.2%。①静脉输注高浓度液,高渗透压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后未及时冲管或不彻底。由于浓度高,物质颗粒大,容易粘附在管道内壁而引起堵塞。②甘露醇易结晶,造成晶化堵塞。③输入两种以上药物,或不适当的给药,易发生药物沉淀。给药前或封管前未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药物也可能与肝素发生作用产生沉淀导致堵管。④经常输血患者输血速度慢,血液有形成分黏附于管壁,易形成堵管。

3.1.3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该组占堵管发生率为3.2%。①血管因素:下肢静脉瓣比上支静脉瓣丰富,易因导管摩擦损伤而形成血栓静脉炎导致堵塞,以有报道,导管置入下肢静脉后血栓发生率比上支高3倍。②凝血异常:由于糖尿病,心血管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血液粘稠度增高,动脉管壁硬化而导致血流缓慢,有形成分容易粘附在留置针的管壁上儿造成堵管。③患者穿刺部位过度受压或弯曲,引起血液反流,导致回血堵塞导管。肢体穿刺部位下垂,重力造成回血堵管。

3.2护理措施

3.2.1严格护理操作规程①留置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应选择走向直,比较粗大,血管充盈,弹性好,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②确保封管液剂量准确,浓度合适。一般选择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00U稀释液,取溶液5mL进行封管,其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但对出血性疾病可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取生理盐水5-10mL每隔6-8h冲管一次。③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即联合脉冲式手法和正压封管方法。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使冲管液在导管和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小漩涡,冲击管壁,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可有效地减少堵管的机率。正压封管。钢针方法: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使导管内无药液或血液。无针接头方法:冲管后拔除注射器前将小夹子尽量靠近传刺点,夹闭小夹子后拔出注射器。这样就不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发生凝血堵管。④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超过4天后,炎症反应明显增大,机化血栓也明显增多,从而导致堵塞的机率增加。根据本科室情况,认为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为3-4天,儿童可视情况稍长。

3.2.2输注高浓度液体及刺激性药物及时使用等渗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再用5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可有效降低静脉堵管的发生率。若需输入高深度,高渗透压的药物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输注或用三通管将二者同时输注,避免高分子药物依附在内壁上。易结晶的药物如甘露醇,应充分加温溶解后快速输入。注意药物之间的不相容性,合理安排液体的顺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两种药物之间应加滴生理盐水。输血过程中可用生理盐水冲管1-2次,输血后可用100mL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减少有形成分的附着,防止导管堵塞。尽量不在留置针采集血标本。

3.2.3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操作前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优点和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不能浸泡在水中,不要过度活动,不宜提重物,衣袖不要过紧。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垂。睡眠时不要压迫穿刺部位等常识。如有敷料松脱或潮湿,穿刺部位红肿或滴注不畅,应告知护士及时处理。

4结语

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与护理操作,输入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密观察,专人护理,掌握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从而发挥留置针的优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倪元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61-62.

[2]柴守霞,丁永红.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2(9):30-31.

上一篇:输液反应处理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探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