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内涵与走向浅析

时间:2022-07-18 03:53:30

武术的内涵与走向浅析

摘 要: 武术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绎中,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自成体系,而各个时代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在如今社会和谐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国内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武术这门古老的体育文化,正以它独特的风采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朋友崇拜和追捧。本文阐述了武术的内涵走向

关键词: 武术 内涵 走向

我们一直在探索具有民族传统的中华武术的发展途径,但由于没有好的契机,武术的继承发展工作不尽如人意。2008年中国主办奥运会,不仅向世界敞开了中国的大门,创造了让世人了解中国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且为中国传统武术楔入世界体育文化夯实了基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体育大舞台上,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相辉映,定将为中国武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武术与西方体育的比较

中华传统武术运动,有着它五千多年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孕育着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适合男女老少强身、健身、防身,在人的修身养性方面的传承理念也颇具教育意义,并且与当今人类社会道德观念协调一致,与国际流行的体育项目决然不同。从整体上看,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具有内化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和人的修身养、追求人的健康长寿等文化特色。但相较之下,西方体育则是通过狂热的观赏竞技运动,精疲力竭的身体活动,把积聚的不良情绪及能量尽情地宣泄到体育运动中来。东西方体育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两者运动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文明的结晶,以其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闻名于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享有极高的地位。特别是习武重德的传承理念,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世界不同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东方传统武术所倡导的是“以本治人”,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身体问题。例如:通过调身、调息、调意、正心、强身、修身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相比较而论,东西方武术是沿着两个不同的逻辑方向,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人的精神与健康问题。西方健身理念由于对整体性把握存在缺陷,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方面的功效,远不如传统武术。所以发展中华武术为全人类丰富生活强体健身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发展与构想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对于“健康”这一概念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需求。武术运动的发展,应立足于“民”,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有一个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指导规划。如果当今仍然依照过去的发展模式,则武术事业不但在技术上得不到“质”的飞跃,而且会使人们对武术产生误解,加大传统武术走出国门的阻力。因此,立足于民,与时俱进,才能把传统武术推向世界,有利于中华武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势必会为全人类的健康文化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武术已从国内走向了世界,至今已有5届世界锦标赛成功举办,2002年还举行了首届世界杯武术散手赛,武术是亚运会常设竞赛项目,国际武术联合会已被奥委会正式接纳为会员。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注重内外兼修、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的体育运动,是因为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取和容纳了古老而独成体系的东方哲学的哺育,并融会贯通地分析、解释各种武术哲理,把超过形体以外的内容也吸收到武术中,使武术融合兵、医、气为一体,促使武术动作的规律与阴阳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历代武术家在进行外部四肢锤炼的同时,也总是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宗法思想为指导,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古代探索生命与天地万物生态关系的阴阳哲理,印证生命科学古朴的真知灼见,使武术拳理上升到一个高深的境界,推动和影响中国武术文化。

中华武术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必将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观念的复兴。也就是说,古老的东方文明,正在向西方后现代文明开放。片面强调“更高、更快、更强”之类的前现代体育意识与人类生存理论发生冲突的后现代体育意识,两者皆体现了东方智慧的和谐发展观念。因此,让中国武术返朴归真,挖掘传统武术之精华,可引领世界的新潮流,切实地让武术为后人造福。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促使该民族的身体活动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气派,这正是构成该民族体育特色的重要方面。一个民族的体育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弘扬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并极受重视的若干种竞技项目,并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许多项目是少数竞技爱好者和多数观众的世界。要使更多的身体力行者投入到体育活动体魄的广阔天地,我们的民族传统武术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既不需要场地器材的大额投资,又不需要特殊苛刻的运动环境,只要一块平坦的场地足已。中华传统武术的竞技对抗和养生运动的独特方式,对现代体育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传统武术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世界人民认可了它,爱上了它,争先效仿操练。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传统武术的不断完善,而且推动了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之林的前进步伐。

把中华武术推进奥运会是本次北京奥运会的一大靓点,带有浓郁的中国味,同时也是中国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的多年的强烈心声。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为使武术进奥运会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构思才行。武术的拳种繁多,要求各异,相应的规则难于统一,就它的表演性、健身性、对抗性来说可分类别进行竞技操作。根据不同的目的,制定不同的竞赛规定。从竞技武术讲,就要突出它的对抗性、实用性、技击性,突出武术的技术技巧与刚猛对抗技艺;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练习,要突出健身、表演,以提高健身强身为目的的艺术欣赏性。

多年来,只要涉及武术动作,不论是健身、强身、防身等,皆称为武术,就像当初把所有的身体活动,不管是竞技运动还是健身运动统称为体育而不分类一样。反观现代竞技武术,虽然传承于传统武术,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离武术之道越来越远。练外不练内,只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而忽视其技击的内涵,动作的设计与编排极不符合生理的规律及力学原理,实战性差,使人们把中华武术理解为“花拳绣腿”。

长期以来传统武术、技术功法大都在民间传播,而现代流行普及的武术套路是没有经过真枪实弹演习的拳术,由于过分强调它的表演观赏,而丢弃武之精华,使现代许多人练的技术成了“花架子”,武术变成了“武术操”。“武术操”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舞”的范畴,现代生活的健身需要就削弱了“武”的一面,而实际上对传统武术而言,“武”才是它的本来面目。以太极拳为例,将其真正理解为“武”的人很少,许多人连太极拳健身的认识都是非常浅薄的,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学习普及不深入,国人也大都练拳不讲拳意。另一方面,国家没有政策尽快培养真正懂拳的辅导教师,普及推广拳术。

同时我们还认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两者的发展不平衡。散打是国家扶持的项目,传统武术的演练者大都在民间,而且不能以此为生,受多方面条件限制,现在盛行的武术多以“高、飘、好看”而展现技艺,不讲技击之技术,使武术失去了“武”意,与健美健身操区别不大。

如今按照时代的需要,将武术分为健身强身、技击实战、表演三部分发展,这样的思路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武术、研究武术,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我觉得我们应借奥运之风,使中华武术的技艺、精神、宗旨更好地体现我们民族的武之真意。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将会被充分肯定,以不同的目的而习练的形式(健身强身、表演观赏、技击搏斗)将日趋完善,并将成为规范化的国际竞技项目。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凝练而生动的表现方式,中华武术将在增进人们相互了解的文化交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民族传统体育将赋予单调体育形式以新的生机。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中华武术必将迎来一个昌盛的新时期,它不是对古代传统武术的简单回归,而是要在螺旋上升中寻求创新,使之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有机部分,为繁荣世界体育文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平.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绉议.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2]喻得桥.21世纪武术运动发展战略构想.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程大力.民族传统体育迈进奥运前的选择.体育学刊,2003.6.

[4]胡小明等.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未来.体育学刊,2003.6.

上一篇:大学体育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